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哲學中的幾個最基本問題,弄懂了才能學哲學!

哲學中的幾個最基本問題,弄懂了才能學哲學!

想理解和把握一門學問(尤其是西方哲學),你必須站在比它更高的高點上俯視它,你才能看清它的全貌。如果一門學問,你一直站在下面仰望它,這就像你站在山下看一座山,這座山你是永遠看不清楚的,無法看清全貌的。沒有宇宙視角,整體大格局,就無法把握哲學的核心命脈。

——題記

哲學中的幾個最基本問題,弄懂了才能學哲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01

找到哲學的命脈——對哲學思維的展開有基本的認識。

學哲學,一定要對整個哲學史有一個全面而基本的了解,對哲學思維的展開有基本的認識。有了這個基礎,你至少將來能夠翻開哲學書時,能看得懂哲學家討論問題、他的出發點、他的運思方式,和他得出結論的那個思維方式。

02

人類認知的下一當口——哲科思維。

所謂哲科思維,就是哲學和科學思維。西方文化儘管不代表未來,但以他們為代表的科學和工商業文明卻是下一文明和下一文化直接延續的埠。畢竟西方哲學和科學在人類的整體進程中,依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今天的社會為何很多事物都要科學化,發展也提倡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因為工商業文明對應的基本文化和思維方式是哲科思維,哲科思維是跟工商業文明對應的思想方式。你如果缺乏對它內在深層結構的了解,那麼你也就不能真正地理解工商業文明的基本思緒及其這個思緒展現的效果、問題乃至發展前景。

哲學中的幾個最基本問題,弄懂了才能學哲學!

03

學會理解兩個點——形而上和形而下。

學哲學必要要認識兩個點,一個是形而上,一個是形而下,尤其是前者。

易經上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所謂「形而下」,就是你直觀看到的事物,感官察覺到的事物。所謂「形而上」,就是超出直觀的思維,是理性和抽象的思維。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在世界上見過馬嗎?你永遠見不到。因為在實際生活中,你見到的一定是黃馬、黑馬、公馬、母馬、大馬、小馬,各種各樣的馬。所以中國的名家才會有一個主營的論斷:白馬非馬。馬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經過人類思維提煉過的理念。在世界上你永遠見不到一匹理念的馬,它只存在於你的大腦中,在現實中你見到的都是具象的馬,而不是馬的總和。但是你一旦運用形而上的思維,就能立即得出馬的觀念,這個觀念就是形而上的最初級的抽象。

04

學哲學要認識一點——哲學是純粹的務虛,而不是務實。

作家錢鍾書曾在他的《圍城》中用開玩笑的口氣說,中國只有哲學家學家,從來沒有哲學家。什麼是哲學家學家?就是研究某一個哲學家的學者,比如尼采專家,海德格爾專家,康德專家等等,這叫哲學家學家。

錢鍾書看到了一點,即哲學是純粹的務虛,而不是務實。如果是以務實為主,那我們對形而上的理解等於零。如果你學哲學是為了將來能找到一個好工作,為了掙大錢,那請儘早放棄或改學其他專業吧。哲學從來不是為了麵包而存在的,它是為「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等諸如此類的問題而存在的。

05

一個發人深思的歷史教訓——西學東漸或洋務運動。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大力提倡學習西方文化,這個運動叫洋務運動,其口號是「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還有後來的西學東漸,都是希望學習西方厲害的技術或科學,然後制服西方,不受他們的欺辱。我們是從這個起點開始學習西方文化的。

可是科學只是西方哲學眾多脈絡的一個表層,這導致我們學習西方時,從一開始就只停留於科學技術應用層面的皮毛,並沒有從根本上去把握西方科學和哲學的緊密關係,這使得我們對西方哲學的深入探討也始終缺乏一個系統訓練過程,以及全面的認識。問題的背後存在著很多發人深思的東西,這個有待我們國家更多的學者去研究和探索。

哲學中的幾個最基本問題,弄懂了才能學哲學!

06

對馬哲的反思——馬克思只是哲學的應用者,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家。

讀過《資本論》的都知道,馬克思整個研究的中心是政治經濟學,是從經濟學角度研究社會政治結構的一門學問。馬克思畢其一生,除了他的博士論文——研究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這一篇論文之外,我們幾乎見不到他專門的哲學論文,他也沒有任何一本哲學專著。

馬克思只是哲學的應用者,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家。馬克思認為此前的哲學只認識世界,而他的哲學要改造世界。這說明什麼?說明馬克思是哲學運用者,是哲學界的工程師,而不是哲學家。他在乎的不是梳理、認識世界,而是改造世界。

真正的哲學家、科學家、做基礎科學的人,他們只關心認識世界的問題,絕不關心改造世界的問題。因為憑人類的智能,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即使他把全部的智力調動出來,全部的生命貢獻出來,絕不做任何精力的分散,他也只能研究出世界構成(世界是什麼?而不是我要怎麼樣)的一小部分。這就是為什麼真正研究哲學和科學,也就是研究深刻學問的人,絕不關心實用問題的原因。

07

一個問題我們至今沒有搞懂——什麼是科學?

很多人天天把科學掛嘴邊,但實際並不懂什麼是科學。

科學的基礎是哲學,哲學菜是科學之母,整個的西方歷史都指向了這點。科學是從哲學中獨立出的一個學科,在古希臘時期,數學、幾何學、天文學(即最早的物理學)都是在哲學的範疇,只是到了近代,才出現了學科的具體分化。

哲學中的幾個最基本問題,弄懂了才能學哲學!

如果你不知道哲學是什麼,你也就不能從根本上理解科學是什麼。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天全國都陷入到一種「唯科學主義」的局面,大家認為只有科學才是最好的,只要是跟科學沾邊的就都是對的。只要說這個東西是科學的,我們就不再追究。我們認為科學就是客觀規律、就是真理。可什麼叫客觀規律?什麼叫真理?什麼叫感知?什麼叫知識?所有這些最基本的問題,我們從來沒有探討過,所以我們對科學本身缺乏深刻而全面的理解。而這些問題都可以在哲學中找到其對應的答案。

為什麼建國以來,我們從小學、中學、大學全部是按照科學思路學習。我們派出去的中學生,參加世界奧林匹克物理、化學、數學這些競賽,常常拿前三名。可是我們在科學的創新和發明上卻貢獻極小,原因就是我們對科學最基礎的脈絡沒有真正理解。說白了,就是沒有科學建立的哲學這個偉大的地基之上,我們的科學是被懸空的概念。

看完了以上7個問題,你覺得你適合學習哲學嗎?你認為哲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呢?歡迎留言,和眾多哲粉們一起探討,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詩畫 的精彩文章:

一位網友對黑格爾美學的深層論述,太深刻太給力了!
20個值得收藏的精句,送給內心最好的自己!

TAG:哲學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