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姑娘一上聯:「筍養竹,竹劈篾,篾編籃,籃盛筍」,下聯太經典了

姑娘一上聯:「筍養竹,竹劈篾,篾編籃,籃盛筍」,下聯太經典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歷史沉澱中,湧現出了許多的文化載體,像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對聯等等,它們均在各自的領域中蓬勃發展,獨領風騷,深得文人雅士的喜愛和追捧,而運用最廣,最便捷的莫過於對聯,只因其言簡意深,形式多變,可長可短,雅俗共賞等特性,一經誕生,便受到了歷朝歷代,上至當朝帝王,下至平民百姓的喜愛,成為了老少皆宜的傳統習俗之一,時至今日,仍然被廣泛的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

明朝嘉靖年間,在浙江慈溪有兩個小山村,一個叫竹山,一個叫筍嶴,其中,竹山村有一個砍柴郎,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且為人敦厚,勤勞,在當地是出了名的好後生,每每說起他,便得到了左鄰右舍的稱讚。而筍嶴村則有一個筍姑娘,生得聰明伶俐,嬌小動人,是遠近聞名的小家碧玉的代表。

有一天,這砍柴郎挑著一擔柴,筍姑娘挑著一擔筍,二人走在一條鄉間小路上相遇了,便有意相伴而行,打發路上無聊的時光,走著走著,砍柴郎便問筍姑娘,挑筍的籃子是如何編織的?筍姑娘聽後,咯咯一笑,隨即吟出一上聯

上聯:筍養竹,竹劈篾,篾編籃,籃盛筍

筍姑娘將筍到竹到籃循環的一個過程用對聯的方式吟誦了出來,非常的巧妙,且有趣,砍柴郎聽後,心中不禁佩服不已,對其頓生欽慕之情,隨即,這筍姑娘對砍柴郎詢問道:「你每天挑這麼多的柴,何不湊成幾擔,用船裝著來賣?」,砍柴郎聽後,應道:「我還沒有船」,隨口吟出一下聯來

下聯:柴成樹,樹鋸板,板釘船,船裝柴

砍柴郎這下聯應對經典,與上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將柴到船的這麼個循環的過程展現的淋漓盡致,與上聯不僅對仗工整,且意境相符,堪稱一副經典之作。那筍姑娘一聽砍柴郎的下聯,心中也暗暗佩服不已,見其反應如此之快,聰明機靈,便心有屬意,後來,在托媒說合下,二人成就了一段傳奇的姻緣!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說到這裡了,文筆有限,如有失誤,望請海涵,您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留言一起探討,感謝您百忙之中的觀看!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有更好的下聯嗎?趕緊來試試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闡教門人真是囂張跋扈,為了徒弟不分青紅皂白就把截教門人給殺了
盤點姜子牙麾下4大先鋒將,一人後來肉身成聖,一人上了封神榜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