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14歲被賣青樓,一幅畫作價值千萬,用一生詮釋女人如何自強

14歲被賣青樓,一幅畫作價值千萬,用一生詮釋女人如何自強

一歲喪父,兩歲喪姐,8歲喪母,家裡一貧如洗,遂被舅舅收養。時間猶如白駒過隙,6年後,14歲的她出落得亭亭玉立。財迷心竅的舅舅將她賣進了蕪湖縣城的怡春院中,從此良人淪落風塵,她就是潘玉良。

又過三年,17歲的她因姿容清秀,氣質脫俗,芳名遠播,成為了蕪湖地界令人矚目的一株名花。這年,蕪湖迎來了新一任海關監督潘贊化。他到達蕪湖後,當地政府和工商各界同仁舉行盛宴,為其接風洗塵。為此商會會長還特請來潘玉良,獻上弦歌助興。玉良落座後,輕撥琵琶,慢啟朱唇,一曲《卜運算元》古調頓時婉轉回蕩在宴會廳內。曲聲歌聲悠揚動聽,猶如蓮出淤泥而不染一樣,無半點風塵脂粉之意味。這讓素愛古樂的潘贊化為之側目。

當晚潘贊化剛要入睡,家僕突然敲門稟報:「會長送來個姑娘,說是特來伺候大人的。」潘贊化當即回復道:「我睡了,叫她回去!」話剛出口,似又覺不妥,又道:「你告訴她,明天上午如有空,請她陪我到看蕪湖風景。」第二天,玉良陪同潘贊化遊覽蕪湖,一路上潘贊化的學識淵博、平易近人、尊重人的良好修養深深的打動了她。傍晚,正當潘贊化要送她回去時,潘玉良跪下懇求道:「大人,求求您,留下我吧!」最終潘贊化留下了玉良,並還在報紙上登上了二人的結婚啟事,將玉良收為了自己的二房。

命運的轉折由此開始,玉良為了感激潘贊化的再造之恩,特將自己的「張」姓,改姓為了「潘」。並深情的對贊化說:「我該姓潘,沒有你就沒有現在的我」。之後,在贊化的安排下,玉良在上海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涯,並師從著名美術教育家洪野先生學習美術。她驚人的美術天賦也開始展露了出來。1918年,她考入了中國高等藝術學府上海美專。而從1921年到1929年,這9年的時間裡,她在徵得丈夫的同意後,一直在法國苦學繪畫藝術。先後考取了法國的里昂中法大學、里昂國立美術專門學校、巴黎國立美術學院、義大利羅馬國立美術學院。

9年的異國學習生涯雖然十分艱苦,但她也收穫了藝術上的圓滿。同年她攜帶作品參加了「全國首屆美展」,引起巨大轟動,被時人讚譽為「中國西洋畫家中第一流人物」。之後她就留在了國內,兼任新華藝專、中央大學的教授、導師。1936年,因為贊化大夫人的為難,她再次登上了去往法國巴黎的輪船,從此她再也未和贊化相見。但是她始終堅守自己和贊化那份真摯的愛情,即便學生王守義苦苦追求多年,也絲毫不為所動。1974年,她懷著對贊化的思念,在法國巴黎逝世。

當時,她已是巴黎中國藝術會會長,還先後獲得了法國國家金制獎章、文化教育一級勳章、比利時金質獎章、巴黎大學多爾烈獎等等。在那段時期,能得到這樣如此殊榮的中國藝術家,大約只有潘玉良一人。她的傳世畫作,也因藝術水平的高超,在拍賣會上拍出了千萬的高價。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的拍賣會場上,其創作的《半裸的自畫像》,拍出了964萬港元的高價。《潘玉良油畫自畫像》則拍出了1021萬的高價。由此,她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女人當如何自強。那就是我雖從卑微處來,但也能開出震驚世界的芬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永動機 的精彩文章:

專家發掘西周墓群,挖出一萬五千件國寶,發現中國最霸氣王國
徐悲鴻賣掉夫人首飾,湊21萬買下此古畫捐給國家,至今無價

TAG:歷史永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