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癌症村、毒氣、臭水……國外的藍天白雲,是中國人的命給的

癌症村、毒氣、臭水……國外的藍天白雲,是中國人的命給的

水木君說:

原來不是我們的天空不夠藍,而是有人悄悄為了自己的空氣新鮮,奪走了我們的藍!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我們,為了腳下的土地,頭頂的藍天,是時候對這種行為說「NO」了!

這兩年出境游異常火熱,無論是去到美國、歐洲還是另一個半球的澳洲,國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感慨:國外真是乾淨啊!

不信你看,從人潮擁擠的步行街,到城市的各個角落,到處都是一塵不染。

我們在家裡躲霧霾,逃離北上廣,國外呢?好山好水好風光。

國人常把這種整潔有序歸結為,西方的素質與教養。的確,環保宣傳無處不在。歐美人也一直深以為然。

比如,這個提醒人們水污染的公益廣告:「海洋從下水道開始」。

僅僅以歐洲為例,擁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垃圾分類體系之一,電子產品、金屬、紙張、玻璃、塑料、其他垃圾......各個國家略有不同,但都走在環保的先行軍里。

根據不同顏色投擲不同的垃圾,小孩子都有垃圾分類的強烈意識。

就這樣,繁華、文明、優雅,歐美源源不斷地吸引著數以萬計的國內遊客。

大家去巴黎漫步,到瑞士滑雪,來澳洲潛水,到美國掃街.....沒有人關心這些垃圾的去處。

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發達國家當然有發達的處理方式。但是別忘了,物極必反,好看的皮囊總是經不住考驗,表面越光鮮,背後可能越骯髒。

事實上,他們用出口的方式,把垃圾盡數扔給中國、印尼、印度......輕鬆松,就把腐臭和骯髒轉嫁給別人,乾淨和體面卻留給自己。

從1995到2016年,長達20年間,中國接收著全球56%的洋垃圾,每年超過4000萬噸。

雖然殘酷,但是事實。

我們腳下站立的中國,是世界的垃圾場。

山東的一個城鎮里,一位母親正在給孩子餵奶,遠處的大女兒蹲在垃圾堆上,空氣中瀰漫著惡臭,他們平淡的表情卻告訴你,見怪不怪了。

在我們的周圍,有這樣一群活在角落裡不見光的人,他們靠撿「洋垃圾」為生。

每天早晨,翹首以盼地等著垃圾車的到來。這城市的污穢,是他們眼裡的寶藏和礦山。

他們蜂擁而上,爭相挑選有用的東西。

隨手一翻,全是寫滿了各國文字的包裝袋。

刺眼的英文,提示著人們,這些垃圾,來自他們從沒去過的遙遠國度——澳洲、法國、英國、德國,甚至只是一海之隔的日本。

他們坐在垃圾中,頂著惡臭,戴著早就發黑的塑膠手套,很多工人直接徒手,在垃圾中扒拉著,找能賣錢的東西:塑料,廢紙,電子垃圾,重金屬,甚至醫用器具。

他們自知這些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國外進的東西,都不好,什麼也有,埋汰啊。」

但在東南沿海的很多村鎮里,村民們的吃穿用,又全是從垃圾堆里撿的。

自嘲生活在苟且,嚮往著詩和遠方的我們,其實從未見識過真正的苟且是何等的殘酷。

這裡的孩子還在襁褓中,就跟著父母撿垃圾,任由蒼蠅飛蟲在臉上爬。

長大些,垃圾山就是他們的遊樂園,玩具當然也是從垃圾堆里找的。

你永遠不知道這些孩子離危險有多近,他們用廢棄的針筒喝水,當呲水槍玩。

醫用手套吹起來放氣球,沾染了細菌和病毒的醫用設備都是他們了不得的玩具。

被垃圾堆中的玻璃碎片扎傷是尋常事。

更不用說,污水,是他們唯一的水源。

據悉,中國是歐盟塑料垃圾的最大出口國,每年40%的塑料源源不斷地湧入中國,其次才是印度、埃及,還不及我國的一半。

英國在2012至2017之間,至少70%的塑料都出口到了中國,270萬噸,數字驚人。

2016年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垃圾列表:鐵、鋁、銅、紙/光纖、塑料......含重金屬、有毒性的電子廢料赫然在列。

美國的廢棄電子產品,絕大部分出口到亞洲,這其中很大一部分中轉香港,然後再由香港流向內地。

為什麼外國的天空那麼藍?

因為他們把垃圾賣到了中國。

毋庸置疑,我國是全球主要的垃圾進口國家,這其中有合法的,但更多的是非法生意。

很多不法商販大量走私洋垃圾,再利用廉價勞動力進行分揀回收,最終謀取巨額暴利,西方既能獲取高價,又能處理垃圾,何樂不為呢?

就這樣,一個願賣,一個願買,形成了一條暗黑又穩賺不賠的中外產業鏈。

被接手的洋垃圾最後又去了哪裡呢?

廢紙、塑料這種值錢的垃圾可以直接回收,其餘無用的固體垃圾要麼就地掩埋,要麼焚燒處理。

散發著毒氣的黑煙籠罩著村落,嗆鼻難聞。

處理不完的液體垃圾,很多直接化作污水,流進下水道和河流,污染的是飲用水源啊。

草木不生的村落,羊群也不得不以垃圾為生。

它們圍著傾瀉而出的垃圾車,爭相搜刮著「世界美食」,法國的腐爛蔬菜,塑料廢件,還有沾染了細菌的醫用器材......

養肥了再被送進屠宰場,走上我們的飯桌。

正如村民們說的,明知道這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生存與生活之間,你沒得選。雖然他們都知道前方是什麼。

廣東東莞市的遠豐村,是最早的一批接受洋垃圾的地方之一,從1995年起,這裡就成了世界垃圾的集散地。

曾經他們靠著撿垃圾,全村上下彷彿走出了一條致富之路。但是只是10年的時間,這裡卻彷彿一夜間,成為了央視都報道的「癌症村。」

談之色變。

大批人患癌死去。村民抹著眼淚哽咽著,「也不知道為什麼,如今年輕人也說得癌就得癌了。」

被腐敗物污染的土壤,充滿毒素的飲用水......村後壯觀的垃圾山會告訴你,通往生命之路的大門,早就被切斷了。

面對垃圾污染、水源污染、空氣污染,誰也不比誰幸運。

靠著垃圾續命,又不斷被垃圾噬命的老農,抹著眼淚,日子過一天就賺一天吧,不知道還能活到什麼時候。

不知道自詡人道和紳士的歐美,是否知道他們文明和體面的代價,是摧毀著他國的環境,透支著別人的健康和未來得來的,他們是否會有一點點反思和自省?

很顯然,不會。

他們的優越感不允許他們低頭。

中國的污染問題,一直是各大外媒樂此不疲的焦點。比如每年冬天都要津津樂道地關注下國內的霧霾問題。

《時代》:北京的空氣污染很差,看視頻你就知道有多恐怖。

《財富》:北京霧霾拉響紅色警報,一位路人表示,自己看不清信號燈,已經連闖了6個紅燈了。

把北京的空氣質量以慘不忍睹來形容,越來越多的外國僑民正準備逃離北京。都用「逃離」來形容嚴重程度,添油加醋地報道,好萊塢大片都不敢這麼拍。

眾多國家都有的環境問題,唯有中國是不可以原諒的,在他們盤點的一篇《如果你覺得中國的空氣臟,你應該去看看那裡的水》組圖中,中國的水污染,觸目驚心。

與此同時,臆造「中國能源消費國世界第一」的言論,無視中國近些年為溫室氣體減排做出的貢獻,對我們發展太陽能、風力發電、新能源方面的突破隻字不提。

誠然,環境問題是亟待解決的大議題,但是如此避重就輕,自己國家的垃圾堆不管,卻特別操心我們的環境問題,捫心自問,難道這裡面沒有你們的一份子嗎?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西方國家沒有想到,深淵也有不再沉默的一天。

中國向全世界宣布了一項爆炸性決定:誰的垃圾,誰解決,中國不當你們的垃圾場了:

從今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進口國外24種「洋垃圾」,把諸多高污染、重金屬、毒塑料的垃圾擋在了國境之外。

這一突然決定,讓全世界亂了陣腳。

美國垃圾回收站的三個負責人,站在垃圾山前,一臉無助,他們身後近1000噸的廢物,本來應該一星期前就運往中國,這下他們無處可送,這樣的回收站,在美國還有成千上萬個。

比利時電視台親赴垃圾場,背朝身後成千噸的垃圾,無奈地自問:我們該怎麼辦?

英國《鏡報》的大標題毫不客氣地說,中國拒收我們的垃圾,這是英國垃圾處理的一場危機。

歐美大國們紛紛自顧不暇,這下換他們慘不忍睹。

為什麼環保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歐美會這麼恐慌?

要知道,對於全球都頭疼的塑料污染,歐盟官方的口號是:We can make things better(我們能讓它更好)。一句話,說得輕輕鬆鬆。

當我們用一臉決絕扯下了他們體面的遮羞布,歐美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他們沒有完善的垃圾處理系統,消耗垃圾的能力遠不及生產垃圾的速度。

如今他們只能病急亂投醫地奔向東南亞,急切地找到下一個垃圾場,即使那裡還不具備完全安排的處理方式。

站在世界文明的中心,掌握著制高點的話語權,把環境污染轉嫁給其他國家,卻以環保自居,當中國最終拒絕洋垃圾時,世界就該清醒了。

你看,自己的爛攤子,終究要自己去面對,環保是共同的責任,你不出力,自有你偷懶的代價。

拒絕洋垃圾,對我們亦是一個好的開始。它是一張明鏡,看到了別人的不堪,也倒映著自己的缺憾。

不管垃圾運送到何處,不管垃圾從何而來,最終,它都和我們一同在地球的海洋上航行,同一艘獨木舟,存亡相關。

我們總是忘了,地球存在了40億年,人類不過是初來乍到的小角色,沒有了人類,海洋依然奔騰,它自有下一個來者,但沒了海洋,我們何處為生?亦或它一個巨浪,就足以把我們打得支離破碎。

給子孫後代留點什麼吧,用行動代替口號,一如我們對世界的決絕:

用你們的藍天,換我們的健康,這筆買賣,我們不幹。

用今天的金錢,買明天的未來,我們也不答應。

- 圖片來源-

@google、《塑料王國》紀錄片

- 作者 -

才華水木君

水木文摘(mweishijie)原創發布

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木文摘 的精彩文章:

半個娛樂圈都在穿:變態保暖神奇顯瘦的打底襪,刷新你對冬季打底襪的認知
李詠逝世33天後哈文再發微博,只有一個字,卻看哭無數人

TAG:水木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