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文博考古大咖匯聚蓉城 點贊永陵五代十國論壇「不虛此行」

文博考古大咖匯聚蓉城 點贊永陵五代十國論壇「不虛此行」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上個周末,成都永陵博物館熱鬧異常,「全國五代十國文物信息交流論壇」在這裡舉行。繼2017年廣州「五代十國考古發現與研究學術研討會」之後,永陵特邀內蒙古、河南、山西、陝西、湖南、江蘇、浙江、廣東等國內數十家文博機構、高校專家學者匯聚蓉城,進一步探討五代十國文物研究保護、展示利用等理論和實踐問題。

成都永陵博物館

來自五湖四海的文博考古大咖,在美麗的天府之國度過了愉快充實的幾天,他們聆聽五代十國論壇,參觀音樂文化展覽,紛紛點贊「不虛此行」。

永陵唐音鏗鏘展

成都之行收穫頗豐

得知永陵在籌辦全國五代十國文物信息交流論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文博研究館員王小蒙第一時間報名,約著幾個同事一起趕赴成都。「要把全國五代十國相關的文保單位集中在一起參與論壇,太不容易了。這次來成都收穫很大,既有考古成果展示,也有研究資料,還有音樂文化展,不虛此行。」王小蒙舉起她隨身攜帶的單反相機,笑稱「走到哪兒都一頓猛拍」。

王小蒙

儘管並非第一次做客成都,但這還是她首次來到永陵博物館,第一印象是「很漂亮,有點江南園林的感覺」。走進地宮,她看到棺床上精妙絕倫的石刻,在新裝的燈光系統下光彩奪目,忍不住感嘆:「能在寬窄巷子附近的市中心地段原址建設永陵博物館,可見四川多麼重視文物保護。」

論壇結束之後,王小蒙參觀了唐音鏗鏘展,看到石刻上的樂器穿越千年而來,復原成可以演奏的樂器陳列在櫥窗里,她頓覺「太震撼了」。特別是展廳裡衣袂翩躚的音樂家現場演奏,還原盛世唐朝的音樂華章,讓她大受啟發:「能看文物,能賞表演,這才是『讓文物活起來』,這種策展專業、陳列別緻、形式活潑的展覽,我們回去也要學著辦。」

樂師在展廳里演奏唐樂

未來或將聯合辦展

「五代十國的歷史雖然短暫,但很重要,如何充實對這段歷史的研究,集中同行的關注,打造一個五代十國研究的平台十分迫在眉睫,而這次論壇正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文博研究館員張強祿告訴記者,五代十國論壇意義重大,既促進了考古學家對五代十國遺址的發掘研究,又促進了文博工作者思考如何進行文物保護,提升文物的價值。

張強祿

在張強祿看來,「像永陵這樣有遺址區、建公園、辦展覽的五代十國相關文保單位太少了,如何更好地保護遺址,更充分地展示文物,是大家共同面對的問題。在此背景之下,永陵用一場耳目一新的音樂文化展,讓原本存在與歷史書籍、考古報告上的文物活起來了,就十分難能可貴。

論壇間隙的茶歇時間,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就開始商量籌備五代十國聯盟的事宜了,大家相約兩年之後歡聚南京,繼續聯合更多的五代十國遺存管理單位、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專家、研究學者、知網等學術機構,大家共享藏品信息、展覽資源、研究成果,深挖五代十國歷史文化內涵。

這一想法得到王小蒙的認同,「五代是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承接了唐的雍容華貴,開啟了宋的雅文化,希望把唐、五代、宋的文物集中在一起辦展,或者辦這一時期的陵墓、陶俑、瓷器專題展,未來大有可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組織架構調整證明人才戰略是阿里高速增長的核心保障
女子改變主意暫緩投資 合作公司承諾退款遲未履行引不滿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