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獨生子女最怕的事終於來了!看完扎心了!

獨生子女最怕的事終於來了!看完扎心了!

照片里的中年男子守護在父母床邊,背影中透出沉重的壓力,它可能就是現在的我們,或者不久之後的我們。

有人感嘆:不敢病、不敢窮、不敢遠嫁,因為爸媽只有我。

還有人說:能住在一起就不錯了,就怕沒床位分別住兩個醫院。

03

養老院:貴的住不起,便宜的等不起!

有些家庭出於種種原因,會選擇把老人送去養老院。

北京一家只收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民營養老機構,每人每月的費用在5000至6000元,這遠遠超出了大部分老人的退休金數額。

入住高端養老機構要花多少錢?網上一位網友的結論是,522萬到1162萬,這價格非常驚人。

有錢的可以去住民營養老院,只要子女有錢,一切好說。

但如果子女沒錢呢?只能選擇了逃避!

南京一位65歲的老母親腦梗,住進了養老院,每個月的住院費要1萬多。眼見又產生了1萬多元的欠費,於是兒子出現了幾次之後再也沒出現過。

「久病床前無孝子」的背後,是獨生子女不堪重負的現實!

與私營養老院相比,公辦養老機構更具「性價比」。不過,住進公立養老院,是一件有錢也未必能辦到的事。

深圳一個網友為父親考察養老院的時候驚呆了。一家價格相對便宜、條件好的公立養老機構,有2000多名老人在排隊,但每年只能安排入住一百人。

從當時開始排隊,他父親得等20年才能住進去。

北京一家公辦養老院,價廉物美,單間只要2250元一個月,雙人間每人只要1200元,但入住卻要排隊等100年。

才兩周時間,報名的人就把一年的空床位住滿了。

「孝順」是種奢侈品,成本高昂,也是對子女們經濟實力的考驗。

04

獨生子女與「空巢」老人

獨生子家庭的「高危性」就在於它的結構是不穩定的,「倒三角」的構造,意味著全部的重心都落在獨生子女身上。

對於獨生子女的父母來說,只有一個孩子的他們,「空巢」的可能性很高。

一方面是出現病痛時,一個孩子所能提供的資金支持和照料都比較有限。

另一方面是,平日的生活中,大多數父母並不與子女住一起,甚至不在同一個城市,心靈上的孤獨不可避免。

而老人們對情感和陪伴的需求,對有些獨生子女們來說,已成為一種難以迴避的負擔。

網路上有一個問題:獨生子女就不能遠嫁,不配遠遊嗎?

有個網友的回答戳人心肝:

我以前也跟你同樣的想法,覺得獨生子女的愛情就要被拴在父母身邊嗎,認為遠嫁以後可以把父母接過來一起住。

所以為了自己的愛情,當初昧著父母的反對,嫁到了距離父母千里之外的地方。

嫁人之後,才從美好的願景走到慘淡的現實,結婚幾年,我居然沒能一次回家過年。

第一年春節,丈夫說這一年過年要去婆婆家,這樣才有兒媳婦的樣子,不然婆婆不高興。

第二年,正處在懷孕坐月子的時候,自然回不了家,期間母親過來看了我一次。

第三年,趕上孩子生病,經不起長途波折,所以仍然沒能回家。

第四年,爸爸病倒了,在鄰居的幫忙下送到了醫院,媽媽打電話過來,小心的問,能不能回來看望爸爸,可能是最後一面了。

人生最後悔的事情便是,父母愛我一世,子女卻未能報答一分。

當父母只有你一個孩子時,他們總是更害怕給你添麻煩,不願輕易向你求助;但是除了你之外,他們也沒有其他人可以求助。

「錢」永遠是大多數子女們共同面臨的問題。越是有錢,越能提供給父母高質量的醫療、陪護條件,同時也越有時間陪伴老人。

不想放棄現有自己的生活,不想父母晚年不幸,那就讓更加堅實的經濟基礎給自己,也給父母信心。

可在這1.76億獨生子女裡面,能做到老有所養的又有多少呢

(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您化妝 的精彩文章:

她被稱為「苦情女王」出道十三年,依然不溫不火?網友:不紅沒道理!
薛之謙「出軌」李小璐?陳羽凡吸毒被抓!蔣勁夫日本被捕!葛優強吻趙薇?娛樂圈真是要爆炸了!

TAG:教您化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