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故事王》進入第二季 ,「卡片式綜藝」依舊是小範圍的狂歡?

《故事王》進入第二季 ,「卡片式綜藝」依舊是小範圍的狂歡?




B站自製綜藝,聽起來像是個充滿中二氣息的故事。


 


大型up主線下見面會,《故事王》第一季的時候B站已經自己玩過了。到了第二季,「腦洞」屆翹楚B站拉來了近兩年風生水起的笑果文化。







11月10日,B站聯合笑果文化、青豆結冰共同出品的「卡牌式綜藝」《故事王》第二季正式在B站和優酷上線,截至29日已經播放了6期。


 

這檔節目首周全平台點擊破千萬,並登上了B站綜藝區排行第一的位置。雖然話題度無法與市面上的大型網綜相抗衡,但也算收穫一批觀眾。


 


什麼叫做「卡牌故事接龍競技真人秀」?《故事王》每場比賽,參賽選手都將結合隨機發放的比賽卡牌,即興講出一段故事,李誕、使徒子以及馮薪朵三位評委會根據選手們的臨場表現各自打分,總分高者勝,經過淘汰賽最終勝出的即為故事王。


 


與所有競技真人秀一樣,賽制的設置都是頭疼的問題,《故事王》第二季導演王呂叉曾在知乎問答中介紹過,節目的正式錄製期只有5個工作日,但卻需要從78個選手當中決出最後的冠軍。

 


如何通過賽制的設定,精準而快速地挑選出最強的選手進入決賽圈,成為了導演組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綜藝節目的題材如今越來越垂直細分,《故事王》的創意或許能為綜藝創作者提供一些靈感。


 


不過,這檔節目儘管在B站熱度不錯,依然面臨不少綜藝的共同難題:如何出圈吸引更多普通觀眾?


 


兩季《故事王》雖然在豆瓣上評分均超過了7,但評分人數加起來都沒有超過2000,第一季僅有600多人評論,第二季目前評價人數1000出頭。


 


此外,目前節目人氣票數排名靠前的10位選手中,有6位是來自B站的game男團,這也說明了節目觀眾群體的偏好。


 



B站一本正經做綜藝?


 


點開《故事王》第二季,片頭是熟悉的B站二次元動漫風。


 





在《故事王》第一季中,「故事王」誕生於12位來自B站各區的UP主之中,節目規則與桌游對戰有些相似:每場比賽都有4位選手參加,每位選手會隨機抽取到7張手牌和1張功能牌,然後選手們必須圍繞自己手牌上的關鍵詞進行即興故事接龍,最後由評委對故事作出相應評分。


 


這個環節最有趣的地方是,除了講好自己的故事、適當地拋梗外,每位選手還會在故事中給後來者挖坑,這就給故事的走向會帶來了較大的隨機變化,同時大大增加了節目的競技性和看點。


 


第二季的《故事王》保留上述經典環節的同時,增加了海選的環節。其中緣由,導演王呂叉在知乎評論中說的很直白:「完全沿用第一季的模式根本就拉不到投資。」


 



(截圖來自知乎)

 


海選環節,78位選手都需要在現場完成兩個故事的創作。一是節目組給出指定的5個表情卡片組合,選手們自行排列,看圖說故事;二是根據節目組給出的兩個句子,進行填空,補全故事。


 


有了笑果文化的加盟,在第二季的《故事王》中,觀眾們看到了來自笑果線下噗嗤開放麥的常見嘉賓,郭展豪、呼蘭、昌叔等。「B站UP主」加「脫口秀表演者」的組合,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節目的綜藝感,但同時也會帶來脫口秀選手的特徵——內容段子化,而不是故事化。


 

此外,正如導演自己說的,錄製時間捉襟見肘,從海選40位晉級到半決賽開啟,節目組趕時間趕得十分匆忙。


 


於是就出現了,40進9這種奇怪的高淘汰比例,以及幸運大轉盤選隨機扣分的環節設置。







節目組也深知高淘汰以及挑選錦鯉式的轟炸區勢必會帶來不公平的因素。上周更新的兩集里,居然有兩位選手幾乎沒有過發言就慘遭淘汰,彈幕里都在吐槽:是選故事王還是「錦鯉」?


 


即興講故事考驗的是選手腦洞和語言描述能力,難度值較高,而對於帶有選秀性質的節目而言,選手的成色至關重要,選手的發揮將直接影響觀眾的反饋。


 


不少脫口秀演員加入的確為節目增色不少,但節目的賽制設置顯然還需要再思考。或許如導演所說,成本有限,時間緊湊,因此也就稍顯匆忙和不合理。


 



不那麼二次元的《故事王》,


B站綜藝試水難在哪裡?




從平台自身的屬性來講,B站是一個相對垂直的視頻平台,「二次元」是它用戶粘性居高的重要因素。


 


但對B站而言,內容「擴張」是必然的,如今的B站,早就不是ACG圈層用戶的「小破站」,而是月活超過9000萬的大平台。


 





但值得注意的是,擴寬社區邊界卻面臨一定的挑戰;B站的二次元、小眾標籤是其吸引並留存用戶的重要特徵,但拓展邊界可能意味著二次元特徵的減弱,內容趨於大眾化。


 


這也正是B站在不斷拓寬內容布局的情況下必須面對的問題——新內容與新用戶進入後對原先優勢內容的衝擊。


 


所以對於B站來說,就不得不考慮兩個問題:一方面,因為「二次元」而活躍在站內的用戶,能不能接受大眾化的新內容?另一方面則是,所有垂直類綜藝都擔心的點:如何出圈?


 


《故事王》目前已經上線6期,節目頁面相關人氣投票項中,前6位均來自B站game男團,得票超過10萬,第6名的票數幾乎是第5名的4倍,更不用說10名外的選手了。票數斷層巨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故事王》觀眾群體的偏好。


 


也就是說,大部分觀看節目的觀眾,愛看的還是二次元相關的故事和選手。

比如目前排名第一的「吳織亞切大忽悠」,這位來自B站的遊戲主播還是個B站「大V」。







至於出圈的問題,除了前文提到的評價人數有限,《故事王》微博官方賬號至今粉絲都只有不到2萬4千名。


 


即使有笑果文化的助力,相較於《這!就是街舞》等大平台傾力打造的亞文化綜藝,無論是話題度還是播放量,《故事王》顯然都不出挑。


 


而語言類綜藝,如今依然是《奇葩說》和《吐槽大會》的天下,《故事王》要想分一杯羹難度可想而知。這或許能解釋B站在綜藝布局上的謹慎。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娛夢工廠 的精彩文章:

到村兒里辦電競的時代到來了?

TAG:數娛夢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