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每個不被理解的「強迫症」,都最需要安全感

每個不被理解的「強迫症」,都最需要安全感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本期主播 |

楊槍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見一些有潔癖的朋友?




他們可能會阻止你坐在Ta的床上、每個房間用不同的拖鞋、和陌生人握手之後不去洗手就特別難受……總之,潔癖的樣子,形形色色。




對此,你可能不太理解,甚至會產生疑問:這有什麼大不了的?為什麼要這樣大驚小怪?




其實,

有潔癖習慣的人,他們可能比你還難受。




追求完美,是為了緩解不被認同的焦慮




林雪想起自己當初結婚的時候,好像不是一個有潔癖習慣的人。不知道為什麼,一年的時間裡,

她變成了一個整理狂人,看不得家裡一丁點兒的髒亂差





丈夫從外面工作回來,如果鞋子沒有好好放入鞋櫃,林雪會非常憤怒,並且為此和丈夫大吵;兒子在家裡玩耍,把東西弄得到處都是,她也總是忍不住想要發脾氣。




因為林雪的潔癖,家裡變成了一個常常充斥著爭吵的戰場。不僅如此,

她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把家裡的地拖上三遍,把物品擺放整齊,才能夠安心地去睡覺。




為此,丈夫也經常抱怨,說感覺自己娶了一個機器人,二人婚內性生活也因此迎來了危機。



林雪覺得自己以前對生活習慣沒有這麼高的要求,為什麼最近這一年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林雪仔細想了一下,發現自己的變化可能來自於辦公室的變化。



在年初的時候,同科室來了兩個新人,這兩個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都表現得很好,常常受到領導的表揚。

但是,

在這兩個新人到來之前,林雪才是那個常常被表揚的人。




就這樣,林雪不再是領導眼裡那個「最好的人」,這帶給林雪非常大的挫敗感。



在林雪的成長經歷中,她一直都是父母眼裡「最乖的孩子」,是老師眼裡「最好的孩子」。她因為自己的優秀,得到了非常多的讚美和認可。




也恰恰因此,她不敢挫敗,不敢脆弱,不敢表現不好,處處爭第一,處處都要做到最好,她太害怕自己不完美了!

不完美,對於林雪而言,意味著沒有認同、不被表揚、不被接納。




工作中的林雪,本來給自己創造了一個完美的幻想——「我是最好的」,但新來的兩位同事,打破這個幻想。




這引起了林雪內在潛意識的巨大焦慮,她內在開始體驗到可能被拒絕。

為了緩解這種焦慮,林雪開始通過整理家務還獲得內在的掌控感。




用家裡的「最完美」,來補償滿足自己在職場上的失利,這便是林雪最近一年變成一個整理狂人的主要成因。




強迫行為的背後,是深深的不安全感





潔癖,從心理學範圍定義,屬於強迫行為的一種,

從小沒什麼安全感,或者在後天發展中,出現一些刺激性創傷的人,比較容易引發神經症性的潔癖。





麗麗就是一個有潔癖的人,朋友們都戲稱她是一個比處女座還要處女座的人。她潔癖到什麼程度呢?





如果你去她家,

大衣外套是絕對不能帶進客廳的,要脫下來掛在門口;




進門後的第一件事兒,是要去衛生間洗手;




每進入一個房間,都要換一次拖鞋;




如果不換她要求的衣服,你是不被允許坐在床上的;




每當你起身後,她都會立馬把發皺的床單抹平……




去過她家一次的朋友,就不再去第二次了,因為麗麗的種種表現會讓人覺得特別緊張。




心理學的精神分析流派認為,

一個人被對待的方式,就是Ta對待這個世界的方式。

讓人覺察到非常緊張的麗麗,本質上是因為她自己就是一個時時刻刻都非常緊張的人。




麗麗的母親是一位醫生,因為在醫院工作,大概因為接觸到病菌比較多的緣故,從小就對家裡的衛生以及麗麗個人衛生要求很嚴格。




比如

小時候

,麗麗

每晚睡覺前,拖鞋和衣服都被要求擺得平平整整;

想去坐木馬,母親會擦過幾遍才讓她去坐;她因為嘗一下其他小朋友的食物,被媽媽打罵教訓,說不衛生等等。




母親的焦慮傳導給麗麗,導致麗麗內在極度缺乏安全感,她內心總是惴惴不安的,

總是擔心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

覺得什麼都不安全。

曾經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她沒有辦法專心做任何一件事情。




與此同時,她也開始像她的母親一樣,

試圖通過對外界的控制來獲得內在的安全感。







她發展出強迫行為,比如要頻繁地洗手,在辦公室,每次去完洗手間,她都要洗上好長時間的手,才能回到座位上。




有時候即便回到座位上,也還是返回洗手間再洗幾遍手。她說「有一次,我這樣來來回回洗了五六遍手,還是覺得不放心」。




麗麗擔心的不是手不幹凈,而是她內在那個世界太不安全了。




在她內在世界裡,自己是一個弱小的、很容易被侵襲的、脆弱的人,這樣的自己,很難和滿是危險的世

界對抗,她害怕自己身處險境,更害怕看見自己的脆弱和無助。




那些強迫行為,那些潔癖,不過是麗麗包裹自己脆弱和焦慮的武器

讓她覺得自己沒那麼弱小、沒那麼不安全。




治療強迫行為的良藥,是

接納自己




志明最近很累,因為每次出門前,他都要反覆確認自己的穿著是否得體,衣服褲子是否整潔乾淨沒褶皺,鬍子是否刮乾淨了,整個人看上去

是否

很清爽。





這聽上去好像沒什麼特別的,每個人大概都會注重自己的外表。




可志明在這件事情花費的時間要比別人多很多,

他在前一天晚上就會非常焦慮自己要穿什麼,還要反覆檢查自己的衣服是否熨燙妥帖,有時候甚至會因為擔心第二天的著裝而失眠。




很顯然,這件事情已經嚴重影響了志明的生活。

他為何會如此呢?







原來,他前段時間交往了一個女朋友。在一次約會中,女生抱怨了一句:

「你這個褲子怎麼皺巴巴的,這套衣服搭配得也不太好看」

,看上去沒那麼重要的這句話,卻在志明的內心引起了風暴。




在志明的成長經歷中,他很少接收到表揚。回憶起他走過的人生路,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兒時,每當要幫母親忙的時候,總是被母親拒絕和批評,母親會用

「你干不好,一邊兒去吧」

這樣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拒絕。




而父親呢,習慣了沉默,只有在志明犯錯的時候,他才會開口表達,但同樣也是對志明的批評教育。




這樣的成長經歷,讓志明內化了這樣的自我認知:

我很糟糕、我太差勁了、我簡直就是個大寫的錯誤。




這個自我認知,就好像一個按鈕,裝在志明的無意識里,讓他變得分外警覺。每當有人提出批評和指責的時候,他無意識的這個按鈕就會亮燈,提醒自己太糟糕了、太差勁了。







這顯然是非常痛苦的體驗,為了避免自己這種糟糕和差勁,志明就會

在別人提出批評的時候,積極地去改正,去迎合,而這一切,為的不過就是換來一句肯定。




女朋友隨便的那句「你這褲子怎麼皺巴巴的」,讓志明內心的那盞按鈕亮燈了,他體驗到女朋友對自己的挑剔。




為了自己被喜歡,志明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維護自己的形象,他說他自己很累,可就是停不下來。




潔癖的成因有很多,除了少數是遺傳因素導致外,

大多數的潔癖都是由內心對自己的不接納這個心理成因導致的。




他們內化的都是對自己挑剔的、批評的、否定的形象,這個形象和真實的自我形成巨大的對抗,撕扯著自己,在自我否定的泥潭裡掙扎。




想要不讓潔癖那麼困擾自己,

最根本的辦法,還是要發自內心地喜歡自己、相信自己。




無論你的自我認知如何,都應該儘力接受現在的你。

「生得再平凡,你也是限量版」。




為了自己的獨一無二,你該好好喜歡自己。







楊思遠


專欄作者,心理諮詢師。追求有用的反雞湯主義者,擁有積極態度的悲觀主義者。個人微信公眾號:拉姐(ID:byjzlajie)。


 


主播

 | 

楊槍槍,電視台主持人,公眾號:小楊說事兒


插圖 | 電影《飛行家》




今日話題





親愛的朋友,你在生活中是一個有強迫傾向的人嗎?這給你帶來了什麼困擾?




歡迎在下方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重塑你的生命力




所有的創傷


都可以被療愈


你只差一個看見創傷的機會




療愈自己


開始創造自己喜悅通透的人生




長按識別下方海報中的二維碼


加入

「21天重塑生命力訓練營」


第3期,

僅限500人






喜歡,就點個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德芬空間 的精彩文章:

這兩種「溫暖又治癒」的朋友,你一定有一個
你所迷茫的一切,「生命數字」里都有答案 | 免費直播

TAG:張德芬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