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失敗的大熊貓保護??

失敗的大熊貓保護??


本文於2018年8月6日首刊於:動物當代思潮 | 全球化視野(見「閱讀原文」鏈接)


原標題:台灣黑熊是下一個「大熊貓」嗎?——大熊貓的保護之路帶來的警示

作者:龍緣之




台灣南安瀑布發現失怙小黑熊,引起全民關注,不少民眾甚至到其出沒處流連忘返。近年以來,台灣黑熊保護日漸受到民眾重視,亦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觀光局和高雄市政府等選作吉祥物,甚至成為

台灣」的表徵,儼然成為一個具有本土號召力的明星物種。大熊貓和台灣黑熊同為熊科,更是成功行銷全球的國家符號,牠的保護之路是否能作為

現存200到500隻

的黑熊保護之借鑒?


黑熊長這樣!



由於數量的上升,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於2016年將大熊貓由

瀕危」(EN)級別調整為

易危」(VU)。然而,雖然似乎

越來越不瀕危」(現況是否如此,亦有爭議),人們的熱情及政府的經費挹注卻未降低。大熊貓的群眾魅力所帶來的後果是利或弊?台灣黑熊是否亦將被打造成保護的「符號」?最後,應該如何理解黑熊專家黃美秀指出的,本次小黑熊事件

民眾的支持配合與自我剋制更是致勝關鍵」?




大熊貓作為一個

被符號化、廣受人們喜愛的

物種,回顧對其的保護過程,或許能為我們帶來一些省思。

 


西人開啟大熊貓熱和捕獵的濫觴




1869年,法國傳教士、博物學家譚衛道(又稱大衛神甫)在中國見到一頭大熊貓的毛皮,始將該物種介紹至西方。大熊貓毛皮被送至法國後,引發了物種分類學爭議和民眾的興趣,大熊貓成為博物學家、歐美獵人,以及動物園和博物館爭相擁有的對象。其中,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兩個兒子(Theodoreand Kermit Roosevelt)為了成為

兩個同時開槍打死大熊貓的人」,受到博物館的贊助狩獵大熊貓,將在中國的經歷寫成《追蹤大熊貓》(1929)一書。哈克尼斯夫人(Ruth Harkness)則首次成功地將捕獲到的幼年大熊貓運出中國,在西方世界得到熱烈的歡迎。




這些由西人開啟起的

大熊貓熱」所引發的獵捕,有些得到中國官方支持,還有一些則是由政府主導的抓捕典範。1941年,宋美齡代表國民黨政府將一對大熊貓送給美國,作為對

美國援華聯合會」的回禮。新中國成立以後,大熊貓亦作為1972年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訪華時獲贈的禮品。這些活動共同構成了從大熊貓個體、種群到物種的威脅。




至此,大熊貓物種的珍稀程度和符號意義,已不僅是西方帶有東方主義色彩的獵奇目光,更是中國塑造自我形象的組成部分。近年來,雖有學者試圖找出大熊貓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地位,更稱

貔貅」、

騶虞」等皆為其古稱,但說服力卻有所不足。歷史學者夏皮羅(Judith Shapiro)認為,當代中國將大熊貓選為國家象徵的原因,正是因為其在中國歷史中皆未曾被突出。



中國1980年代的「愛祖國,愛國寶,搶救大熊貓」活動。




以「搶救」為名的大肆捕捉




1983年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的冷箭竹大規模開花。由於竹子開花後枯死的規律,引發政府和民眾對大熊貓將

無竹可食」的憂慮。四川省政府很快地建起監測站,在山野間投放羊肉、玉米饃,熏烤的羊骨、豬排等食物,

引誘」大熊貓下山,這些活動很快地演變為中外皆極為關注的

搶救大熊貓」熱潮。政府除了籌建若干飼養場,用以收容、飼養受災的大熊貓,還組織了巡護觀察組,前後約有600多名科技人員和工人參加

搶救」工作。同年底,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成立後,立即開展了國內外募捐。當美國前總統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和夫人南希(Nancy Davis Reagan)於隔年訪華時,亦將美國兒童的

搶救大熊貓」捐款交給中國政府。



美國前總統里根與其夫人南希1984年訪華,南希將「搶救大熊貓」捐款交給中國政府。


然而,這場中外關注的

搶救」,最終被證實是一場人為建構的

危機」。那些

不願下山」的大熊貓,被

關起來抬著下山」。

至1990年為止,官方統計共118隻大熊貓

被救」,

救活」其中的82隻,其半數被

收養」。政府甚至出動特別小組捕捉幼年大熊貓,有30隻以上的幼年大熊貓被認定

遭到母親拋棄」後帶回飼養,其中半數以上在幾年內死亡(後來北京大學潘文石團隊的研究發現,育幼期的大熊貓母親會出外覓食,幼仔可能獨自在家數小時甚至數天)。諷刺的是,中國的圈養大熊貓數量正是因此增加。





是搶救還是獵捕?實際上行為已無法區分。





「遷地保護」優先的本末倒置現象




從保護生物學出發,野生動物保護可分為

就地保護」(in-situ conservation)和

遷地保護」(ex-situ conservation)兩種。其中,又應以在棲息地內的

就地保護」為主,而將動物移置到人工飼養環境下的

遷地保護」,則僅僅是緊急情況下的輔助做法。然而,

遷地保護」有著易操作、能夠較快地得到成果等特點,研究人員也偏好在城市而非艱苦又費時的野外進行科研,

當動物數量的增加成為最重要的工作指標時,

遷地保護」被簡化為

圈養繁殖」。



以動物數量的增加為指標的結果,

是「遷地保護」

被簡化為「圈養繁殖」。


資源分配長期不公的結果,更加劇了這種惡性循環。僅以知名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為例,出生一隻大熊貓,就有五萬人民幣的

貓頭費」作為獎勵發放(2010年起,才不再將

繁育數量」作為唯一的考核和獎勵指標)。

然而,大熊貓如其他許多圈養野生動物一般,人工飼養環境和自然棲息地差異極大,不但容易產生行為問題、圈養大熊貓難以自然交配繁殖,甚至可能患上精神病。




令人詫異的是,

很長時間以來,中國大熊貓分屬林業和住房建設等兩

部門管理,兩者間甚至沒有統一的保護計劃。圈養大熊貓之最初建群者,僅僅是46隻來自野外的大熊貓,2010年時,圈養種群數量卻已達到300隻以上。

建群者效應」(指在新種群的創建之中,

建群者」所攜帶的基因將決定今後群體的遺傳特質和遺傳結構)明顯,

基因多樣性不足

帶來的問題可想而知,以致於捕捉野生大熊貓的情況時有發生。




與此同時,更為重要的

就地保護」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由於某些專家和媒體過分強調圈養大熊貓繁殖的不易,許多民眾誤以為牠們是一種無法自救、需要人類幫助的動物。

同時,棲息地的破碎化,以及過去對大熊貓的捕獵和獵人的下套(目標物種經常是其他動物,卻誤捕、誤傷了大熊貓)等真正的問題,卻經常被忽視。


 


「野化培訓放歸」無法回應根本問題




2012年,中國正式開始了圈養大熊貓

野化培訓放歸」(簡稱

野培」)試驗。現行的

母獸帶仔」模式,讓圈養大熊貓幼仔自出生開始,就和母親在儘可能

自然」的環境中學習生存本領。

然而,這項試驗的前提條件是母獸需有野外生存的能力,這卻又正是圈養環境下成長的大熊貓所不具備的。因此,與基因多樣性不足的問題相似,

野培」試驗可能變相地鼓勵了對野生大熊貓的捕捉。

更為嚴峻的問題是,如無良好的棲息地環境,

放歸」的動物也將無處可去。進一步言,絕大多數的圈養大熊貓根本沒有放歸自然的機會,其後代亦然。




圈養大熊貓的保護之路,為何在實踐上產生如此之大的偏離,實與錯誤的知識和信念,以及出於社會需求或偏好的人為建構有關。大熊貓作為中國的形象代表,對其的保護行為受到愛國主義的影響。在缺乏科學家和媒體正確引導的情況下,中外各界對大熊貓從

搶救」到

野培」的過度關注,一定程度上,使得

棲息地保護」等最重要的問題被遮蔽,對自然、人與動物的關係,皆缺乏敬畏和反省。在過去的錯誤未能即時梳理之時,主管部門亦缺乏長遠宏觀的整體計劃,盲目地選擇了嘩眾取寵的圈養和繁殖等舉措。



野化培訓放歸大熊貓。


 


明星物種建構的悖論




固然,政府對大熊貓保護在人力、財力,以及媒體傳播等各方面的投入,有著重要的

政治示範意義

然而,幾經錯誤的保護歷程,如果未經爬梳,也將為科學家推翻過去公眾的認知,以及制訂和實行修正的保護計劃,帶來一定的難度。

僅以

竹子開花」這場由自然現象引發的社會活動為例,

建構」一場自然災害,為媒體的興趣偏好、民眾的愛國主義找到出口,在國際社會間贏得支持。第一位來到中國參與大熊貓研究國際合作的夏勒(George Beals Schaller)博士表示,彼時有些中方的科研人員認為,大熊貓在圈養環境中比在自然環境里過得更好,這正好突顯了

不同的觀念在動物保護議題中的衝突




人類社會以

保護」為名,實際上卻不時透過種種操作

為自身帶來利益。

即使是

國寶」級的大熊貓,從動物個體、野外和圈養種群,以及物種層面,其真正的權益經常未能受到重視。

即便是科學家群體,也為其研究項目是否能取得資助、研究是否符合學界規律而易出成果,而經常未向社會傳遞真實的信息。凡此種種,不是在保護大熊貓,而是在

保護科學家」。


 


民眾避免成為「保護」的看客




當動物園中樣貌可愛的大熊貓引發民眾對繁殖成果的肯定,甚至是對這種

保護

的認同時,人們永遠需要想一想,

動物是否真的是保護活動的受益者?

無論眼前所見的是動物萌態,或者是被符號化的明星物種,

人們是否能關注從個體動物到整個生態系統的內在價值,從而願意理解牠們的權益和福利問題,進一步支持正確的保護工作?

正如潘文石所說,

大熊貓歷經數百萬年的演化而生存至今,並不是為了在動物園裡取悅人類。」




台灣黑熊自然不是大熊貓,其保護所面對的社會及自然環境問題亦有差異。然而,今日或可開始反思:建構一個明星物種,賦予牠們引人關注的多種社會意涵,是否對長久的、以

就地保護」為主的工作有益?或者,保護活動僅僅淪為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分一杯羹的契機,民眾僅僅是湊熱鬧的

看客」,甚至共同參與了這場建構?




近年日漸受到民眾支持的台灣黑熊保護,亦經過一定的與政治、文化、環保議題相結合的符號化過程。以大熊貓幾經曲折的保護之路為他山之石,民眾對保護工作的認識及支持,需要從根本上認同自然的價值,進而改變「將動物作為資源」的思考。從正確的觀念、保護的知識出發,避免成為

越幫越忙」的烏合之眾。






相關閱讀:


1. 龍緣之、劉兵.「竹子開花」與「搶救大熊貓」——對一項有爭議的野生動物保護案例的研究[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6,38(2)14-20


2. 「讓小熊健康回家」 黃美秀:民眾自我剋制是關鍵


https://e-info.org.tw/node/212906?utm_source=%E7%92%B0%E5%A2%83%E8%B3%87%E8%A8%8A%E9%9B%BB%E5%AD%90%E5%A0%B1&utm_campaign=2e17888daa-EMAIL_CAMPAIGN_2018_06_01_09_54_COPY_01&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f99f939cdc-2e17888daa-91211545






本文為作者投稿,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未標註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作者 | 龍緣之


北京大學電影學碩士,清華大學科技哲學博士。博士論文為"對大熊貓保護的STS研究"。在學術研究之餘,長期關注保育、皮草,以及動物園和展演動物等議題。現為大學兼任教師、自由接案和撰稿人。






??掃碼關注

北美小象君??



{ 點擊導航欄

總目錄

查看以下內容 }


自然保護職業 | 100個人的動物星球專訪


動物福利&權利 | 純素生活 | 

農場動物


野生動物 | 伴侶動物 | 逗比科普



-  ??  For a planet of all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美小象君 的精彩文章:

TAG:北美小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