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納入學生課堂,早了解早受益
還在感嘆秋景的稍縱即逝,雪花已迫不及待地撒落人間了。在徹骨寒意中,人們迎來了「大雪」。每當節氣更迭時,不禁想起這首《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這首歌道出了比春、夏、秋、冬四季更為精確的時間更迭。
遠在春秋時期,中國古代先賢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從季節的開始,到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氣溫的變化,降水、降雪時間和強度,再到農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自然物候現象。
每一個節氣的命名,以及與之相關的諺語,都蘊藏著祖先們洞察天地的大智慧。
農曆二十四節氣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
其中既包括相關的諺語、歌謠、傳說等;
又有傳統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工藝品、書畫等藝術作品;
還包括與節令關係密切的節日文化、生產儀式和民間風俗。
作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承載了我們數千年農耕文明的記憶,它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從吃飯、穿衣到勞作、養生。
如今,二十四節氣已納入中小學語文課程,引領孩子們開啟認識自然萬物的感知。
《說給孩子們聽的二十四節氣故事》音頻專輯,由三位來自北京師範大學的80後中文系辣媽共同完成。採用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語言和方式,介紹二十四個節氣的特點。
三位媽媽有著多年的海內外漢語言教學經歷,尤其熱衷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希望用最真的聲音,跟爸爸媽媽們一起陪伴孩子學習與成長。
每個節氣,擷取一個有趣的節氣習俗或傳說進行詳細的講解,給孩子們開啟了一扇打開二十四節氣寶庫的大門,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和親子互動中感受節氣的變化,明白時間的意義,體味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點擊試聽
如今,越來越多的學校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學生課堂。下面是某學校組織的「節氣與語文」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一
明代有一秀才,某日夜宿山中,次日晨起,見茅屋上一片白霜,隨口吟出上聯:「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 。」此聯中嵌有三個節氣,一時成為絕對。若干年後,才有人對出下聯:「今朝驚蟄,春分時雨到清明。」
請填入一個最恰當的節氣,把上聯補充完整: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
二
在活動中,需要設計展板介紹二十四節氣,請你仿照示例,完成對「清明」節氣的描述。示例:
驚蟄
含義: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詩意描述:「驚蟄」,兩個漢字並列一起,即神奇地構成了生動的畫面和無窮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遠方一聲初始的雷鳴中,萬千沉睡的幽暗生靈被喚醒了,它們睜開惺忪的雙眼,不約而同,向聖賢一樣的太陽敞開了各自的門戶。這時節,就像一個鄉村客店老闆凌晨輕搖他的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該上路了。」
清明
含義:天氣晴朗,草木繁茂,「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詩意描述:。
平時,如果對有關二十四節氣的故事和習俗有充分的了解,對這樣的知識點考核顯然是遊刃有餘的。
還有學校通過朗誦、演唱、表演、製作小報、PPT展示等多種形式,讓孩子主動參與到對節氣知識的搜集整理,加強對二十四節氣的認識和思考。
聆聽二十四節氣故事,可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讓傳統智慧融入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們在敬畏自然的同時,生活過得更加精緻,更加有趣。
· 億課精品課程推薦 ·
24個節氣故事
19元即可反覆回聽
購買須知:
本課程為音頻課程,購買後即可永久收聽該課程。
本課程為虛擬內容服務,購買成功後概不退款,請您理解。
熱課推薦


※這10個夸人「有才」的文學典故,你知道幾個?
※爸媽育兒「神器」:國學的十萬個為什麼
TAG:詩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