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雖敗猶榮!中國歷史上4個最值得同情的失敗者,莫以成敗論英雄

雖敗猶榮!中國歷史上4個最值得同情的失敗者,莫以成敗論英雄

豪傑千年往事,漁樵一曲高歌;中華歷史五千年,湧現出無線風流人物,雖然俗話說成王敗寇,但有些失敗者卻也是那麼令人同情,比如以下四位。

一, 項羽

公元前202年,楚漢相爭中項羽失敗,在烏江自刎,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雖然劉邦繼大統是天命所歸,大漢王朝也是最值得國人自豪的朝代,但是,對於這場爭端中的失敗者項羽,自古就受到不少豪傑的同情。

從個人情感上來說,項羽的霸王氣質,最後烏江自刎的悲壯都有著極大的魅力,這恐怕是大家同情項羽最主要的原因,而從功績上來說,項羽事實上也比劉邦更有資格稱帝。

項羽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軍事天才,滅秦之戰中,秦軍主力是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消滅的;而在楚漢相爭的彭城之戰中,3萬楚軍千里回擊,大破漢王劉邦號稱的56萬大軍……,然而,這麼個戰神卻最終失敗,不由令人嘆息。

二, 諸葛亮

三國時期,漢亡已是天數,但仍有諸葛亮等志士仍然「知其不可而為之」,想著匡扶漢室;這不是愚忠,而是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而奮鬥。

諸葛亮追求的是統一的,繁榮的國家,而在當時,已經延續400餘年的漢朝就是大家心中的希望,諸葛亮嘔心瀝血追求著國家的統一與興盛,雖然功敗垂成,但卻名垂千古。

諸葛亮並不是窮兵黷武的狂人,他雖然心繫北伐大業,但在他的打理下,蜀漢內部是井井有條,一直到東晉時期,四川人民都深切懷念諸葛丞相的功績,其得民心可見一般。

蜀漢國力不僅曹魏十分之一,卻能打得魏軍抱頭鼠竄,同時蜀漢內部國力還能蒸蒸日上,諸葛亮的才能可見一般,「正統不慚傳萬古 莫將成敗論三分」,這是後人在參訪武侯祠後的由衷嘆息。

三, 張士誠

元末三大豪傑中:陳友諒,朱元璋,張士誠中,陳友諒過於殘忍,一直不被人喜歡;朱元璋最有豪傑氣象,所以他一統江山;而張士誠呢?他則最讓人同情。

張士誠此人相對於陳友諒和朱元璋可以說是胸無大志,他雖然佔據中國最富庶的江浙沿海地區,實力雄厚,卻畏首畏尾;當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進行生死之戰的時候,張士誠竟然沒有渾水摸魚,而是作壁上觀,白白浪費良機。

然而由於張士誠此人執政極好,他發展生產,減輕賦稅,改善民生,興辦文教,在江浙一帶極得民心,所以雖然他失敗了,但江浙一帶的百姓都十分懷念,敬重他,一直到明朝建立後,都有不少人在祭祀他。

1367年,張士誠失敗後被俘,在押送南京的途中,他自縊而死,不愧為一帶豪傑。

四, 李秀成

在太平天國的主要領導人當中,李秀成可以說是獲評最高的一個了(除去變節爭議外),李秀成的氣質很好,他的敵人、「洋槍隊」頭目戈登是這麼評價他的:

「如果你能有幸目睹忠王的風采,你就會相信,象他那樣的人,註定會成功。不論撫台(李鴻章)、恭親王還是別的滿清王公貴族,在他面前都相形見絀。」

李秀成展露鋒芒的時候,恰逢太平天國危局,他力挽狂瀾,實現天國中興;攻克蘇浙後,李秀成又在此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使得蘇浙一帶 「稻堆蔽場,無路可走」;而當太平天國處於危局,洪秀全已經歇斯底里的時候,他仍然矢志不渝,苦撐危局,保衛天京,最終親送幼天王突圍,可惜被俘……

據說當李秀成被俘後,曾國荃深恨他守衛天京造成湘軍巨大傷亡,便衝上去用錐子扎得他血流如注,李秀成神態自若,只說到:曾老九,各家做各家事,何須如此。」其豪壯之氣可見一般。

即使是在死前寫的《李秀成自述》中,他仍然飽含著對天下蒼生的關懷,連李鴻章都評價道:李秀成真豪傑哉。

1864年8月7日,李秀成被行刑,而在臨刑前,他仍然毫無戚容,談笑自若,並寫有10句絕命詩,「敘其盡忠之意」……

作者:雲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明朝五位荒唐怪誕的皇帝,看看都有誰
民國最有文化的軍閥,寫的詩比張宗昌好一萬倍,堪比毛主席、曹操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