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近期一個叫《器官葬禮》的4分鐘短片刷屏

它揭露了一個扎心的真相

其實在很多時候,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

而是我們自己!

在這樣的生活中,

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1、鬧鐘響起,熬夜熬到凌晨的他無精打采地從床上起來。隨便做了點早餐,大口大口地吞咽。因為吃得太快,胃並沒有變得舒適,反而比餓著的時候更難受。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2、吃飽了,油膩的食物讓器官卻遭了殃,黃色的殘渣到處都是,甚至連心臟上面都沾了一些。這些黃色的東西其實是壞膽固醇,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致病元兇,嚴重的話會堵塞血管。這種不健康的作息和飲食習慣,器官們已經非常難受了,還不以為然。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3、吃飽喝足後,又開始吸煙,享受香煙帶來的快感,肺卻難受地咳嗽了起來。而溢滿壞膽固醇的心臟,也吐出了自己的舌頭。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4、午餐時間到了,隨便買了些垃圾食品充饑。這樣的生活習慣日復一日,沒過多久,瘦瘦的清秀小伙就變成了肥胖的油膩大叔。而此時此刻的心臟已經被折騰到奄奄一息了。終於……這一天,心臟再也承受不住了,心臟一停,其他器官小夥伴們都驚恐地叫了起來。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5、因為救護車及時趕到,在醫生的幫助下,器官們活了過來。可有些人就是這樣,他們永遠都不懂得珍惜二字的含義。依舊是無止盡的垃圾食品、一根又一根的香煙……然後,癌細胞出現了。就這樣,癌細胞擴散的範圍越來越大,甚至還發生了轉移。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6、器官們再也不能正常運作了,最終告別了世界。明明已經重生了一次,卻不懂得珍惜,屢教不改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看完這個過程,

你有沒有背後一涼?

然而這些壞習慣的罪魁禍首是誰?

不是別人,是你自己!

以下幾件事就是在謀殺自己的器官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1、吃太咸,謀殺心臟

鹽中含有大量的鈉離子,鈉會引起體內血容量的增加,所以食用過多的鹽,就會導致血壓升高,心臟負擔也會加重。

除了食鹽,味精、醬油中也含有鹽,平時不控制量,都會導致攝鹽量超標。

所以,一天吃鹽6g以內,相當於1啤酒瓶蓋的量;不能僅憑口感來判斷食鹽是否過量;如果吃菜過咸,別忘了多喝白開水。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2、亂吃藥,謀殺肝臟

除了喝酒,亂服藥、服錯葯,也很容易引發藥物性肝損害。

肝臟是藥物的「解毒工廠」,幾乎所有的藥物都要經過肝臟的代謝才排出體外,有些藥物還要經過肝臟分解有效成分才能發揮。

另外,有些人喜歡吃的保健品也需要肝臟代謝分解排出體外,一些鐵劑、脂溶性維生素,還有可能蓄積在肝臟導致肝硬化、肝脾腫大等中毒反應。

所以,不要自己亂服藥,也不能隨意改變吃藥的劑量,吃藥這件事,要聽醫生的。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3、大魚大肉,謀殺腎

一項為期11年、涉及3121名女性參試者的研究發現,富含紅肉、加工肉食、飽和脂肪和甜食的飲食模式會增加腎功能減退危險。

總吃大魚大肉,長期高蛋白、高營養攝入會增加腎臟負擔,甚至使腎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簡單來說,吃得太好、吃太多肉,小心累壞了腎臟!

記住:每天吃肉不要超過4兩;海鮮等蛋白質、蛋糕等甜食,也要控制量。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4、無辣不歡,謀殺胃

喜辛辣、重口味讓胃受傷不淺。辣椒在嘴裡能帶來爽辣的感覺,也會讓胃部產生灼燒感,時間久了胃黏膜受傷,埋下胃病的禍根。吃辣,適可而止。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5、坐、躺、不動,謀殺腸道

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回家往沙發上一躺,不運動,這樣的生活習慣,導致腸胃蠕動慢,代謝物不能及時排出,時間一長就容易出現便秘等腸道問題。

每周3次以上的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能幫助減少腸道炎症,腸道息肉的危險性也會降低。

殺死我們的不是疾病,而是我們自己!請不要再虐待你的器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便宜」的養生法竟然是,泡腳!
史上最全《健身指南》,這有適合你的14種運動方式!

TAG: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