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利潤微笑的秘密

利潤微笑的秘密

不要生產,貼錢銷售

日用照明燈具的生產,因技術含量低、資金門檻低,所以生產企業繁多、競爭激烈,即使是這個行業內大公司,稍有不慎也會陷入倒閉的邊緣。深圳市雷士照明公司就曾經是一家較大的專門生產燈具的公司,但隨著競爭的加劇而出現了銷量下降的困境。

面對困境,雷士照明棋走險招,決定徹底放棄了自己的優勢——燈具生產,轉而變成一個完全的燈具銷售公司。不但如此,他們在銷售中採取了「倒貼錢」的辦法,與別的企業發展加盟商不同,他們不僅不收取加盟費,還給各地的加盟商在建店時提供3萬元的補助。

雷士照明本來就資金緊張,這樣既放棄自己優勢的生產領域,在銷售領域又倒貼錢,這公司還能支撐下去嗎?事實證明,恰恰是這兩條措施挽救了雷士照明,使它扭虧為盈,生意越做越大。

原來,在一個燈具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環節中,燈具生產所能創造的利潤最低,而雷士照明卻把重點放在生產領域,這正是它曾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雷士照明後來破釜沉舟的改革舉措也在這裡:它把利潤較低的燈具生產全部承包給周邊小企業,集中力量打開銷售渠道,最終,它掌握了利潤率較高的銷售渠道,獲得了企業的新生。

微笑曲線:製造業的利潤最低

商業界有一個「微笑曲線」理論,該理論認為,一個產品「設計—生產—銷售—品牌」的幾個環節中,所創造的利潤是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就像一個嘴角翹起的「微笑曲線」。換言之,就是設計和品牌所能帶來的利潤最高,銷售次之,生產所創造的利潤最低。

其實,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加工製造相比較研發與品牌時,利潤份額雖然相對較小,但差別並不是很大。到了上世紀90年代,他們之間的差別竟然有幾倍之多。

專家認為,是不同環節的勞動力附加值的不同才導致了這種現象。人在勞動的過程中,以人力給所生產的物品添加的價值,就是勞動附加值。比如一個生產筷子的企業,當一個工人把一個大木頭變成一雙雙筷子時,他在這個環節里所做的生產行為就構成了對筷子的勞動附加,產生的價值就是勞動附加值。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人們對設計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花樣越來越多,設計工作越來越複雜,而製造大多由機器完成,製造變得越來越簡單,因此,設計所帶來的附加價值跟製造已經拉開了很大的距離。銷售擴展和品牌營銷也由於市場的複雜化變成了更加複雜的工作,所創造的價值也比僅僅半個月就能上崗的組裝要大的多了。

「世界工廠」不賺錢

著名的蘋果公司就熟練地掌握了微笑曲線的概念,並從中獲得了高額利潤。我們仔細看一看蘋果公司的生產鏈條,他們把利潤最高的設計和銷售緊緊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把零部件生產分布到韓國、日本等國,而利潤最薄的組裝部分,是在中國完成。他們從中國的廉價勞動力身上獲利頗多——他們的很多產品在大陸組裝完成,但一部價值數百美元的IPad,中國工人的勞動力價值成本僅占其中的2%,所創造的利潤更是低到1.8%。

因此,在這曲線微笑的背後,是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的微笑,是控制了「翹起的嘴角」的企業的微笑。而處在製造鏈條部分的企業,尤其是那些工廠的工人,並不見得笑的有多麼開心。中國在最近20年來一直是「世界工廠」,若以「微笑曲線」來衡量,恐怕也是笑得最不開心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聰明人未必就能學好數學?
手機告訴你是否會抑鬱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