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良好學風校風為學生髮展奠基

良好學風校風為學生髮展奠基

本報綜合消息 近日,北京景山壽皇殿正式對外開放,而開放前的建築群測量、繪圖、保護、展品陳列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由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的學生們完成的。

動能上房、爬梁,現場測繪;靜能查閱看懂古建典籍圖紙;熟諳各種繪圖軟體及現代測繪技術……作為專業教育的重要環節,天津大學古建築測繪實習讓學生的足跡遍布北京、甘肅、青海等地的古建築群,學生們在測繪現場夯實專業素養。

「學生階段嚴格甚至嚴苛的專業訓練,對他們今後的發展會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張春彥說。

專業打底,學風校風建設有落點

在經歷了幾年的磨礪後,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本科生蔣嘉元認為,古建築測繪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心性的磨鍊,更是大學時代最深刻的記憶,也是未來職業選擇的方向。

「輾轉於梁架屋頂時滿身的塵土和汗水,起早貪黑出入宮牆的清晨和黃昏,這些經歷讓我對古建築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我努力學習更多建築歷史與遺產保護方面的知識,並將其視作未來職業選擇的方向。」蔣嘉元說。

曾幾何時,在經歷「玩命的中學」後,不少大學生開始了「快樂的大學」,遊戲、戀愛,不知為何而學,甚至厭學、逃學。為嚴肅學風校風,不少高校給出了本科降為專科,留級甚至退學的處理。

為此,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要求,要嚴管、嚴抓教學秩序,著力解決課堂教學秩序、實習實踐、畢業論文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把從嚴管理的規矩立起來,營造有利於學生勤奮學習、刻苦讀書的良好氛圍。

在不少專家看來,學風問題首先是專業問題。專業教育怎樣滿足學生需求、激發學生興趣?怎樣提高課堂上座率、前排率、抬頭率?怎樣在專業教育中營造刻苦讀書、勤奮學習的氛圍?

「校風學風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還是立德樹人。」燕京理工學院校長助理劉鵬飛認為,衡量校風學風的重點是看學生做出了哪些改變。

為此,燕京理工學院著力推動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融合,以賽促學,將學科競賽與教學團隊建設結合,實現課程改革與學科競賽高度融合。

「教師在指導學生參賽的過程中需要主動學習,學生也在競賽中提高了綜合素質和能力,學校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劉鵬飛說,上一學年,學校學科競賽獲獎298項,本科生創新活動、技能競賽獲獎145項,文藝體育獲獎27項,其中國家級獎項達244項,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本科教學是立校之本,是學生成長之本,也是教師立身之本。課堂教學能否激發學生求知慾,引導學生自我管理、主動學習,教師是關鍵。

前不久,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提出推動課堂教學革命,通過教學改革促進學習革命,因課制宜選擇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積極引導學生自我管理、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激發教師上課的積極性,山東農業大學自2016年起,設立教學傑出教師獎,每人5萬元,用來表彰教學課時多、效果好、受歡迎的教師。實施3年來,超過百名教師獲獎,大大激發了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激情和效率。

「學校規定所有專業教師必須為本科生上課,不論是校長、院長、處長,還是學術大家。在4年一聘的職稱評定工作中,連續兩年達不到學院最低限課時的,不能晉陞職稱。這些重視本科教學的政策,讓教學回歸本來的模樣,使優良樸素的學風得到弘揚。」山東農大副校長王振林說。

軟硬結合,學風校風建設有抓手

近日,在湖南環境生物職業學院發生了一件大事,引起全校震動:經學院黨委研究決定,對2017—2018學年經補考後學業成績未達到要求的22名學生予以一次性退學,另外40名學生予以留級處理。

「只有打碎一批『次品』,才能打造系列『精品』。」該校黨委書記蘇立說,學校就是要嚴抓學風,敢啃硬骨頭。

學分不達標可能會本科降為專科,甚至留級、退學;畢業論文答辯不能再「走過場」,而要全過程管理……去年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像一把「戒尺」,對學生形成權威性、威懾力,推動「從嚴治校,依法依規加強教學管理,規範本科教學秩序」真正落實到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各地各高校也行動起來。日前,海南大學正式發布了《海南大學普通學生學業預警管理辦法》,明確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經補考、重修不及格課程學分累計達到6學分及以上,或一學期無故曠課累計達8學時及以上者將給予學業預警,從制度上把「出口」紮緊,向「嚴進寬出」的學風頑疾開刀。

今年初,四川農業大學出台了《2018年學風建設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要求24所本科學院做好「深入開展學風建設大調研」「強化評優評獎對學風建設的激勵」等16個規定動作;同時還下發了「學院學風狀態指標體系」,涉及必修課成績、升學情況、英語過級、補考重修等,作為學風狀態變化參考的基準,實施一年來,效果十分突出,出現了一批英語四級過級率100%、就業率100%、計算機過級率100%的「牛寢室」「牛班」「牛專業」。

有了硬杠杠還要有軟文化的支撐。走進青島市宜陽路小學的校園,課間學生追逐打鬧的少,研究球技、互相切磋的身影多;戴眼鏡的少,小胖墩少,踢毽、跳繩、交叉跑圈、轉呼啦圈的多……學生不僅掌握了一技之長,而且體質健康率近年來均達100%。

「這得益於學校的足球文化。」校長孫瑜說,1200名學生以球育德、以球健身、以球促智、以球勵志,學習上積極向上,團結合作;賽場上遵守規則、尊重裁判、尊重對手;足球在帶給學生精神快樂和心靈愉悅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而在青島47中,在「自信個性、自主人格、自立品質、自強精神」的「四自教育」影響下,學生氣質改變了,落落大方,陽光自信;課堂氣氛改變了,學生敢於質疑爭辯,成為課堂主體;活動形式改變了,學生自主組織策劃,全員參與;學校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好學風、好校風為學生髮展保駕護航

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通信學院,學霸徐曉慶自2015年—2018年擔任「助學小課堂」小老師以來,已經為同學們串講過高等數學、數字信號處理、高頻電子線路等多門課程,累計50餘次,聽課學生超過700人次。

「在助學課堂上,學習不再是單一的,而是互相的、多角度的,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與互助,大家可以補充、提問、質疑、辯論與反駁,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生處處長郭銀輝說,「助學小課堂」實施10餘年以來,已經覆蓋到各個學院班級,成為學校學風建設的重要途徑。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良好校風學風的養成在於點點滴滴的積累和一以貫之的堅持。校園裡的每一景、每一物、每一館、每一處,都是我們精心為學生營造的能量所和教育場。」唐山一中校長劉長鎖說。

以此為理念,唐山一中自1997年創建「大釗班」以來,至今已22年。學校以繼承革命先驅、校友李大釗的「鐵肩」情懷和發揚錢學森先生科技創新精神為重要抓手,努力營造促進學生「有所擔當,有所成長,有所收穫,有所創造」的教育環境,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創新精神的人才。

「學風問題不僅是管理、專業問題,也是學生髮展問題。」在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李奇看來,學風建設需要把大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聯繫在一起,增強學術院系與學生工作部門之間的協作,建立一體化的學習和發展環境。

復旦大學出台《復旦大學關於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建立三大體系:一是建全研究生的培養體系;二是完善管理和服務體系;三是建設質量保障和監督體系。

華中科技大學在強化管理的同時強調尊重多樣性。一方面不斷強化本科生學業過程性管理,堅持學業警示和淘汰制度,嚴把質量關、出口關;另一方面體現救濟性,最大限度地尊重學生成長過程的多樣性,給學生一次選擇的機會,保障受教育的權利。

「學風抓實了,班風樹好了,學生成長就順了。」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的一名班主任說,為此,水聲學院通過嚴抓學習習慣的養成,嚴抓班風建設,嚴選真心為大家服務的學生擔任班幹部,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發展。

(統稿:記者 董魯皖龍 采寫:記者 周洪松 孫軍 陳欣然 魯磊 曹曦 魏海政 通訊員 楊靜 劉旺 顧裕文 金聲 翟榮惠)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07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新坐標
文化的傳承與更新,應保持美好尺度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