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俊:黃梅戲,湖北安徽一家親!

楊俊:黃梅戲,湖北安徽一家親!

在11月25日湖北衛視戲碼頭的舞台上,湖北黃梅戲的領軍人物、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院長、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楊俊,為我們帶來了黃梅戲經典唱段《牛郎織女》,清麗活潑的扮相,通俗易懂的唱詞,動聽歡快的旋律,贏得了觀眾如雷的掌聲,跨界嘉賓武漢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劉丹麗更是盛讚她人美歌甜快跟著小戲迷去看看背後的故事吧!

我有160個孩子!

從12歲到50歲,楊俊將大半輩子奉獻給了黃梅戲,一門心思唱好戲曲,單純而純粹;對於舞台,對於黃梅戲,楊俊就像對待愛人一樣去敞開心扉,真情實意、毫無保留的去面對角色。楊俊說:「一旦走進了它,就細潤無聲了,讓我慢慢咀嚼,讓我慢慢感受角色和我相互擁抱的那種感覺。」

楊俊像對待生命一樣珍惜戲曲,對戲曲的傳承,她更是不遺餘力,親力親為的培養後備力量。她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選擇了藝術追求上的孤獨和寂寞,一門心思放在了事業上。談及這個選擇,楊俊微微笑了:「我不後悔,都是自己的選擇」。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放棄了自己的生育,楊俊卻意外收穫了160個孩子,這是怎麼一回事?原來,作為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院長的她,親自帶了160個學戲曲的學生,學生們都喊她楊媽媽,她也將這些孩子們當做自己的孩子,教戲教做人……

談及此事,她卻非常謙虛:「我能做的就是唱戲嘛,我能做的就是培養一些戲曲人嘛,我只能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兒了。」對培養戲曲後人,她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心甘情願的。有了這些孩子們,她就覺得很美好,感覺到非常幸福!

我愛湖北,我愛安徽!

武漢以九省通衢之勢,海納百川,迎接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戲曲,滋養著多元薈萃的梨園大碼頭。楊俊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湖北發起「把黃梅戲請回娘家」的號召後,闖湖北的黃梅戲第一人。

20多年前單槍匹馬來到湖北的楊俊,對於在《戲碼頭》的舞台上既能夠做嘉賓又能做演員,非常感恩。對於自己至今還能站在舞台上為觀眾演出,得到觀眾的接納和喜歡,和觀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她說:「所有的追求,所有的辛勞,都是特別值得的。」她笑稱一輩子只幹了唱戲這一件事,她選擇了這份單純和純粹,「我的必須就是唱好戲!

她感恩湖北人開放的胸懷,對戲曲的擁抱,才讓她如此自信地站在戲曲之林。她動情的說,「非常感謝湖北的父老鄉親和同仁們,沒有他們的胸懷,沒有他們的情懷,沒有他們的擁抱,我楊俊何德何能,來為大家表演,我非常感恩湖北。」

從安徽到湖北,從1989年到2018年,將近30年,楊俊與湖北的緣分已經落地生根。在一個地方住上30年,她已經完全融入了這方水土,她做了湖北人的媳婦,已經成為新的湖北人了。「所以我是兩個故鄉,安徽是我的故鄉,湖北也是我的故鄉,我愛湖北,我愛安徽。」

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在糾結黃梅戲到底是湖北的還是安徽的,其實大可不必。就像楊俊,她出自安徽,卻在湖北有了自己的事業,缺了任何一個地方都不能成為今天的楊俊。

無論湖北,還是安徽,在哪裡唱出精彩,楊俊都是黃梅戲的驕傲,就像主持人白燕升所說的:「黃梅戲,湖北安徽一家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霍元甲的死,究竟是私仇?還是國恨?

TAG:大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