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雲吹的牛又實現!這次菜鳥只用了半年時間

馬雲吹的牛又實現!這次菜鳥只用了半年時間

菜鳥為比利時開闢「物流絲綢之道」

在國內有一種奇蹟叫做中國速度!

「速度」化學效應,使得國內碰撞出各種花火。

外賣配送時間,以往60分鐘現在30分鐘,離不開強大的智能調配;快遞終端配送時間,以前是一天後送達目前可做到半天;到餐廳消費,之前是消費者乾等25-35分鐘,可現在轉變成菜等人……

不過對於全球商業來講,有一種速度叫做菜鳥速度!

2018年12月3日, 比利時首相米歇爾在布魯塞爾與馬雲會談時宣布,將支持菜鳥在比利時布局超級eHub項目,樞紐總用面積超過22萬平米,共分3期建設,首次預計於2021年投入使用。幫助歐洲中小企業搭乘智能物流骨幹網,邁向「全球72小時必達」。

在會談期間,馬歇爾談及到這是歐洲第一個eHub項目,希望成為標杆,不僅給比利時,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其他國家成為標杆,同時給歐洲、給世界傳遞積極、普惠的信息。

菜鳥為何選擇在比利時列日「落地生根」?

首先是地理位置優勢突出!

從地形方位來看,列日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位於歐洲中心地帶,300公里半徑範圍內覆蓋了歐盟60%的GDP。

從這裡出發的包裹最快能夠在5小時內送達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主要市場,成為世界商品進入歐洲的重要門戶。

其次,包裹多,物流通關時效急需改變!

根據菜鳥平台數據顯示,中國和比利時之間每月有近200萬個包裹在流通,可難題卡在物流申報清關環節。

眾多周知,商品從此國度發往另個國度,單單在海關申報清關時間就需要花費十幾天以上,讓95%比利時中小企業面臨困擾。

有了eHub項目,即可提升比利時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渠道,又能有望在72小時內把商品運往廣大的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

打通歐洲物流的任督二脈,只是菜鳥eHub項目中一個小板塊。

那麼針對其他國家物流市場,eHub項目做出怎樣的戰略?


局部協同,鏈接成世界之網

2018年5月31日,杭州舉行了2018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在峰會上,馬雲表示過菜鳥將全力以赴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

所謂國家智能物流並非是一個簡單的物流設施,更重要的是用技術推動數字化貿易。不僅承擔了物流樞紐的功能,更是將物流、電商、金融、雲計算等數字生態業務協同,讓電商、金融、物流服務綜合緊密相連一起。

其餘,通過電子關務平台的建設,有助於"秒級通關"在全球普及,為中小企業"全球買、全球賣"提供高效的"全球運"基礎設施。

馬雲還公布了菜鳥智能物流骨幹網首批計劃在全球布局6大物流樞紐節點,分別位於杭州、吉隆坡、迪拜、莫斯科、列日和香港。

隨後幾日過去,也就是6月7日時,菜鳥宣布將在香港建設一個總投資120億港元的超級eHub項目。

成為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上的重要里程碑,將從驅動中國到驅動世界,推動全球中小企業貿易和製造業轉型,推動全球製造業、物流業的效率提升、成本從15%降低到5%。

6月18日,馬來西亞總理會見馬雲,三次提及希望學習中國科技互聯網發展與全球化進程。我國技術之所以如此被看重源於馬來西亞是第一個接受eHub項目的國家。

菜鳥在馬來西亞聯合Lazada和海關,通過技術升級,實現馬來西亞海關全部申報線上化,把傳統的線下申報平均需時24-48小時,降低為線上操作0-3小時清關,其中99.9%的線上申報包裹獲得秒級通關。

根據數據統計,每月有百萬個包裹通過菜鳥平台進出馬來西亞。僅2017年10月以來,就累計為小企業節省通關時間約3000萬個小時。

通過此項目讓馬來西亞真正感受到了菜鳥智能技術的魅力,由衷佩服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再看國內的表現,在雙11期間全球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清關效率也是大幅度的提升,當天僅用9個小時就清光1000萬個包裹,比去年同期提速10.5個小時。

在馬雲看來,菜鳥eHub項目既需要打造24小時貨運必達的網路,實現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降到5%以下。另一部分是沿一帶一路在全球範圍內實現72小時到達。

此番戰略布局也正是迎合了《人民日報》的響應:

打造一個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讓它成為一個開放平台,以網路化整合分散的物流資源,以數據化讓物流跑得更有效率,並將物流嵌入到整個經濟社會和世界經貿的生態鏈中,進行規模化、高效化運行。

目前,菜鳥eHub項目還在進行時,由小網慢慢變成大網連接全球每個快遞員影響每個倉庫、城市、家庭。

只有物流的骨幹網打造紮實了,實體經濟方能緊密相連,變成真正的社會支撐,國家支撐,世界支撐!

原創: 趙雲合

(本文為電商報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商報 的精彩文章:

從資本寵兒到棄子:ofo迎來「尾聲」
楊偉東這一跤,摔得有點難看!

TAG:電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