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傳》存在巨大漏洞:施耐庵連犯此錯誤48次,是刻意為之?

《水滸傳》存在巨大漏洞:施耐庵連犯此錯誤48次,是刻意為之?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梁山起義的故事。小說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詳盡地描繪了北宋年間的市井生活和社會百態。但是,書中也存在一些非常不合理的地方,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說說《水滸傳》中存在的一個巨大漏洞。

根據《宋刑統》等條文,北宋時期嚴禁宰殺和販賣耕牛,而且根據《清波雜誌》 記載北宋時皇宮「御廚止用羊肉」,也就是說連皇帝都不能輕易吃到牛肉。但是在水滸傳中,那些江湖好漢一進酒店就高喊一聲:「切兩斤牛肉!」這樣的情形,在宋朝實際上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因為即使你敢吃,店家也不敢賣,在宋朝,私自宰殺耕牛嚴重的要判死罪。

在中國古代,耕牛是非常重要的生產資料。歷朝歷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農耕,認為農業是社會生產的基礎,因此歷代對屠宰耕牛也有非常嚴格的限制。李白詩云「烹羊宰牛且為樂」,那也只是非常富有的人家才可以做到的,一般百姓家中及時再餓也不敢宰殺耕牛。到了元朝,由於統治者是來自於草原的游牧民族,並不限制民間宰牛,因此在施耐庵所在的元末明初時期,吃牛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了。

那麼,施耐庵在《水滸傳》中出現48次吃牛肉的描寫,究竟是作者不了解宋朝的時代背景還是刻意為之呢?從施耐庵的學識水平和嚴謹的寫作態度來看,他肯定不會不知道宋朝禁殺耕牛的法令,他這樣寫應該是刻意為之,很可能是為了襯托英雄豪傑們蔑視王法的一種豪氣。畢竟,這些梁山好漢連人都敢殺,吃牛肉這點事根本不會放在心上,唯一不太合理的就是那些店居然敢公開賣牛肉。當然,作者還是很嚴謹的:賣牛肉的店基本都是鄉野小店或者黑店,很少在汴京城裡出現吃牛肉的情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持杯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李白的《靜夜思》是原創?看過這位女子的詩你就明白了!
喬峰沒敢幹,段譽也沒敢幹,膽子最小的虛竹毫不猶豫就幹了!

TAG:持杯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