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朝武功天下無二,這方面也是世界少有沒說的

元朝武功天下無二,這方面也是世界少有沒說的

原標題:元朝武功天下無二,這方面也是世界少有沒說的


元朝各級官員視貪腐為常態,世祖忽必烈時,就專用聚斂之人為丞相,如用回族人阿合馬為他徵稅。這個阿合馬沿襲一些少數民族落後的徵稅辦法,事先確定國家一年稅收總額,然後由各級官吏或富人承包,承包人只要交足規定數額,餘下的歸他自己所有,所以承包人想方設法制定賦稅名目,甚至死了人也要交稅,數年之間稅收以數十甚至上百倍增加,肥了承包人,苦了老百姓。


在元朝,各級官吏相見,下級向上級送禮毫不遮掩,視為天經地義。比如:下級初見上級要出「拜見錢」,上級向下級索賄叫「撒花錢」,逢年過節下級向上級祝賀叫「過節錢」,生日送禮叫「生日錢」,上級給下級分贓叫「常例錢」,舊官去職新官上任有「人情錢」,向犯人索賄叫「齎發錢」,打官司要交「公事錢」,官吏到了富足之地,可得多一點實惠,稱「好地分」,把錢撈到手叫「得手」。總之,在元代幾乎無官不貪,想清正為官都是很難的。元代許多民謠,形象而真實地反映貪官污吏的醜惡。比如:奉使來時驚天動地,奉使去時烏天黑地,官吏都歡天喜地,百姓卻啼天哭地。



元代的高官和地方長官,只是當官享清福,處理日常政務就讓一些小吏去干,只要能斂得錢財,那些小吏便有了政績,可步步高升。所以,基層的小吏,權力相當大,作惡無所顧忌,只要打點好首長和上級,殺人越貨,在所不辭。基層政權叫社,50家立一社,社長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搜刮民財。元初,尚知在地方設義倉儲糧備荒,到後來義倉都變成了空倉。當時的溫州地方有一首民謠是這樣傳唱的: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地方官)多,一日打三遍,不反待如何!


那些在地方政權任職的蒙古官吏,還效仿上級隨意強佔民田,然後變民田為牧場,牧場里的牲畜越界到民田吃青苗,百姓只能忍耐,不能反抗。從地方小官到朝廷大官,家家都有漢人做奴僕,多則上千人,地方上的官吏與百姓形成尖銳的對立。有一首《醉太平小令》這樣寫道:「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怒。人吃人,鈔買鈔(元末用新鈔換舊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哀哉可憐!」


官逼民反,老百姓也用秘密的白蓮教團結受壓迫民眾進行反抗!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在治黃的水利工地上事先埋好一座獨眼的石人,刻上「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讖語,不費大力便把千百萬百姓動員起來。轟轟烈烈的元末農民大起義爆發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小強 的精彩文章:

TAG:史小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