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張飛,後代勇猛但是如果戰場遇見這兩位的後代就相差太遠

關羽,張飛,後代勇猛但是如果戰場遇見這兩位的後代就相差太遠

滾滾長江東逝水,煙波浩渺的中國5000年歷史當中,三國一百年間浩瀚複雜的歷史之中,小說《三國演義》也描繪出許多名將的故事像,三英戰呂布,關羽的杯酒之間斬顏良;張飛一人喝住千軍萬馬;趙雲隻身護幼主殺出敵人千層圍,周瑜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張遼威震逍遙津800將士衝擊東吳的十萬大軍…..這樣耳熟能詳的故事,早已經深入每一個從而對於中華文化耳濡目染的群眾心中。

但是三國名將出名其後代很難有能與自己爭鋒之人,比如關羽和張飛的後代,雖然也是出名的武將,但是與其父輩想必相差何其之多,今天來說三國兩位名聲不亞於其父負的名將.

其一孫策,孫策是破虜將軍孫堅長子、吳大帝孫權長兄。。《三國演義》稱其武勇猶如霸王項羽,綽號「小霸王」。孫策依靠傳國玉璽為質從袁術借三千兵和五百馬匹開始創業江東,每逢打仗,孫策必定身先士卒,親冒矢石,次次衝鋒在最前線。初平四年,二十一歲的孫策在周瑜、程普和黃蓋等人的支持下,從歷陽渡江,孫策輾轉作戰,戰無不勝,擊破劉繇,敗嚴白虎,會戰王朗,用五年時間,孫策迅速削平了大量割據勢力,佔有了吳郡、會稽郡、丹陽郡、廬江郡和豫章郡,基本上控制了揚州的廣大地區,為孫吳立國奠定了基礎。他不僅是當時幾大政治軍事集團中實力發展最快的一個,而且是魏、蜀、吳三國創業者中最年輕的一個,一向不曾仰慕於人的曹操都由心而發道:猘兒,謂難與爭鋒。

孫策為將,有智有勇,英姿勃發,其治軍嚴整,軍紀嚴明。但在征戰中由於年輕氣盛,難免出現處事不慎、好勇鬥狠的弱點,這為其結怨和遇刺種下了禍根。孫策在丹徒山中打獵。被許貢門客射中面頰,不久之後年僅二十六歲的孫策因為傷情太重就去世了,其弟孫權繼承王位,如果孫策沒有早死,三國歷史或許會出現不同的軌道方面發展。

其二:文鴦,文鴦是文欽之子,說起三國之中的猛將,大家都會想起三國早期的關張趙馬黃,皆為萬人敵。而在後期,似乎很少再出那種萬人敵的猛將了。但其實,在後三國時代,文鴦堪稱後三國時期唯一的萬人敵,18歲那年,他他獨自沖入陣中,毫髮無損,於萬軍之中取無數人頭,殺了個七進七出。威震淮南。小說趙雲的七進七出是演義小說里的誇張,而文鴦卻是真正的萬夫不當,而他的對手就是敢廢立皇帝的司馬師,司馬師經此一役,心力交瘁,最終因眼睛傷勢過重而逝世。後事有附會者說司馬師是被文鴦嚇死的。

他十九歲那年,隨父親參加了淮南三叛。這一次,他的對手換了,換成了那個敢殺皇帝、想篡位謀逆的司馬昭。他的盟軍,則是那個曾經與自己為敵的諸葛誕。本來,他們能贏的,靠著東吳的支援,他們所向披靡。但在一次爭執中,諸葛誕將文鴦的父親殺害,軍心渙散。於是,他帶著弟弟文虎,冒著生命危險,投靠了司馬昭,那個曾經的敵人,最後大敗叛軍,他也官運亨通。三十九歲那年。禿髮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在河西舉兵反晉,先後擊殺胡烈、蘇愉、牽弘、楊欣等封疆大吏,晉武帝司馬炎為此寢食難安,文鴦臨危受命,都督涼、秦、雍州三州軍力大破禿髮樹機能,胡人部落有二十萬人歸降,名聞天下。

可惜五十五歲因為皇后賈南風發動政變之中。東安王司馬繇是諸葛誕的外孫,因為三十六年前的投靠了司馬昭最後導致諸葛誕敗亡而被屠滅三族。竟在政變後,誣告文鴦謀反,文鴦因而遇害,並遭夷滅三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旅行者 的精彩文章:

神鵰之中楊過和郭靖究竟誰更強一點,誰才是天下第一?
諸葛亮有一個問題比張飛失去徐州,關羽失去荊州對劉備影響還大

TAG:漫旅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