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秦帝國:70萬人挖了40年,秦始皇陵有多豪華,至今無人敢挖掘

大秦帝國:70萬人挖了40年,秦始皇陵有多豪華,至今無人敢挖掘

原標題:大秦帝國:70萬人挖了40年,秦始皇陵有多豪華,至今無人敢挖掘


在中國的墓葬文化里,一直有著事死如生的觀念。所以從古至今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喜歡往墓葬里放置大量的隨葬品。作為皇帝,更是極力經營自己的墳墓,搜刮天下珍寶放置在裡面。比如唐太宗,他因為把《蘭亭集序》帶進了昭陵,引得無數文人雅士唏噓不已,所謂「繭紙藏昭陵,千載不復見」。而今天我們要將講的這位,唐太宗可比不得。


在今天的陝西西安的臨潼驪山腳下,坐落著著名的秦始皇陵。但凡有點功績的皇帝就喜歡給自己搞一個恢宏無比的陵墓,埃及的金字塔就是這樣來的,秦始皇更不例外,他在即位之初就著手為自己修建陵墓,據說動用了七十萬民夫,直至自己去世都沒能完成這一浩大工程。包括秦二世在位時期在內,前後共三十九年,這項浩大工程才因政治原因不得不匆忙收尾。


《史記》這樣記載秦始皇陵: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可見。秦始皇在修建自己陵墓時所耗費的人力物力之巨,而其陵墓又是有多豪華。這裡講幾個細節來讓大家了解一下這項工程為啥修了這麼久,到底有多講究。秦始皇陵的用土量是十分巨大的,但不是說直接挖來黃土就用,而是要先在鍋里干炒一遍,目的在於殺死土壤里的蟲卵,不至於讓這些蟲子破壞皇陵。在修建的時候,不用水來活泥,而是用糯米汁,再反覆夯打,使其堅硬如同青石。故宮在修建的時候也是用糯米汁做粘合劑。修建好的土牆要在二十步開外用弓弩射擊,以箭矢不能扎住牆壁為要求,如果扎住,整堵牆都要推倒重做。

這樣的工程標準,難怪這是一項需要秦始皇窮盡一生去做的工程。而這項工程所需的木料、石料、丹砂、水銀等材料,除了就近採用外,還需大量從巴蜀運送而來,耗費之巨不可想像。巴蜀名商寡婦清就是因為向秦始皇陵工程提供了大量的水銀丹砂而受到秦始皇的重視並獲得皇帝封賞。



秦始皇陵封藏了這麼多珍寶,那一定是很多人覬覦的對象了,尤其是在秦朝滅亡後。傳說項羽進咸陽後,動用三十萬盜掘皇陵,整整耗費三個月時間才把皇陵搬空了,然後又一把火燒了皇陵。現在我們看到的兵馬俑之所以在挖掘出來的時候是破碎的,就是因為兵馬俑是使用真正的兵器作為陪葬品入坑的。因秦始皇收繳並銷毀了天下兵器,缺少武器的叛軍拿走了兵器並打碎了兵馬俑,一把火燒了陪葬坑,導致木質支柱毀壞,建築坍塌,俑坑也就毀了。


《史記》還記載在漢末的時候,一個牧童因走丟了一隻羊而誤入秦始皇陵,結果失火燒了秦始皇的棺槨。這個故事可信度不高,因為秦始皇陵除了遍布機關之外,還有大量水銀封存。水銀作為一種劇毒物質,一旦揮發,即使只是吸入了0.1毫克的水銀蒸汽也會必死無疑。而現代勘探技術證實了秦始皇陵地區仍然汞含量超標,就表明地宮的水銀依然存在,這就說明地宮依舊完好,沒有被盜。


既然沒有失竊,網友們就對秦始皇陵地宮充滿了好奇。而大量的影視作品也做出了很多假想,最著名的莫過於《神話》系列。大家都想看看秦始皇陵到底啥樣,裡面到底有啥?但官方一直沒有開掘秦始皇陵的想法,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不僅是秦始皇陵,中國官方明確表示,不會主動發掘任何一座皇陵。中國曾經做過一次發掘嘗試,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主動開掘古代皇陵。那就是明朝萬曆皇帝的定陵,但開掘經驗表明,以目前的技術無法保護那些珍貴的文物,明定陵開掘的失敗使得官方就此終止了主動開掘皇陵的行動。



明朝的文物尚且無法保護,更何況兩千多年前的秦朝。而且秦始皇陵面積巨大,僅是封土堆就有160000平方米之大。要知道,兵馬俑在發現以來已經歷經近四十年挖掘,但這項工作距離最終完結還沒有確切日期。兵馬俑坑只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尚且如此耗費人力物力,更何況真正的地宮。

發掘難度和技術限制是一方面,還有後期對於皇陵的經濟價值的發掘也是難題,國家財政不會專門撥一筆錢來干這個,社會投資又是講效益的。再加上地宮內的機關和水銀。雖然時間久遠,機關可能已經壞掉,但水銀卻是一個現實的威脅,汞泄露不會是一個小事情。這些都註定了秦始皇陵的發掘遙遙無期,但也許這也不失是好事,保持一個神秘感總比看見真相失望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雲覆史 的精彩文章:

最難征服的車臣,是如何被徹底治服的?「普氏三板斧」是關鍵
樓蘭不足2萬人,為何中國古人苦大仇深,常說破樓蘭、斬樓蘭?

TAG:古雲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