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難怪古代將軍謀反,士兵也會跟著叛變,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另有玄機

難怪古代將軍謀反,士兵也會跟著叛變,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另有玄機

原標題:難怪古代將軍謀反,士兵也會跟著叛變,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另有玄機


難怪古代將軍們謀反,士兵也會跟著叛變,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另有玄機


眾所周知,「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是孫武在自己的經典著作《孫子兵法》中為後世提煉出來的「精華」。不過,這也從片面強調了軍隊對一個國家、民族的重要性,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有資格作為三軍統帥的一般都是皇帝。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歲月的變遷,皇帝統領軍隊的大權逐漸被大將軍所取代。也就引申出來了一個千古謎題,為什麼古代的這些大將軍們謀反,手下的士兵也會統統跟著叛變呢?


為此,小編翻閱了大量史書資料之後驚奇的發現,其實,那些跟隨將軍們叛變的士兵,並非僅僅是因為迫不得已,而是其中另有玄機,大致可以歸結為4個原因。


第一:法不責眾


我們以三國時期梟雄劉表帳下的蔡瑁、張允為例,公元208年,曹操傾國中之兵80萬浩浩蕩蕩南下,大有一舉蕩平東吳統一中國之心。此時僅僅擁有數千兵馬的劉備卻依舊沒有被曹操的淫威所屈服,選擇殊死一搏、頑強抵抗。


然而作為當時荊州的實際統帥的蔡瑁、張允卻選擇了投降,此時的荊州擁有騎兵5萬,步兵15萬,水軍28萬餘人,總兵力多達50萬。然而並未進行任何的抵抗就投降了曹操,究其原因就是這些士兵們都明白「法不責眾」這個道理,後來的事實也說明了曹操只是砍了「蔡瑁、張允」的人頭,對這些頭像過來的士兵並沒有任何處罰。



第二:令行禁止

《荀子·漢兵》中有言:「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這是一條永不過時的軍規,其主旨含義表達的就是一種「令行禁止」。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服從」,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永遠不要質疑上級領導的指示和命令。


所以,一旦上級領導下大了某種作戰指示和命令,下面的士兵就會執行,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還是「萬丈深淵」都必須往前沖,如果有人膽敢反抗或者畏縮不前者,極有可能就會被軍法從事,推上斷頭台。



第三:愚兵之術


在《論語·泰伯篇》記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言外之意就是一種「愚民之術」,這種思想同樣適用於帶兵。古代的將領帶兵打仗,作戰計劃都是最高的「軍事機密」,都不會輕易泄露,普通兵丁不可能知曉一些事情。

所以,像這種造反大逆不道的事情,將軍們在叛變之前早就想好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借口,例如明成祖朱棣的「清君側、誅亂臣」。士兵們原本就很迷惑,再被這些鼓吹之後就會失去自我,非常容易被綁在將軍造反的「戰車」之上,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第四:機會成本


司馬遷在自己的《史記》中開篇寫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意思就是很簡單,每個人存活於世就是為了功名利祿而勞苦奔波,那些經常在刀口上舔血的士兵自然更不例外。

原本自己的地位就十分低下,如果跟隨將軍們反叛成功,就有可能成為新朝的「開國元勛」,最不濟也是個有功之臣。所以有些士兵就是抱著這種投機取巧的「機會成本」心裡,才心甘情願的跟隨將軍們一起造反。


不過,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裡或許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在裡面,不知道在大家看來,還有沒有什麼比較重要的原因呢?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穿越歷史的迷霧 的精彩文章:

生死簿被孫悟空焚毀了,為何猴子還會死?菩提祖師曾一語道破謎題
元始天尊破萬仙陣和誅仙陣,為何拉上接引和准提?因為沒有其他幫手

TAG:穿越歷史的迷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