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帖把篆籀筆法發揮到了極致!

此帖把篆籀筆法發揮到了極致!

穿透的線條——解讀顏真卿《爭座位帖》

文/賴智豪

顏真卿的書法是繼王羲之之後又一座高峰。

唐朝從開國的「貞觀之治」到盛唐「開元盛世」的繁榮與穩定,社會生產力得到迅猛發展,思想、文化、藝術有著較寬鬆的環境。更吸引各地域與各國來朝,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儒、道、釋三家思想文化竟相齊放。同時在統治者自上而下對書法藝術的倡導。整個社會充滿自豪自信,這樣所產生出來的文化藝術自然煥發出雄強博大的「盛唐氣象」。到了唐玄宗時代,世人的審美開始從初唐時期瘦長形的書法漸漸喜歡飽滿形。這無疑是經濟、文化、政治的發展對作為交流工具的文字施加影響的結果。顏真卿就出生這一時代,他通過學習王羲之,初唐三大家(虞、歐、褚),甚至是金文北碑、魏晉殘紙、民間書法、張旭的書法等。初唐時期瘦長,精雕細琢的書風,過於狹隘,要想在書法中體現,剛毅、氣宇軒昂,重節義的大忠臣的本性,就必須創造屬於自己的風格。顏真卿感到只有胸懷寬廣,飽含誠實感的剛勁的書法才能表現自己的精神。於是,他排除側鋒取姸,以金文直筆為主,且對王羲之的運筆進行調整、誇張,從而產生宏大、渾厚、誠實、大氣磅礴的顏氏書風。

中國書法史上的另一個高峰

在筆法的源流中,平動筆法的篆書隨著實用性慢慢演變成為一種快捷實用的字體——隸書。用筆著重提按頓挫,遲速行留的內涵表現。在春秋晚期,《侯馬盟書》已屬草篆,筆畫間已呈現出某些簡單的連帶方式,除強化西周金文波磔式線條而行筆提按有序處「絞轉」的筆鋒運動形式開始出現。主要表現在筆鋒由正而側的簡單轉換。發展至魏晉時期,筆法日漸成熟,王羲之出生於這一時期,他將魏晉的筆法歸納總結:1、方筆藏頭護尾,2、澀勢,3、頓挫、遲速與絞轉。晉人之「意」、以「象」和「陰陽」(都源於「自然」)作為表現方式以筆法作為技術保證,由此達到「天然」性的境界。王羲之無疑成為書法史一座高峰。

中央美院教授邱振中先生將歷代的筆法總結為:平動、絞轉、按提。王羲之的最大貢獻是把絞轉筆法做到登峰造極的境界,而顏真卿在王羲之絞轉的基礎上回歸到平動筆法中,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篆籀筆意」的融入。而篆籀筆法的字體有一種天然的質樸美,正好彌補了二王書風在質樸方面的不足,為後人開啟了取法的另一種可能,局面為之一新。顏真卿的成就不僅在於他博大書風的形成,更在於他的創新精神!這正是後學者最需要的。

把顏氏作品按時間順序排列一下,可清楚地看到顏真卿通變古今筆法的歷程。他所書的《多寶塔》純學初唐書家,時隔一年之後,《東方朔畫贊》初具篆籀遺意,用筆內擫外拓兼施,寫《祭侄稿》時已不乏二王筆法,筆勢外拓。初步把古今筆法融通成一體是他與《蘭亭序》並稱為行書《雙壁》的《爭座位帖》。該作品基本脫盡初唐名家面貌,用筆以正鋒為主,筆力沉勁入紙,在二王體系的基礎上直取源頭之水——篆籀筆法。顏真卿正是這樣的「得其道」者。他憑藉對書法本質的透徹認識與渾厚動力,不為名家所囿。直探筆法來源,終於「集古今筆法而盡發之極書之變」成而為唐書「尚法」的典範。這也符合書體的變遷的原則和歷史發展的規律,歷史把他鑄就成這座藝術的高峰。(如圖)

顏真卿書法源流圖

《爭座位帖》技法闡釋

《爭座位帖》是廣德二年(764年)顏真卿寫給右僕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信稿,凡七十六行,近二千字,本應稱《給郭英乂之書》,但因為其內容為對郭英乂在百官集會時對坐次安排不當提出抗議,故一般稱其為《爭座位稿》或《爭座位帖》。米芾《寶章待訪錄》:「禿筆,字字意相連屬,飛動詭形異狀,得於意外也,世之顏行書第一書也」向來言語刻薄的米芾,對於顏真卿的行、草書卻讚不絕口。清阮元評道:「《爭座位帖》如鎔金出治隨地流走,元氣渾然,不復以姿媚為念者,其品乃高所以此帖為行書之極」。 作為稿書作者凝思於詞理,意不在字,但滿紙浩然之氣篆籀圓熟流與心,形著於跡,開闔宏肆,得之意外縱橫使轉,妙盡「錐畫沙」之神韻。顏真卿一方面成功地將篆隸和張旭草書的筆意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又吸取了民間書法中的優秀養分,如前涼《李拍之書》與顏行書有極為相似的淵源關係。籀篆筆意,筆劃中實,外拓的結體,緊密的章法是一種暗合。 從筆觸上講,直起直落,大氣渾成從而打破藏鋒與露鋒的界線,凌空而落,鋒芒自然藏於畫心。隨鋪隨絞,由於下筆較重,筆劃則安排字的四周形成鼓狀,一種外拓筆勢,字距緊密,章法上巧妙地運用字內空間變化,不使其平其正,大小疏密,縱橫開合的對比,更為誇張,行間產生一種互相相銜接,相避就的無行無列的章法形式。將一組組對立的關係揭示出來,通過表現利用對立雙方存在著互補關係,將分散的單字渾成一體,在這些關係中尤強調體勢,使每個字造型不穩,左右欹側,必須通過上下左右的字的相互配合才能建立平衡關係。這與西周早期金文的格局十分相似。整幅作品表現出一種渾然一體煙雨蒼茫的藝術效果。楷書、行書、草書揉合通篇的書法中,這種「古今雜形,異體同勢」的技法在《爭座位帖》中給以充分的表現。 《爭座位帖》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藝術成就歸根是把絞轉與平動、鋪毫(提按)筆法發揮到了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筆鋒隨絞隨鋪,節奏變換,點畫如蟲蝕木,古質樸茂而元氣磅礴,卓然為一大宗,開千年風氣。

滋潤後學的顏風

以《爭座位帖》為代表的顏風一出,給後學者在二王體系之外一種新的參照。在宋代得到空前的盛放,宋代四大家蘇,黃,米,蔡,都是顏真卿的追隨者,而明清名大家也均被顏真卿傾倒,直至現代。可見其影響力是無限的! 我們身處於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現在更多的是與西方文化經濟的相碰撞,西方文化傳統是科學化的傳統。故大到天體,小到粒子,西方人把宇宙已經分解得很細。中國文化卻注重模糊的感覺。他們把宇宙概括為一個「道」字,中國人對自然之所以生,之所以成,之所以變的「道」,從本質上總結宇宙自然生成、發展的規律。何以西方人那傲慢也不得不低頭去研究中國歷史文化。正因為中國幾千年來已總結出自然的規律。一種生命的穿透,一種文化哲學的思想。感受自然而不是直觀觀賞某一景物,而是通過這一自然現象去體現一種生命的存在。要是沒有陽光,空氣,土壤的滋潤,四季的變化,地域的差異,就不會有五彩繽紛的自然世界。中國人已經了解到天地萬物都是遵循著自然生態的發展,生生不息地循環從復著。 研究顏書,不能單從他的用筆技術層面上去學習,更重要的是了解他當時處於歷史的那一個位置,筆法轉變的那一過程,社會上他的地位、角色、他的思想。要明白顏書之所以成功,之所以影響後世的歷史原因,學習顏真卿書法,不但要學技法,更要養就中華民族的浩然之氣!顏書體現出一種儒家思想,盛唐氣象,正大光明的氣度!——這正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 現今我們的文化正從一個低谷慢慢向上攀升,給世人展示。我們要體味這一社會,領會這種精神,用作品努力去表現出來,這就有生命力了。《爭座位帖》就給了我們很好的例子。我就喜歡顏書有著耀眼的穿透力,但更喜歡他映射出來的人格魅力。

LOVE.謝雲逸

雲逸書院有益分享

發現書法的美好

全國地級首個《商家一點通》小程序落戶台州

墨池學院!Y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逸書院 的精彩文章:

怎麼取齋號?
魏碑精品—《太覺造像》,被認為是方筆標本

TAG:雲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