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潔工偶然撿到廢鐵,砸碎後20元售出,如今成國寶禁止赴外展出

清潔工偶然撿到廢鐵,砸碎後20元售出,如今成國寶禁止赴外展出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淵近期陸續為大家介紹了各地博物館中的國寶重器,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在感嘆古人智慧的同時,我們也為其發現過程的傳奇性而倍感驚訝。事實上,經歷最傳奇的文物還要屬浙江博物館珍藏的青銅甬鍾,面世之時先是被人砸碎,接著又以20元低價賣出,最後才被專家發現並修復。

浙江省東陽市

故事發生在2000年5月。一天,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的一條河邊,負責清掃城市河道的清潔工蔣大媽還是像往常一樣在河岸邊清理衛生,撿拾廢紙垃圾。畢竟做清潔工,一個月掙不了幾個錢,所以蔣大媽在打掃衛生的時候,看到什麼破銅爛鐵、塑料瓶、舊報紙、廢紙殼之類的都會撿回家,這些東西雖然不值錢,但積攢多了也能換錢補貼家用。然而在這天,蔣大媽在清理乾涸河道的時候非但沒有撿到什麼雜物,反而被絆了一下,摔了一個跟頭,頭都摔破出了血。蔣大媽捂著頭爬起身,氣憤地踢了一腳絆她的那個東西,竟然踢不動。蔣大媽蹲下身仔細瞅了瞅,驚喜地發現,竟然是一個大鐵塊。

青銅器碎片

這下蔣大媽可高興壞了。當時鐵塊回收的價格是8毛一斤,看起來足足有十幾斤,賣了可是一筆小財了。蔣大媽也顧不上額頭的傷口,開始找工具敲那坨鐵塊。沒想到鐵塊中間竟然是空的,裡面全是泥,於是蔣大媽靈機一動,用鎚子把它砸成十餘塊,開心地抱回家了。第二天,蔣大媽找到收廢品的人,想要把這些鐵片賣了。結果收廢品的大爺看了看鐵片說:「大妹子,你這些個不是鐵,是銅啊。我倒是也能收,但你看這上面還有好些字,不是咱現在的字,看著像是些古物,你還是找個明白人問問吧,別糟蹋了。」

文物商店內景

蔣大媽一聽可能是文物,心裡更高興了,她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還是知道文物是很值錢的。她於是趕緊背著鐵片去了東陽市裡的一家古董店,老闆一看她拿出來那些東西,起初沒當回事,然而將表面的泥土清洗之後再一看,老闆大驚失色。當得知這些碎片是蔣大媽砸碎的,老闆眼裡滿是惋惜之色。他於是聯繫了東陽市的文物部門,同時又給了蔣大媽20塊錢,說自己收了。蔣大媽一聽就不樂意了,既然都是文物了,怎麼可能就值20塊?老闆苦笑這說:「大媽,這東西是值錢,但是叫你這麼一砸,全給毀了。一會兒國家工作人員就來,要是追究你毀壞國寶,那麻煩可就大了。」

修復後的青銅甬鍾

蔣大媽一聽,也不再講價,拿著20元馬上就走了。後來經過文物管理部門的檢測研究,發現這些銅片是距今3000年的春秋時期的樂器「甬鍾」,是當地首次發現的春秋時期青銅樂器。為此,浙江省文物部門非常重視,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文物進行修復,經過半個多月的時間,才徹底將這16塊銅片修補到了一起,一件完整的春秋樂器——甬鍾,歷經波折後終於呈現在世人面前。

浙江省博物館外景

如今,這件青銅甬鍾已被妥善陳列在浙江省博物館,是我國禁止其對外展出的珍貴文物之一,其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文物價值都無法用金錢衡量。說起來,我國歷史悠久,曾有無數珍品流傳下來,但是這些文物有的在戰爭中被毀壞,有的流失海外至今不能回歸。更有許多被當成普通物品湮沒在滾滾紅塵之中,這件春秋樂器「甬鍾」雖然曾被人為砸爛,相比而言卻也算是個「幸運兒」了。

參考文獻:

《國寶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史上第一家央行,慈禧太后親自批准組建,如今已做到世界知名
這兩國堪稱歐洲最懶,一個人均收入為我國7倍,一個已經徹底破產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