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木屐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木屐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

這等酣暢淋漓的自在,詩仙李白在攀登天姥山時好一番感嘆。才情加上愜意,讓李白流傳下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供後人暢想。

李白

自在的心情,離不了滿意的登山鞋——謝公屐,便因它的方便被李白鄭重地展示出來。

喜愛遊山玩水,大概是古時詩人的喜好。謝公屐改造於木屐,據說改造人便是魏晉南北朝傑出詩人謝靈運。

出身望族、才華橫溢的謝靈運,酷愛旅行,喜好作山水詩。改造木屐,對謝靈運來說是必然的事情。

謝靈運

說到木屐,它是我國古代一種極為平常的鞋。據《急就篇》中「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所以踐泥」可知,木屐以木為原材料,下有兩齒起支撐鞋身的作用。那齒可不簡單,有防滑、防跌的作用,讓人穿上它行走安全。

按《建康古今記》記載,中國古時禮儀應「上朝著履,赴宴穿屨,一般出門行路穿屐。」可是讓人們出門行路穿戴的木屐,有它的不便之處。否則,謝靈運也不用改造它了。

謝靈運如何改造木屐呢?從這句記載可看到:「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岩嶂數十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後齒」。看來,改造後的謝公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後齒」,真是比未改造時方便多了。

古代畫作中穿木屐的人

謝公屐設計巧妙,拆卸方便,使之廣受人們歡迎。受它魅力吸引,人們將之沿襲至後世。在唐代,謝公屐便吸引住詩仙李白並留詩為證。

然而,對木屐進行改造,並非只有謝靈運。探尋木屐的過去,在謝公屐之前已出現有關改造木屐的記載。

屐最初有男女之分,為「婦人頭圓,男子頭方,圓者順之義,所以別男女也」。但到西晉太康初年,木屐發生了形制上的變化。「婦人屐乃頭方,與男無別」。高齒屐出現,屐底的齒變得高度與寬度兼而有之。

此時,木屐形制的變化,涉及美觀實用和木屐主人的身份。有趣的是,木屐那平常的形制變化,也惹來當時政局權謀的揣測。如「賈后專妒之徵」,便由女性屐板從圓變方惹來。

木屐行走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更是風生水起,成為風靡各地的時尚之物。平常木屐的逆襲傳奇,得歸功於名士們的喜愛與宣傳。

木屐識性格,木屐識身份。風度翩翩的名士們,腳蹬木屐,身著寬衣,或瀟洒過市,或跋涉山野。這場景引得當時社會各階層的人士競相效仿,成為社會風尚。一雙木屐,便伴隨著它們的主人蹬出多樣人生。

那木屐,幾乎與人們如影隨形。輕便實用的木屐,被當時的人們不分春夏秋冬地穿在腳上,實在是令人好奇。夏季常穿木屐還說得過去,可寒冷的冬季也常穿木屐就太讓人意外了。也許會說,會不會當時的人們窮困買不起鞋呢?不是這麼回事兒。當時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對木屐趨之若鶩,不分季節地穿戴。

不得不感嘆,名士這偶像般的影響力。他們發起穿木屐之風,影響各階層自上而下地效仿、喜愛。漸漸地,人們甚至將木屐視為「風流」的縮影。

其實,喜愛四季穿木屐的名士,並非只追求風度,這多與當時名士的服藥之癖有關。好服藥的名士,尤其喜愛一種名為「五石散」的葯。這種葯,據說由「石鐘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配製而成。服用「五石散」後,全身發燒,需要經歷散發過程。

散發過程,導致名士們得穿寬衣寬褲、棄鞋穿屐。否則,極易使皮膚擦傷。名士們相信,服用「五石散」可以讓自己強身健體,還能抒發心緒。這種推崇,讓那本身具有一定副作用的「五石散」價格昂貴。不只如此,服藥後還只能用「行散」放鬆發散。

所謂「行散」,即走路發散。這也是服用「五石散」後唯一的發散方式。名士們認為,如服藥後不經「行散」,服藥的效果只會有弊無利。那木屐啊,自然是名士「行散」的重要夥伴。

一言:《歷史的風尚·魏晉南北朝》

編輯:浙江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所研究生 蕭宸軒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中國史 的精彩文章:

雲做參照:看看國產大飛機的雄姿 珠海航展精美組圖

TAG:影像中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