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天道無私 勤者優勝

天道無私 勤者優勝

導讀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份才。」天道是公平的,大自然是無私的,沒有人是天生的贏家,幸運總會眷顧勤奮上進的人。

正如《周易》中所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懈怠的人終將錯失機遇、一事無成,謙和上進的君子雖然也會遇到抑鬱頓挫,終將厚積薄發、脫穎而出。

在中國歷代王朝中,壽命最永久的是周朝,大概有年之久。其實,周之所以從一個偏處西垂的小邦,成為風光無限的華夏共主和延續時間最長的王朝,靠的正是一個「勤」字。

周文王為國事操勞,經常忘記吃飯,最終凝聚了諸多賢才,政治由此清明,姬家天下由此奠基;武王伐紂之後沒多久就去世了,繼位的成王還是個兒童,在風雨飄搖的時刻,周公承擔起責任。

「服天子之冕,南面而朝群臣,發號施令,常稱王命。」周公為禮賢下士、招攬人才而「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經過周公的七年輔政,三監和東方的叛亂已經平定,分邦建國和制禮作樂已經完成。

周公目睹成王日漸成長,擔心他在安逸的環境中有所放縱,從而荒廢文、武之業,就作了《無逸》告誡成王,提前打打預防針。

周公以此勸導成王,「無淫於觀、於逸、於游、于田」,就是要汲取商紂王喪失天下的教訓,不要老去琢磨找找樂子、貪圖享樂、馳騁畋獵,不要改變先王勤儉節約的作風,勤勞謹慎才能光大文王、武王的光輝業績。

不僅周代如此,歷代有作為的君主大多勵精圖治。清代帝王以「勤政愛民」自勉,清代皇帝如康熙很早就上朝,執政六十年讀書學習也從不懈怠,並時時以「清慎勤」要求臣工,康雍干盛世由此成就。

實際上,中國歷史上也曾有低谷。但在低谷時期,仍然有民族的脊樑沒有喪失自信力和奮鬥的勇氣,所以中國才能不斷復興。

這種文化自尊和民族自信,來自於中國的語言文字、典章制度、人物事迹以及民族基因中那種由堅韌和勤奮所帶來的不朽力量和創造偉力

從小教科書上就向我們傳達,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顯然,華夏的民族性首先是勤勞,勤勞是我們民族五千年來在世界東方屹立不倒、生生不息的一個基因密碼。

但近些年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年輕人喪失了勤奮上進的好風格,有些人剛一踏入職場,就不耐煩劇,對工作沒有耐心,容不得別人的批評和建議,一言不合就辭職。

這其實也是喪失了勤奮精神的一個表現。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擇善而固執之」,選定目標,堅持下去,運氣不會太差,結果總不會太差。《周易·乾卦》的六爻也分別從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論述了天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剛健,運轉不息,這是自然的規律;君子也應該遵循這一自然規律,自強不息,奮鬥不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菜根譚》:靜坐觀心 真妄畢現
林紓:做人須得一個勇字 又須得一個忍字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