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竟使毛的兒子感激涕零,卻為大明朝疏忽一禍害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竟使毛的兒子感激涕零,卻為大明朝疏忽一禍害

向敬之

書生報國的袁崇煥,成功斬殺了能征慣戰的毛文龍。

然而,袁崇煥不想解散毛文龍這支部隊,畢竟是這支部隊的存在和對後金軍的有效牽制,成就了他在寧遠大戰、寧錦大戰中,擊潰後金政權前後兩任一號首長,而獲得大明王朝最高領導人的簡任崇隆。

袁崇煥以薊遼督師兼兵部尚書的名義,發號施令,將原屬毛文龍的二萬八千人,分為四協,任用毛文龍的兒子毛承祚、副將陳繼盛、參將徐敷奏、游擊劉光祚為首領。

袁崇煥善待毛文龍的兒子,繼續重用他這個副將,意思很明確,他只是代行皇帝旨意,殺了驕縱枉法的毛文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是封建帝制時代君為臣綱的鐵血定律。袁崇煥善待毛承祚,就是安撫毛舊部。毛承祚也會因為朝廷只殺一人,不禍及一門,而感激朝廷的皇恩浩蕩。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竟使毛的兒子感激涕零,卻為大明朝疏忽一禍害

袁崇煥劇照

但是,他也要防患毛承祚的為父復仇,擁兵割據。於是,他在安排四協負責人時,將毛承祚排名第一,卻安排位列其次的陳繼盛代替總兵。

這是袁崇煥的用心良苦。

但是,此事並未平息。

繼任總兵陳繼盛,是毛的副將,也是毛的親信,資歷老,威望高,還上疏為毛大帥鳴冤。

即便袁崇煥承諾,會請旨將其扶正。但是,老陳鳴冤,就是對袁崇煥執行的旨意不服。他並沒有因為代行軍權,而對袁大帥沒有懷疑。

這算是新形式合作。

袁崇煥卻忽視了鐵嶺礦工出身的參將孔有德。孔有德稱,他不足以同陳共事,於是率部出走,投奔登萊巡撫孫元化。

袁崇煥不改雙島建制的想法,被孔有德的不滿打破了。

他雖是大字不識的赳赳武夫,但「驍勇善斗,臨陣先登,為諸將冠」(《東江遺事·定南王傳》),深得毛文龍的喜歡。毛文龍收他為養孫,還賜名永詩。

袁崇煥殺毛,對於孔有德而言,算是一筆血仇。

毛文龍生前,小孔是人人敬畏的孫公子,如今老毛不在,袁崇煥給小孔換了新主人,自然不會被買賬。

小孔認為毛無罪,橫受屠戮,非常痛心。老袁不露聲色地扳倒了供其乘涼的大樹。孔有德感激干爺爺毛文龍的知遇之恩,銘感於心,就是後來成為清朝的藩王,只要談及關於毛文龍的往事,便是滿面戚容。

這是一段真感情!但是後話,在此不述。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竟使毛的兒子感激涕零,卻為大明朝疏忽一禍害

孔有德畫像

孔有德投靠的孫元化,是內地來的儒將,跟大科學家徐光啟學過西洋火器法,是一個開明人士。他撫登時,認為遼人可用,向崇禎極力推薦孔有德為步兵左營參將。

如此看來,孔有德也是有真本事的人,不但驕縱的毛文龍視作愛孫,就是謹慎的孫元化亦倚為心腹。

崇禎四年(後金天聰五年)八月,皇太極率兵攻大凌河,將總兵祖大壽圍於城內。督師大學士孫承宗親率大軍救援失敗,繼而召集各地組織有效兵力支援祖大壽,孫元化也奉命令孔有德以八百騎趕赴前線增援。

孔有德抵達吳橋時,由於沿線軍民不喜歡登萊的兵,政府不支持給養。部隊給養不足,又遇到初冬的一場大雪,溫飽無法解決,於是四處劫掠。孔有德處決了挑事者,但士兵嘩變仍在繼續。孔有德有心治軍,但知歸來也是罪責難逃。

毛文龍舊部參將李九成因奉命買馬,耗盡銀兩,擔心追責被誅,於是夥同其子李應元煽動孔有德,在吳橋發動叛亂。

吳橋兵變後,孔有德殺回山東半島,攻陷陵縣、臨邑、商河等多座城池,直逼登州。孫元化命副將張燾率遼兵守登州城外,與總兵官張可大兩路合擊。

張燾是孫的朋友,也與孔是舊識,他的兵卒臨陣倒戈,加入孔有德行列,大敗張可大部。登州中軍耿仲明、陳光福等與孔,也是舊交,裡應外合,攻破登州,俘獲孫元化。

孫元化對孔有德等曉以利害,明以大義。

袁崇煥已於崇禎三年八月被磔殺於市,孔有德的怨恨消解了許多。他請求招安。

孫元化通過山東巡撫余大成向朝廷求情,獲准帶罪招撫,但力主討伐的山東巡按王道純藏匿了招撫書。

孫元化再次說服孔有德要冷靜,放他回朝陳明真相。孫元化返京之際,王道純率兵襲擊叛軍,事態進一步惡化。孫元化、余大成等人被逮至京師鎮撫司,為政敵余應桂、李夢辰、路振飛所陷害。孫元化有口難辯,被崇禎以禍亂之首判處死罪。

當然,孔有德心中也有一個無法銷蝕的結,那就是崇禎帝把矯詔擅殺毛文龍,當做袁崇煥的一大罪狀,但是,並不對冤死的毛文龍平反。

明清之間史學家計六奇《明季北略》卷五《逮袁崇煥》:崇禎二年十二月,「上問殺毛文龍、致敵兵犯闕及射滿桂三事,崇煥不能對」,於是,崇禎下令將袁崇煥訊問下獄,第二年四月磔殺於市。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竟使毛的兒子感激涕零,卻為大明朝疏忽一禍害

《大明劫》余少群版崇禎帝

崇禎不給毛文龍平反,也就是說他不認為袁崇煥殺錯了毛文龍。毛文龍雖然抗擊後金兵有功,但在皮島割據,自成軍閥,每年向朝廷索要一百二十萬兩銀子,也讓崇禎帝感到了已成一根雞肋。毛文龍不死,他有與後金貿易,銷售違禁品的事實,同時又是防守後金進犯的有效兵力。毛文龍死了,袁崇煥與趙率教、祖大壽、何可綱等重新預算軍費,遼東四鎮確實能節省一百二十萬兩銀子。

袁崇煥因為「五載復遼」計劃的空洞,加之皇太極借道科爾沁偷襲京師發生「己巳之變」,讓崇禎帝感覺到他在背著自己與金謀和,加之袁崇煥的政敵、魏忠賢的餘黨進讒言,迫使崇禎帝不明真相地殺了袁崇煥。

不明真相的不僅是崇禎帝,就是計六奇也認為:袁「崇煥捏十二罪,矯制殺文龍,與秦檜以十二金牌,矯詔殺武穆,古今一轍」(《明季北略》卷五《鍾萬里解夢》)。

計六奇把毛文龍視作大忠臣,如同南宋被秦檜冤殺盡忠報國的岳飛。但是,在崇禎那裡,毛文龍被殺,只是他要殺袁崇煥的一個借口。

孔有德、耿仲明等發動吳橋兵變,與明王朝進行對抗,也是害怕皇恩不浩蕩,對其救援不利且遺禍一方而嚴厲追責。

於此,孔有德漸行漸遠,孫元化無力回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禮觀書 的精彩文章:

鄭成功內部亂象叢生,康熙仍雪藏施琅,遭到了李光地等再三促戰
吳三桂助力多爾袞一統,怎料乾隆將屬於其的桂冠,給了一對小人物

TAG:以禮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