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天上出現一顆彗星 為何大臣紛紛提醒皇帝別出門?

清朝天上出現一顆彗星 為何大臣紛紛提醒皇帝別出門?

在古時候,人們觀察自然氣候和天體運行的規律,當出現反常現象時,由於古人無法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解釋,這時候就往往會將其與社會或政治現象聯繫在一起。

比如,在夏天出現雪災,人們會認為民間可能發生了冤案;如果是某地發生了地動,皇帝也會反省自己,是否自己施政有什麼過失,所以上天降下災異示警。當然,有壞的預兆也有好的預兆,比如天空出現五星連珠,便一般被認為是好的兆頭。

這種天人感應的思想,在我國歷史上一直很有市場。在一開始,人們也許是單純地相信人的行為會被上天所感知,以此來警示朝廷施行仁政。但到後來,這種觀念漸漸有了轉變。

就拿五星連珠這件事來說,清朝的康熙皇帝曾向西洋傳教士湯若望學習近代天文知識,在他看來,所謂五星連珠也只是行星運行的一種特殊現象,跟人間的事根本扯不上關係。所以到後來,朝廷的統治者們雖然還在宣揚天人感應理論,但更多的是借題發揮,以達到自己的某些政治目的。

清朝天上出現一顆彗星 為何大臣紛紛提醒皇帝別出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這些天文現象中,有一種情況被認為是大凶之兆,那就是出現彗星。彗星因為其彗尾形似掃帚,所以也叫掃把星,古人認為掃把星一旦出現,就會帶來災難和厄運。

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五月,晚清的天空中就出現了一顆彗星,群臣也紛紛以此為由上疏言事。不過有趣的是,大臣們並不是勸同治皇帝要施行仁政來避免災禍,而是勸他不要出門。比如同治的師傅徐桐上了這麼一份奏摺:


「上月彗星出西北,經旬不減,……內階星為天皇之納陛、上衛等星所以藩衛紫宮太乙之座,是納陛所應在乘輿出入之地,今以彗星守之,則皇上之一出一入正不可不慎。而紫微藩衛為彗所掃,尤恐禁廷宿衛疏於備豫,致有意外之虞。」

這些讀書人說起話來,就是一套一套的。乍看之下,徐桐的論證還非常充分。因為這次彗星出現在天空西北,此處的納陛、上衛都是守衛紫微的星宿,對應紫禁城的門庭。如今彗星掃過紫微門庭,暗示皇城需要加強宮廷守衛,尤其是皇帝不要隨便外出,以免發生意外。

清朝天上出現一顆彗星 為何大臣紛紛提醒皇帝別出門?


除了徐桐之外,恭親王奕訢也給同治上了一道長長的奏摺,也提到了彗星出現一事。在恭親王奏摺的許多條建議中,也有一條,是提醒同治皇帝要嚴守宮禁:

「我朝列聖相承,自朝廷以及宮禁,事無巨細,皆有規制。……宮禁之中,尤為嚴肅,從未有閑雜工作人等,終年出入。凡此皆祖宗舊制,願皇上恪遵家法,以光先烈。」

如果說徐桐的奏摺寫得比較含蓄,那麼恭親王這位親叔叔對同治說的話,要更直白一些。恭親王說,大清立國以來,從來沒有閑雜人等可以任意出入宮禁,便是明示如今同治以重修圓明園為由,放任閑雜人等隨意出入一事甚為不妥,希望同治能對此現象進行整飭。

為什麼彗星出現,大家都把關注的重點放在皇城的宮禁上面,還建議同治不要隨便出門呢?其實這些奏摺都沒有說明白,而且也不能說明白,因為這涉及到了皇室的家醜。

清朝天上出現一顆彗星 為何大臣紛紛提醒皇帝別出門?


我們知道,同治是清朝最為短壽的皇帝,年僅19歲。官方記載的同治死因是得了天花之症,民間還有其他的說法。但不管同治的死因為何,這都與他生前喜愛「微服出巡」有關。

同治大婚後,因皇后不為慈禧太后所喜,經常其後宮之事。同治因為與慈禧賭氣,不再踏足後宮,而一人獨宿乾清宮。後來在身邊近臣和太監的誘導下,染上了冶遊的壞毛病,經常以巡視圓明園工程為由,偷跑到宮外尋花問柳。

對一個皇帝而言,整天出宮四處亂跑,實在不合體制。無奈同治年少氣盛,一直聽不進勸告,此次彗星出現,群臣也再次借題發揮,希望能以此警醒皇帝。但同治始終把這些忠言當作耳旁風,繼續放縱自己,結果因此染病而亡,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嘉慶為何禁止屬下給他送禮 送如意者還要重重處罰?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