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莫斯科門戶大開,希特勒卻視而不見,烏克蘭為何如此有吸引力

莫斯科門戶大開,希特勒卻視而不見,烏克蘭為何如此有吸引力

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在不到7周的時間裡,德軍中央集團軍一路高歌推進了440英里。

由於斯大林戰前制定戰略計劃失誤,將大量的主力部隊集中性地布防在邊境,德軍不斷通過分散式部隊對集中性的蘇軍部隊實行了圍殲戰,進而導致前期數場會戰蘇軍都慘重的代價。

當邊境上的防線被攻破之後,德軍一路高歌。

沿途的蘇軍部隊被擊潰的被擊潰,被全殲的被全殲。

等進入到7月中旬,德軍中央集團軍已經距離莫斯科不到220英里。古德里安和霍特見到了勝利的曙光,他們堅信此刻的德軍已經站在了勝利的邊緣。

此時的中央集團軍擁有著德軍投入到蘇德戰場中一半的坦克,蘇聯境內乾燥的氣候會持續到秋天。在前進的道路上已經沒有蘇軍主力部隊的攔截,並且斯大林所能夠調集的部隊只有後備武裝隊,戰鬥力極其堪憂。

天時、地利德軍此時都佔據著,德軍參謀部總指揮哈爾德也極其興奮。

他制定了一個計劃,準備將所有南方集團軍和北方集團軍中能夠調動的部隊通通調往中部的前線,配合中央集團軍強攻莫斯科。

如此以來人和也有了。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面對門戶大開的莫斯科,希特勒一道命令卻堵死了德軍參謀部勝利的希望。

在該年7月19日,希特勒先是先是給古德里安下命令,讓其將部隊調集至南方幫助倫德斯泰特集團軍進攻基輔,後又給霍特下命令讓其帶領部隊向北支援裡布集團軍進攻列寧格勒。

而在7月27日,當哈爾德問為什麼不進攻近在眼前的莫斯科時,希特勒面對德軍參謀部眾多將領的疑問的目光顯得無動於衷,並且堅定不移地宣布了他的目標。

第一目標為列寧格勒,第二目標為烏克蘭。

會議上所有的德軍高級將領看著希特勒固執態度臉上都寫滿了悲傷。

在古德里安的日記中他寫道:我無法想像這是多麼令人無法接受的決定,莫斯科就在我們的眼前,我們能夠取得勝利!

當然,後續德軍參謀部的指揮官依舊沒有放棄勸說希特勒將目光放在莫斯科,但希特勒依舊固執地認為他的決策才是正確的。

事件演變到這裡,德軍參謀部無法讓希特勒改變決定,那麼他們能夠做的就是快速執行希特勒的命令,對列寧格勒和烏克蘭地區展開進攻。

可事實上,身在東線戰場上的德軍將領們卻採取了消極的方式,通過慢行軍和搪塞希特勒的方式加入作戰。

德軍在列寧格勒強攻三天遭到了蘇軍的強烈反抗,同時古德里安率領的裝甲師也久久支援南方集團軍。

時間耗到了8月中旬,希特勒終於失去了耐心,他連續給古德里安和布勞希奇等前線指揮官發出了警告,並在警告信中言辭極為激烈。

該年8月22日,古德里安做了最後一次掙扎,通過哈爾德的安排,古德里安飛往拉斯騰堡與希特勒單獨會面,但在古德里安闡述了進攻莫斯科最佳的機會後,迎來的卻是希特勒的一通訓誡。

希特勒氣急敗壞地大罵:我完全想像不到,我的天才指揮官們對戰爭經濟一點也不了解。

是的,希特勒認為德軍急需要烏克蘭的原材料和糧食,同時佔領了克里米亞能夠防止蘇軍轟炸普洛耶什蒂的油田。

強攻莫斯科有沒有可能實現?當然有,但誰也無法保證莫斯科淪陷後蘇聯就會全面投降。按照希特勒的想法,用極為危險超長補給線的直推莫斯科的方式,明顯不如攻佔資源地來得划算。

但當決策者和執行者意見發生分歧時,中間所消耗的時間卻是致命的,當超過半個月的時間被浪費在進軍烏克蘭地區的途中時,列寧格勒的首攻挫敗讓希特勒不得不將希望全部放在了烏克蘭地區。

此後基輔一戰德軍雖然成功殲滅蘇軍部隊並俘虜了蘇軍戰俘66.5萬人,但此時已經進入到了蘇聯的雨季,蘇軍的「泥濘將軍」阻擋著德軍前進的線路。

而更為致命的是,當泥濘將軍被征服後,更為恐怖的冬季將軍也站在了德軍道路的前方。

參考資料:

1:《東線戰爭:希特勒的致命失誤》

2: 《二戰戰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二書 的精彩文章:

戰爭中的寒冷:芬蘭用9個陸軍師,暴打蘇軍30萬人
二戰德軍上色彩照:廢墟中絕望的士兵、希特勒雪地罕見照

TAG:不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