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專訪小馬智行樓天城:成立兩年估值 10 億美元,它如何成為無人駕駛的新貴?

專訪小馬智行樓天城:成立兩年估值 10 億美元,它如何成為無人駕駛的新貴?

一些無人車只聞其聲不見其影,這家初創型公司如何讓無人車走進千家萬戶?

眾所周知,汽車領域正在被顛覆。無人駕駛、共享汽車、電動汽車這類名詞早已屢見不鮮。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樓天城表示汽車行業正在由硬體定義的時代轉向軟體定義,其直接表現就包括:大型 OEM 和一級供應商的聯盟正在重新構建,與科技公司的合作越來越密切,同時進行科技轉型,科技企業滲入到傳統汽車行業中。

樓天城還認為在未來,汽車生產會從售賣汽車轉向售賣服務,與自動駕駛相關的增值服務將成為必爭之地,而分時租賃、共享打車等移動出行方式會在迎來一個黃金時期後逐漸被共享的無人駕駛共享車隊取代。

無人駕駛,已經被津津樂道了好幾年,從百度無人車到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一直話題不斷。儘管如此,這一藍海還是吸引著新玩家不斷入局,後來者小馬智行於 2016 年末成立,迄今接近兩年來,完成了兩輪融資,在今年7月份獲得了鍇明投資、斯道資本領投的 1.02 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了 10 億美元,是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馬」。

而小馬智行作為後來者,為何備受資本的關注?而小馬智行成立兩年來又達到了什麼樣的階段?

樓天城介紹說,實現高度自動駕駛,必然要經歷 demo、小範圍複雜場景 demo、技術可複製化、小規模運營車隊這四個階段,目前小馬智行正處於證明技術可複製化的階段。「我們現在需要證明無人車技術應用是可複製化的而不是標準化,很多東西我們還可以被不斷優化,當可複製被證明後,就可以小規模運營車隊,從而收集更多的數據來完善系統。」 樓天城說道。

小馬智行於 2016 年下半年成立,次年 3 月成立了北京研發中心,4 月份在矽谷誕生了第一輛自動駕駛樣車,隨後拿到了加州的路測牌照、完成了第一場全自動駕駛 demo。2017 年 10 月小馬智行與廣州政府簽定協議在當地展開自動駕駛技術落地,在真實公開道路上進行的路測,收集真實場景數據、進行反饋和系統優化。目前小馬智行已經拿到了北京政府頒發的 T3 級別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據悉,小馬智行是目前唯一拿到這一級別牌照的初創公司。

而小馬智行的無人車 pony.ai 又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大多數初創公司曾採用傳統機器人操作系統來作為自動駕駛系統開發和調試的框架。不是說這個系統做得不合理,只是它是基於機器人的作業系統,它的一些性能比如實時性差,應用到全自動駕駛這樣的對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領域,有傳輸的延遲或者丟包,這是完全不能接受。」 樓天城說道。

樓天城介紹,小馬智行從一開始就選擇自己寫一套完整的作業系統 PonyBrain ,有全面的可控性、並能支持個性化的優化,在實時性能、作業調度、數據傳輸和吞吐效率上有質的提升。在兩年內,經過多環境測試和數據積累、加上人工智慧的模型突破,PonyBrain 完成了一次次的整體優化,持續降低資源佔用,支持複雜的深度學習模型。

據介紹,小馬智行的無人車除軟體方面搭載 PonyBrain 之外,硬體方面對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感測器進行了一體化的適配,改變傳統的改裝方式。基於小馬智行的多感測器深度融合技術,PonyAlpha 車輛能夠根據不同的路況和駕駛場景智能地得到精準的感知數據,可感知範圍達到周圍兩百多米。

2018 年 9 月,小馬智行在參加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正式對外發布了第三代自動駕駛軟硬體集成式的系統配置 PonyAlpha ,開啟產品化無人車隊的路程。

另外,小馬智行還為車隊運營量身打造了系統支持平台,其中包括車輛控制中心。它能夠有效地配置出車需求、數量、以及每輛車的系統版本,並追蹤和檢測每輛車的上路狀況。同時為提升體驗,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車輛內部安裝了最新發布的人車交互界面 PonyHI ,希望乘客通過與 PonyHI 的互動提升對於自動駕駛車輛的信任感 。

「相比於工程師們所看的內容,PonyHI 是真正面對乘客的友好型界面。 乘客就座後,觸摸 PonyHI 界面上的對應按鍵可開啟自動駕駛。在行駛過程中,通過 PonyHI,可清晰地直白地看到自動駕駛車輛感知到的周邊世界是什麼樣的,以及它的行駛路徑、在多種路況條件下如何做出迅速、精準的反應。」    樓天城介紹道。

據了解,目前,小馬智行在中美兩地已經成功進行 24 小時全天候、白天黑夜全場景下、城區公開路段的全自動駕駛測試( L4 級自動駕駛)。除了每日上路測試以外,小馬智行還在今年春節前在廣州南沙向公眾開放了無人車試乘體驗,到現在已經接待了超過 4 千人次的乘客,自動駕駛運營面積超過了50平方公里。今年年底小馬智行還會在廣州南沙區部署一個有 20-50 輛無人車的車隊,為南沙公眾提供無人車隊的移動出行體驗。

無人駕駛相比於受人掌控仍有較多不確定因素,大眾除滿足好奇心之外,能否真正為其買單?對此,樓天城回答說:「諮詢公司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的消費者對於無人駕駛車輛的接受度遠高於日本、德國和美國這樣的傳統汽車強國,這也是中國有機會在無人駕駛領域彎道超車的有利條件之一。無人駕駛安全性的驗證需要通過里程和場景數的積累,我們和政府一樣,對無人駕駛安全性的要求有過之而無不及。「安全」是不能逾越的底線,也是我們從第一天就強調的「 safety first 」的原則。當無人駕駛的里程與場景累計達到一定量,有足夠的量級來證明自動駕駛相比於人來開車的安全性,政府也允許無人車量產的時候,公信力自然而然會越來越高。」

自動駕駛領域裡的競爭更多的是人才的競爭,放眼全球,尖端的人才也十分有限。樓天城介紹,小馬智行有半數以上的工程師在加入之前就有無人車的研發經驗,比如說:Waymo 現在是公認的自動駕駛領域的龍頭,而 8 月份剛剛入職了一位出自此公司的頂尖人才張一萌,之前她是 Waymo 的感知技術線的負責人之一。

從小規模的無人車隊到上百量無人車在路上跑,對系統的效率以及穩定性的要求是成指數增長的。小馬智行的解決方案是在一開始設計無人車系統時就預想未來的可拓展性,產品迭代每一步對代碼與系統運行效率擁有高要求,這也是小馬智行在開始便選擇自研系統的原因。對於未來,樓天城表示小馬智行一方面在擴大無人車隊的規模和路測範圍,到明年有數百輛無人車;另一方面在落實和車廠的合作量產。「早日讓自動駕駛這個技術走進千家萬戶,讓出行變得更加安全、便捷、高效,是我們的願景。」 樓天城說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點科技 的精彩文章:

又多一種全面屏,華為開孔式屏幕手機將於 12 月發布
印度共享出行公司 Bounce 收購 ofo 印度資產

TAG:動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