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俄邊境人民眼中的對方:中國人嫌俄生意夥伴太懶,再窮也不加班

中俄邊境人民眼中的對方:中國人嫌俄生意夥伴太懶,再窮也不加班

據英國《經濟學人》12月6日報道,一份來自中俄邊境地區的報告顯示,中俄雙方對世界的一些共同觀念,讓雙方的關係更為緊密。而雙方互相看待對方的一些看法也頗有意思。

中國曾建議將吉林省的吉圖琿客專延伸至海參崴,目前吉圖琿線路在琿春市(吉林省最東端)附近的緩衝區結束。該線路於2015年啟用。

中俄邊境人民眼中的對方:中國人嫌俄生意夥伴太懶,再窮也不加班

琿春市是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是一個單調乏味但友好的城市,人口不到23萬。

在琿春市,可以聽到普通的中國人和俄羅斯人如何談論彼此,他們甚至每天都在相遇。

商店和旅館裡掛有俄語的標識牌。城市的診所從來自西伯利亞的遊客那裡獲利(一位牙醫說,俄羅斯人的牙齒都「不太好」)。當地的海鮮進口商轉向了俄羅斯供應商,但仍存在著猜疑。

朗玉林,作為一位海鮮經銷商,指責俄羅斯官僚機構運送貨物需要5天的時間才能從300公里外的海參崴送達琿春。他抱怨道,更糟糕的是,無論俄羅斯的經濟受到怎樣的打擊,俄羅斯合伙人永遠不會工作到很晚或周末加班。

儘管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天然氣、木材和其他商品,但貿易額仍然不高。

提到增長緩慢的一部分原因,社科院的邢先生毫不猶豫地將中國這個自然資源匱乏、擁擠、競爭激烈的國家的人民的敬業與擁有豐富的土地、礦產資源的俄羅斯人民的緩慢生活節奏進行了對比。

他描述了中國農民在俄羅斯遠東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困惑情景。邢先生說,當中國農民停下來在田野里匆匆地吃午飯時,俄羅斯人圍著他們轉圈,盯著他們看,問:「你為什麼這麼努力勞動?」在西伯利亞農民看來,中國農民使用了過多的化肥等化學材料。

過去阻礙合作的一個因素是俄羅斯擔心大量中國移民會越過遠東地區,那裡僅生活著600萬俄羅斯人。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一些民族主義政客們反對中國公民免簽入境,並對中國男人娶俄羅斯妻子的事相當惱怒。

大約四年前,一項俄羅斯政府研究發現,僅有60萬中國人居住在俄羅斯,並且大部分居住在俄羅斯在歐洲的部分,而不是許多俄羅斯人通常認為的數百萬之巨,這緩解了人們的憂慮。

智庫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的亞歷山大·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說,俄羅斯精英們長期以來對中國抱有一些蔑視。他回憶說,在2009年金融危機之前,一位俄羅斯官員嘲笑中國所謂的現代性,稱其龐大的國內生產總值反映出「數百萬窮人將為一碗米而工作」。

不過,如今兩國關係還是非常牢固,儘管西方人仍然懷疑兩國是否能走得很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英鳥 的精彩文章:

澳洲男子搶劫襲警被捕後稱其開玩笑被釋放,法官:再給一次機會!
中國因對澳洲高質量產品需求量劇增,孕育了無數企業家和億萬富翁

TAG:英國英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