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現代輕裝步兵,除了步行之外還有什麼廉價好用的代步工具?

現代輕裝步兵,除了步行之外還有什麼廉價好用的代步工具?

原標題:現代輕裝步兵,除了步行之外還有什麼廉價好用的代步工具?


maijiwen假設有個窮國想搞一支輕步兵,但是因為沒錢買太多的汽車,導致步兵的負重很成問題那麼步兵除了肩扛手提,還有什麼代步工具能負擔一下裝備嗎,自行車和手推獨輪車可以嗎?


解放軍席捲亞洲連汽車都買不起也別想別的了自行車對路況要求可比汽車高


maijiwen山地自行車呢?


解放軍席捲亞洲載不動貨,而且貴。

hikarihikari騎自行車長途旅行的老外的見過,框架加固,能適應長途旅行和顛簸,並且可以負重幾十公斤,齒輪上帶類似ERS的東西,價格5000英鎊往上然而有這功夫折騰幹嘛不直接上越野摩托?


wanghrobin:一樣負重能力不在於路面好不好而在於坡度。人力發動機就算是推著上25%盤山路的坡也只能馱百來公斤。


神盾局政委自行車最大的問題是行軍隊列太長了,小股部隊機動還好。大部隊都靠自行車佔用道路就太嚴重了。


芬蘭大狒狒瑞士曾經有自行車部隊






煞破狼你這說的不就是二戰除了幾大工業國,一票參戰國的常態么,這類軍隊就是靠騾馬化來解決部分補給,然後就是極度依賴水運網路和鐵路線。


龍王破山劍

ANNAOJIAJIYE低配國產三蹦子,舒適版配皮卡車。一個班配一輛的話,比槍支彈藥開銷大不了多少。連這點錢都沒有,還是斬木為兵吧……


炮灰擲彈兵歐美日淘汰下來的舊皮卡比馬都便宜,各路游擊隊都能裝備得起


解放軍席捲亞洲皮卡大軍連中東都用得起,就別打自行車主意了,真的,時代進步了。



maijiwen用得上和普及是兩回事吧?


eumenes馬、騾子,這可是用了幾千年的交通工具。


frodor有車的話還叫步兵嗎


lzgadsl摩托化步兵說咱有輪子,機械化步兵說咱是履帶


寂靜側衛摩托車也算摩托化系列


k2sb看你在哪打,在中東二手豐田皮卡或者中國皮卡可比騾馬便宜,戰馬可是非常昂貴的。問題是就算是你用騾馬代步後勤也不能靠這玩意啊,還是要汽車。多少馬車拉貨才趕得上一輛中卡(考慮速度和人力)

liy41中東北非地區也是特殊情況,汽油比純凈水便宜……


lnsyjb抗美援越期間我們專門設計了一款載重型26自行車用於胡志明小道等地的運輸。


航空材料的山地車當然不便宜,鋼鐵材質的普通山地車沒多貴,甚至都可以不用變速器,強化一下載重能力也沒啥太難的,唯一額外需要的是在營連設置修理崗位攜帶幾套修車工具,隨隊機動。


至少在班這一級要配齊一套氣筒鉗子扳手螺絲刀補胎工具。大家都會基本保養簡易維修。


嗯貌似本貓當年在中學勞動課還學過一學期的修車,補胎上鏈子平圈換砂碗什麼的還能想起來。


爛路,自行車貌似騎不過去的話,只要步兵能過去,起碼還能推車過去湊合。至於體力消耗,總體上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負重問題有自行車承擔了。


以本人宅男通勤經驗來說。大雪天氣徒步兩小時後,休息半天才能緩過來。次日就可以騎車了,但是只要騎一小時時間。到單位休息半小時就足夠了。主要是換一套衣服。平時騎行只需要45分鐘。幾乎不用休息就可以工作。


如果背負十五公斤物資。徒步半小時就要投降了。


如果是騎自行車,十五公斤只是略累一點,如果重心控制的好,和空載差距不大。典型的就是20斤一袋的大米,夾在後貨架上隨便綁根繩子就回家了。


foobaz爛泥路推自行車,能累死你。

lnsyjb這種倒霉事遇到過一次就夠夠的了。原本走路就費勁,推個自行車的確更累。如果還載重,真是不如繞道。但是同一條道路,除了履帶式車輛,其他交通方式也都一樣過不去。


jianyu24:樓主有沒有看過《跨過蘇伊士運河》?埃及第一批過河的士兵因為要對抗以色列的裝甲和空中打擊,需要帶很多裝備,人力不逮。人家參謀長聰明啊,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我們要解決的更大的難題是:使步兵到達東岸後能夠守住橋頭陣地,抗擊敵方裝甲兵的進攻。但是,前面已經說過,我們的門橋要到H+5至H+7小時才能開始使用,橋樑則要再過兩小時才能架好。在H+12小時以前,我們的坦克和其他支援部隊不會大批到達對岸。(在H+18小時以前,後勤部隊與分隊不會與其原屬部隊會合。)


這實質上很象一次空降作戰:傘兵空投到敵後,奉命在向前推進的主力前來解圍之餘,只能靠能夠隨身攜帶的武器、彈藥、裝備和給養,堅守一、兩天的時間。只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在敵方發起反擊之前,傘兵通常可以指望利用突然性爭取到一段喘息時間,而我們的步兵幾乎從渡河行動的一開始,就要準備抗擊得到空中支援的敵方裝甲兵的衝擊。


裝備是現成的。我們可以給士兵配備用於擊退裝甲車輛的反坦克導彈,和用於對付低空飛機的薩姆-7輕便導彈。我們可以給他夠用二十四小時的彈藥、口糧和水。我們還可以給他配備反坦克地雷,用於加強由若干個散兵坑組成的防禦陣地,使之成為支撐點。可是,我們怎能指望他帶得動這麼多的武器裝備呢?


這的確是一個傷腦筋的問題。一名士兵攜帶的全部武器裝備不得超過六十至六十五磅,否則其戰鬥力就會顯著下降。我反覆默誦傘兵的一句歷史悠久的格言「多一點火力,少一點無用的花架子」,並在面前放上幾張空降旅的單兵裝備表,坐下來著手進行沒完沒了的計算重量的工作。


首先考慮生存的需要。為了堅持二十四小時,加上一點備用品,以防因遇到麻煩或者迷路而拖長時間,每個士兵將需要五磅口糧、四磅半水、一頂鋼盔、一個野戰背囊和簡單的被服,總重二十五磅。此外,還可以攜帶四十磅武器。


這對於標準步兵說來已經足夠了。他的步槍、三百發子彈和兩顆手榴彈重約三十五磅。但是,攜帶輕便支援武器的步兵怎麼樣呢?其武器裝備的清單令人望而生畏:反坦克導彈(俄國人給它定的代號是「馬洛特卡」式),薩姆-7導彈(代號「斯特雷拉」式),82毫米迫擊炮,我們自製的反坦克炮,82毫米和107毫米無坐力炮(B-10和B-11型),火箭筒,中型機槍,12.7毫米高射機槍,噴火器,等等。這些武器都很重。操作手們絕對帶不動這些武器和為抗擊反衝擊所需的最低限量的彈藥。


解決辦法是由編成突擊組的步兵們分攤負擔。(這聽上去很容易,但是如果要讓組內每個成員仍能執行自己的戰鬥任務,那就不容易了。)即使如此,我也沒有獲得成功。每個步兵師最後的裝備表擬妥後,單兵負荷仍為六十至七十五磅不等,有的甚至負荷更重。


此法不能令人滿意。不過,當我盤算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些改進措施倒可以做到。例如,我們的制式野戰背囊對於首批突擊部隊中的二千名軍官和三萬名士兵說來不適用。這種背囊太重,並且還有其他缺陷。而水壺卻又太小。我向武裝部隊軍需部長納瓦德·賽義德將軍提出了我們的需要。到一九七一年十二月,賽義德將軍己經設法向我提交了五萬個容量各為四點五品脫的水壺。改革背囊的工作則較難。不同的士兵擔負著各種不同的任務,此外還需要通過減輕重量使突擊組行動方便,這意味著會有幾十套不同的單兵裝具。理想的野戰背囊要能適應每套裝具,這是後勤上的一大難題。我們花費將近一年的時間進行了許多次野外試驗。最後,我在一九七二年七月十二日批准了五種步兵野戰背囊,削減了裝具數量,只剩下必不可少的裝具。當年十月以前,幹勁十足的賽義德將軍交付了五萬個背囊,足敷三萬二千名突擊步兵之需,而且還留有百分之五十的機動數。

我們一切都因陋就簡。例如,到一九七二年七月,我們的突擊步兵不僅裝備有供夜戰使用的紅外瞄準鏡和星光瞄準鏡,而且裝備有電焊工的護目鏡。在消耗戰中,敵人在坦克和卡車上安裝氙氣探照燈,使我們在敵後活動的襲擊隊頭暈目眩而無法活動。電焊工的護目鏡可以使探照燈歸於無效。第一波步兵還配備了簡單的繩梯(共一千四百四十付),以便從沙壘上懸掛下來,供下一波步兵攀登而上。


重量仍是一個問題。為減輕負荷,我們去掉了一些重要的裝備。輕便支援武器將只帶極少的彈藥——我估計只夠激戰一小時之用。突擊部隊將不配備地雷、探雷器和炸藥,測距儀和無線電(為西岸掩護炮火觀察彈著點和指示目標),以及在晝間和夜間指引支援部隊與突擊部隊會合的路標。我們要另想辦法:


敵人給了我辦法。一九七○年一月,我到紅海軍區就任司令官時,已經研究過敵人以往在該地區遂行的所有作戰行動。其中一次行動是在我抵達該地區的幾個月之前炮擊薩法賈港。這次行動使我大惑不解。於是,我就去檢查依然歷歷在目的彈坑。這些彈坑只能是120毫米迫擊炮射擊後造成的。因此,這是機載迫擊炮分隊實施的一次襲擊。我們知道120毫米迫擊炮的射程,再設想一下假如我是敵人的指揮官,我會選擇何處作為直升機著陸場,因而不難在地圖上標出兩個最可能的地點。我們驅車前往尋找著陸場,沒走多遠就發現了迫擊炮射擊陣地的蛛絲馬跡。在遺棄的物品中,有一輛粗製的四輪小車。


我當過特種部隊司令官,因此對這輛小車很感興趣。它結構簡單,精巧合用。我把它放到汽車上帶回司令部,召來技術主任,要他製作六輛這樣的小車。他看了一下小車,聲稱可以做得更好一點,只是車輪有問題,因為武裝部隊中沒有這麼小的車輪。他想起了維斯帕車輪——維斯帕是我國年輕人十分喜愛的小型摩托車。我給了他假期,讓他到坎圖——開羅出售舊車零件的市場——去搜羅一番。造好第一輛樣車後,我們進行了試驗,以便確定其最佳負荷與尺寸。然後,我們又製造了五輛。我們發現,使用這種小車,在兩、三英里的崎嶇路程上,兩個人最多可拖拽三百七十五磅的物資器材。


現在,作為正為裝備突擊部隊而操心的武裝部隊參謀長,我想起了這些小車。據我的日記記載,一九七一年七月二十一日,我召見了總司令部車輛部部長加麥爾·西德基將軍,給他看了一輛我們的紅海小車,然後說道:「我要一千輛這樣的小車。」幾天後,西德基又來了。車輪仍是一個問題。即使將坎圖市場上的車輪搜購一空,裝配起來的車輛也超不過一百輛。我們必須自製車輪,或者從義大利進口,這就需要六個月的時間。我表示同意。


到一九七二年一月,我有了一千輛小車。一九七二年十月,又有了一千輛。到一九七三年四月,一共擁有了三千輛。一九七三年十月,我們的步兵衝擊運河對岸的敵軍防線時,身後拖著二千五百四十輛小車,一共載有三百三十六噸作戰物資。若按每人除自身必需品外還能負重四十磅計算,那就要用二萬二千四百名非武裝人員——民夫——去搬運突擊部隊拖帶的物資。


petrus發個三輪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北朝 的精彩文章:

你家是否也曾炒過炒麵?全民動員支援抗美援朝舊照
二戰初期蘇聯軍隊真的因為兵員文化素質低,無法使用自動武器?

TAG:看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