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微軟在瀏覽器市場的競爭宣告失敗,關鍵還是我們太愛用 Chrome 了

微軟在瀏覽器市場的競爭宣告失敗,關鍵還是我們太愛用 Chrome 了

曾經,瀏覽器是微軟 Windows 系統的一個標誌,也是數億人首次接入互聯網的必需工具。

但現在,瀏覽器市場已不再是微軟主導的世界,它只能被迫放棄掉一個沒多少人願意用的架構。

12 月 7 日,微軟正式對外宣布,Windows 10 的默認瀏覽器 Edge 將會改用 Chromium 開源底層進行開發,取代掉原本微軟自己的 Edge HTML 和 Chakra JavaScript 引擎。

這個 Chromium 底層並不是什麼新東西,它就是目前 Google Chrome 瀏覽器正在使用的內核,你所熟悉的 360、搜狗或是 QQ 等國內第三方瀏覽器,叫法不同,大多也是靠這個內核驅動的。

當然,Chromium 現在並不屬於 Google,它只是一個開源項目,但作為曾經 Chrome 的市場競爭者之一,微軟瀏覽器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仍讓人感到意外。

這也意味著,微軟過去 3 年想要靠 Edge 重新奪回瀏覽器市場的嘗試,基本宣告失敗了。

我們希望讓更多用戶獲得最好的瀏覽器體驗,提高對 Web 標準的支持,並減少開發者們的工作量。

在 Windwos 博客的一篇文章中,微軟副總裁 Joe Belfiore 如此解釋道,強調本次改變更多還是為了用戶和開發者所考慮。

這則消息在前兩天已有傳聞。根據WindowsCentral的說法,微軟在內部設立了一個代號「Anaheim」項目,目的就是要打造一個基於 Chromium 的新瀏覽器。

現在來看,微軟依舊會保留 Edge 的命名,但內部架構基本會推倒重來。

按照微軟的計劃,我們會在 2019 年下半年看到這次重構的成果。經過本次調整,桌面端 Edge 瀏覽器將不再是附屬於 Windows 10 的一個應用,也將適用於更老的 Windows 7 或是 8.1 系統,甚至還會考慮跨平台登陸蘋果的 macOS。

如果真的如此,這將是微軟自 15 年前終止對 Mac 版 IE 瀏覽器支持後,第二次將自家瀏覽器搬上蘋果的桌面系統。

倘若在 15 年前,微軟肯定不會做出這種選擇。


自 IE 6 以後,微軟的瀏覽器就不再是最好用的那個了

使用過 Windows 系統朋友,應該都不會忘記桌面上那個「e」字母。

那是微軟 IE 瀏覽器的經典標誌,而 2001 年伴隨 Windwos XP 而生的 IE 6,則讓微軟瀏覽器度過了一段最輝煌的黃金時代。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這個藍色小圖標是那時候「上網」的唯一途徑。

但這種強勢也讓微軟逐漸忽視了對 IE 的更新維護,在往後長達 5 年的時間裡,微軟都沒有為 IE 瀏覽器進行過大改動,同時也忽視了對新 Web 通用標準的支持,並造成了一系列的安全隱患問題,這也為之後誕生的 Firefox 和 Chrome 創造了不少機會。

2003 年,第一版 Firefox 瀏覽器為用戶帶來了標籤頁設計,還有彈出式窗口攔截器,它被視為是當時 IE 的最有力競爭者。

而微軟在 2006 年發布的 IE 7 中才加入了標籤頁設計,但 Web 標準的缺失仍然讓它受到了業界的批評。

到了 2008 年,Google 正式推出了自家的 Chrome 瀏覽器,並主推 Web 標準和 HTML5 技術,這讓它逐漸超越微軟 IE,並獲得網站開發者們的支持。尤其是在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興起後,Chrome 對於多平台環境的良好兼容性,讓 IE 逐漸失去了自己的市場地位。


重新設計的 Edge 瀏覽器,沒能幫微軟奪回這個市場

2015 年,微軟在 Windows 10 系統中推出了名為 Edge 的新瀏覽器。客觀的說,對比以前的 IE,Edge 使用的 EdgeHTML 引擎確實在性能上提升了不少,也兼容不少插件。

但事實證明,用戶更看重的已經培養起來的使用習慣,而不是更多的擴展功能。除非微軟能拿出一個能在體驗好上數倍的瀏覽器工具,僅僅只是「省電和速度快一點」,很難重新贏回已經失去的用戶。

另一點原因也和微軟推行 Edge 的策略有關。為了推廣最新的 Windows 10 系統,微軟選擇將 Edge 瀏覽器和系統直接綁定在一起,意味著 Edge 的各種功能更新只能伴隨 Windows 系統升級來實現。

可現實情況是,並不是每一位 Windows 10 用戶都在使用最新版系統,尤其是那些注重版本穩定性的企業用戶,更不要說那些還停留在 Windows 7 或 8 系統的用戶。

這種死板的升級策略,導致 Edge 瀏覽器出現了嚴重的版本分化問題,而開發者則很難同時照顧到所有版本的用戶群,自然也不會考慮將 Edge 瀏覽器作為測試兼容性的工具。

最終,Edge 逐漸被邊緣化,淪為瀏覽器市場中的小眾軟體。根據 NetMarketShare 數據顯示,截至到 2018 年 10 月,全球瀏覽器市場有近 6 成左右的份額被 Google Chrome 所佔據,相當於每 10 個使用瀏覽器上網的用戶里,就有六七個人使用的是 Chrome。

相比之下,微軟的 Edge 僅有 4.28% 的份額,連已經停止功能更新的 IE 瀏覽器都比它的份額多。

還有一份數據來自美國的 Digital Analytics 統計項目。根據統計,在現有 Windows 10 用戶中,Edge 瀏覽器在 2017 第二季度還有 20.3% 的使用率,但到了 2018 年第一季度已經降到了 19.4%,而截止到今年 11 月,這個數字又降到了 17.1%。

也就是說,哪怕是 Windows 10 的安裝量在逐漸提升,但默認綁定的 Edge 瀏覽器的份額並沒有隨之上漲,反而是呈下降趨勢。

與此同時,Windows 10 系統中的 Google Chrome 瀏覽器使用比例則增長至 58.3%。或許,很多人在升級完 Windows 10 系統後,用 Edge 瀏覽器只會做一件事,那就是登陸 Google 官網,並下載 Chrome 瀏覽器。

所以自 Edge 推出到現在,微軟依舊沒有撼動 Chrome 在這個市場上的地位。嚴格點說,它的地位可能還不如已經被放棄的 IE。


擁抱開源內核意味著瀏覽器大戰的結束,也是微軟自我革新的一部分

Edge 的新版瀏覽器還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會上市,短期內應該不會對瀏覽器市場格局產生太大影響,但毫無疑問,微軟的此次選擇,將會進一步強化 Chromium 內核對當代瀏覽器工具的統治地位。

當然,這也和微軟過去一直在強調的雲計算服務有關。

如今的微軟,已經基本將重心都放在了雲計算上了,這也間接影響了微軟旗下各條產品線的更新策略,其中大部分更新都離不開「雲端」和「跨平台」。

比如在 Windows 上打通的 Cortana 和亞馬遜 Alexa 之間的語音服務,以及即將在 Xbox 平台上出現的 Project xCloud 雲平台服務,還有最近對Office 系列圖標的重繪,基本都是在強調剛才所說的兩個核心。

所以,如今 Edge 瀏覽器會選擇脫離和 Windows 10 的綁定,擁抱開源技術,自然也不奇怪了。考慮到如今微軟在瀏覽器市場並不再佔優勢,想要獲得更多企業用戶的支持,只能回歸到一個更主流的架構,並將服務擴展到更多平台。

另一方面,即使重構後的 Edge 瀏覽器無法幫微軟奪回瀏覽器市場,這對大部分 Windows 用戶而言仍然是一個好消息。這證明微軟願意迎合消費者和企業用戶的需求,選擇在所有的 Windows 系統中推行一個完全統一的瀏覽器工具。

而藉助開源社區,往後其它瀏覽器工具也能參考來自 Edge 的技術創新,最終推動整個瀏覽器市場的發展。

只能說,從絕對主導到「寄人籬下」,其中的轉變令人唏噓。逝者不可追,微軟還是選擇往前看一看。

有趣的是,到本文完稿前,Google 已經向The Verge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歡迎微軟加入 Chromium 社區,以及為這個開源項目所做的貢獻,同時也期待未來和微軟在網路技術標準上有更多合作。

但 Firefox 背後的支持者 Mozilla 卻表達了另一番態度:「這隻會進一步突顯 Mozilla 作為其獨立身份的重要性。」

在提交給VentureBeat的一份聲明中,它表示:「我們並不認為 Chrome 是目前用戶的唯一選擇,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推出 Firefox,並爭取實現一個真正的開放網路環境。」

題圖來源:Edg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瑞士酒店提供「社交媒體保姆」服務,幫你記錄完美假期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