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學同窗:「我和比爾·蓋茨是同學」

大學同窗:「我和比爾·蓋茨是同學」

傑克·唐納德是比爾·蓋茨的哈佛同學,此文是他對比爾大學時期的回憶。

大學同窗:「我和比爾·蓋茨是同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哈佛是誰的天堂

1973年6月,比爾·蓋茨從湖濱中學畢業了。雖然他在校期間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了電腦上,但蓋茨仍然以不錯的成績得到了畢業證書。他離開了這所給他機會,把他引向科技之路的湖濱中學。學校開明和前衛的教育思想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這裡初次接觸到了電腦科技,並且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軟體公司。蓋茨後來曾經感慨地說:「在全世界範圍內,似乎有整整一代像我們這樣的人,伴隨著各自喜愛的電腦玩具步入了成年階段。我們這種做法引起了一場革命,雖說這場革命基本上是靜悄悄地發生的。想到給我們機會的湖濱中學,我的內心就總有一種感激之情。」

1973年秋天,比爾·蓋茨遵從父親的願望,考進了哈佛大學。在此之前,比爾·蓋茨心裡對未來已經有了明確的把握。在中學畢業前,有一次,他和他的同學哈克斯打羽毛球,打完球後,兩個人去餐廳喝飲料,哈克斯問他畢業後準備去什麼地方、做什麼,比爾·蓋茨回答說他要上哈佛大學,然後又添上一句「我要在25歲時賺來我一輩子的頭一個100萬美元。」哈克斯聽完,笑得差一點把可樂噴出來。但後來的事實證明,比爾·蓋茨能如此口出狂言,並不是沒有根據,而是胸有成竹。但是比爾·蓋茨的父母從來不認為比爾·蓋茨對電腦的迷戀是一件認真的事情,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兒時的玩樂罷了。他們一直希望比爾·蓋茨繼承父業,最終做一名體面的律師。比爾·蓋茨進入哈佛,對他們來說,實在是最好不過,他們的一塊心病終於消除。這對父母希望大學生活能徹底改變他們兒子的做法,從此走上一條穩妥的人生道路。蓋茨當時也有過做律師的想法,雖然他最喜歡的學科是抽象數學和經濟學,同時,他還認為到了哈佛大學可以向許多比他更有才華的學生學習。

比爾·蓋茨在到了哈佛後,心仍然縈系在電腦上。所幸的是哈佛的教學比較靈活,他在讀本科的時候,除經濟、歷史、文學、心理學等必修課之外,還選修了數學、物理學和電腦等課程。學校並且允許學生同時攻讀研究生課程。就這樣,比爾·蓋茨入學不到一年,他又開始為他和保羅·艾倫的交通數據公司尋找業務,他的心裡一直有一個掙大錢的夢想,並且也深信電腦事業能夠給他足夠的回報。

大學同窗:「我和比爾·蓋茨是同學」

歷史好像和比爾·蓋茨商量好了一樣,1974年,一種專門為小型電腦使用的計算機語言BASIC語言開始被發明出來。這是一種規範和簡單的程序語言,雖然當時還有許多不盡完善之處,但它的簡便馬上吸引了比爾·蓋茨的眼光。早在1964年,約翰·凱曼尼和托馬斯·科茲就創製了BASIC語言。兩位教授在使用了當時已經頗為流行的FOR—TRAN語言和COBO語言之後,感到它們實在太難掌握,才編製了BASIC語言。他們說,這種語言尤其適合門外漢學習,它使人與機器能進行交流。使用這種語言,可以使程序編製工作容易掌握得多。雖然知道這種語言的優點,但由於市場上沒有能與之配套的計算機,兩位教授也就把這種語言忘到了一邊。

蓋茨早就認為電腦遲早要進入個人用戶領域,但繁瑣複雜的操作程序限制了這種發展,如今出現了這麼一種嶄新的語言,電腦應用的新曙光也就隨之顯現了。敏銳的比爾·蓋茨在激動興奮之餘,決心對這種語言再做改進,然後再將它推向市場。他在哈佛大學的中心電腦上工作,每天要做20小時。他的法律教授對這種行為大惑不解。校方發現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長期利用學校的電腦開發商用軟體,也表示不滿,因為這有違學校一直推崇的精神,雖然對此一般也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學校對蓋茨進行了嚴厲批評,還以開除相威脅。但是比爾·蓋茨提出了一個難以辯駁的理由,使校方無話可說。他聲言:「學校並沒有制訂具體的規則,說明應當如何使用學校的電腦。況且,既然教授可以使用學校圖書館著書立說,從而獲得稿費和版權,學生又為什麼不能利用學校的電腦從事商業性研究呢?」學校對此無言以答,只好做出一個正式規定:學生利用學校的電腦研製出商品,學校有權分享利潤。我們在今天看來,哈佛大學的這個決定可謂超前又超值。也只有在講究學術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哈佛,比爾·蓋茨才可能實現他的這個計劃。

大學同窗:「我和比爾·蓋茨是同學」

就在比爾·蓋茨開始改進BASIC語言的同時,負責硬體的保羅·艾倫也沒有閑著,他繼續研究當時市場上所有的計算機機型,從中挑選最有前景的機型。保羅·艾倫從小就喜歡電子技術,會安裝收音機,後來因為設計交通數據處理裝置,對積體電路也頗有了解和研究。但是,要製造電腦就非同小可了,那是比一台收音機複雜百倍千倍的裝置,而且投資額之大,也不是兩個身無分文的年輕人所能籌措的。保羅·艾倫後來說:「到最後,我們還是認為製造硬體風險太大,不是鬧著玩兒的。我倆的綜合實力不是在硬體上,我們要做的還是軟體。用比爾的話說,那是電腦的靈魂。」他們只好放棄製造電腦的打算而利用他們的優勢,從事軟體發展。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他們的這個決定正確無比,如果他們那時把精力都投在硬體製造上,他們的結局十有八九會是徹底失敗。

當時就已經頗有名氣的硬體製造商英特爾公司開發了一種8080晶元,對硬體一直關注的保羅·艾倫見到後大喜,馬上向蓋茨通報了這一情況。這種8080晶元體積很小,定價也只有400美元左右,但它卻在很小的面積上集成了2700多個電晶體,功能比上一代產品提高了10倍。此時,蓋茨的BASIC語言改進工作也已經取得了進展。經過他無數次改進和辛苦努力,這種語言已經達到了在當時看來相當可靠的水平:使用者一旦出錯,它就會產生提示,告訴錯誤出在什麼地方;另外,它不會像當時的許多軟體一樣,因為自身有錯而導致死機。我們今天比對「微軟操作系統」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蓋茨的這種編程思路其實還在。總之,比爾·蓋茨改寫的計算機語言從那時起曾獨領風騷達6年之久。

有了簡潔的人機語言,有了功能強大和不是那麼昂貴的處理晶元,一台可以被大眾接受和使用的「微型」計算機好像就要呼之欲出了。兩人討論了很長時間,被這個計劃久久激動著。雖然他們的腦海中還無法清晰地想像這台電腦,但美夢的一角確實已經悄悄地被拉開了。此時是1974年春天,比爾·蓋茨在哈佛讀大一,保羅·艾倫則在波士頓一家公司工作。

大學同窗:「我和比爾·蓋茨是同學」

果敢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一個人的重大機遇往往在不經意之間就降臨,但聰明人會敏銳地捕捉到它。我們都知道比爾·蓋茨在大學二年級突然退學,轉而全身心地投入電腦行業,最後終成偉大的事業。但在當時,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他的這一做法,所有人都覺得比爾·蓋茨是在遊戲生命,是拿自己的美好前途為賭注來進行一場賭博。

蓋茨在哈佛大學仍然延續了他在中學的那種學習方法,雖然不是太用功,但他的學習效率非常高。蓋茨在所有這些功課里,最喜歡的就是數學。他對法律以及其他學科實在沒有太大興趣,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可是每次考試成績也不算差。據說有一次考希臘文學時,他竟在考場酣然入睡。監考老師以為他是在潛心思考,可是見他過了半小時仍一動不動,才把他從夢中叫醒。他匆忙答卷,勉強把題目做完,但結果居然得了一個「乙」,搞得老師都驚奇不已。

在哈佛上二年級時,比爾·蓋茨繼續選修數學,這是他真正喜歡的課程之一,也是因為他要繼續學習計算機技術。上中學的時候,蓋茨就曾一度想將來做數學家,他在這方面顯示出了特殊的稟賦。但是在每次上數學課時,他的表現卻有些奇特。他坐在教室里,課桌上連一個筆記本也沒有,只用兩手抱住腦袋,樣子顯得十分厭倦。他看老師在黑板上證題,過了半小時左右,便舉手說:「老師,你這個地方不對,讓我來證明。」常常讓老師窘得下不了台。他覺得給老師挑毛病是一種樂趣,似乎並不需顧老師的面子。老師指定的練習題,他只做20%。他認為做那些一目了然的作業無異於浪費時間。

大學同窗:「我和比爾·蓋茨是同學」

蓋茨退學的決定應該說也受到了保羅·艾倫的影響。保羅·艾倫畢業後從華盛頓州來到波士頓工作。由於離得很近,他常常在晚上和周末到哈佛去看望比爾·蓋茨,和比爾·蓋茨熱烈討論創辦一家「真正的」電腦公司的計劃。兩個人在蓋茨的寢室里搜集資料,分析形勢,越來越確信電腦已經面臨一個進入千家萬戶的輝煌前景,它將引發一場新的技術革命,就如當年蒸汽機、汽車、飛機的發明一樣,會使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不可預測的重大變化。兩人的談論經常把同寢室的其他學生逗笑,大家都覺得這兩個人有些過於理想主義了。這其中,保羅·艾倫表現得尤為積極。他由於已經工作,對計算機的市場應用有比蓋茨更清晰的認知,他反覆強調電腦必將在大眾中間普及。他對蓋茨說:「既然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如果不去領導這一技術革命的新潮流,就必然被時代淘汰。這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寶貴契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呀!」他不斷慫恿比爾·蓋茨:「做吧,咱們創辦一家電腦公司吧!再不做就遲了,就貽誤歷史賦予的大好機會了,就會抱憾終生,甚至被後人責備!」

大學同窗:「我和比爾·蓋茨是同學」

蓋茨本人倒不在乎會不會被後人責備,他更關心自己怎樣在25歲之前掙到100萬美元。看著熱情高漲的保羅·艾倫,蓋茨也覺得時機到了。在如何抓住機遇這方面,蓋茨已經學會了許多,這還要歸功於他的那些日本客戶。在一本蓋茨的回憶錄里,他記錄了當時的一些事情。他說:「我和保羅·艾倫在1974年開設了公司,替一些日本公司編製程序……然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對於開辦公司來說,這種拖拉作風並不是個好兆頭。微軟公司的首批客戶是日本的一些公司。他們辦事有板有眼,一絲不苟。我們只要比計劃延緩一點兒,他們就會立刻派人坐飛機來『關照』我們,像看管不懂事的小孩一樣。他們知道他們派來的人不會起什麼作用,但是那些人會在我們的辦公室一天蹲上18個小時,一個勁兒向我們表明他們是如何在意此事。這些傢伙真是認真得很!他們會問:『為什麼原定的時間表改變了?為此我們需要你們解釋,我們要知道此事發生的根源。』現在,我們對被迫拖延某些專案的現象仍然感到十分痛心,我們也在不斷改進我們的辦事作風。有時候我們仍然要拖延某些專案,但是已經比過去好多了,這都得歸功於那些嚴格細心的保姆們。」

蓋茨深知,要想抓住機會,必須要果斷勇敢,要有承受失敗的勇氣。機會一旦來臨就要牢牢抓住,否則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它溜走。

經過再三思索,蓋茨終於做出決定:離開哈佛,立即投身電腦事業。他把這個決定告訴了父母。他的父母認為,比爾·蓋茨竟然敢無視哈佛的教育,置這所名牌大學的文憑於不顧,簡直不可思議。但是兩人都對電腦的知識所知甚少,感到要說服兒子不是一件易事。為了說服自己的兒子,他們找到了一位在電腦產業和商業方面都十分在行的德高望重者斯托姆,寄希望於他來說服比爾·蓋茨改變決定。但斯托姆和比爾·蓋茨接觸後,不僅沒有說服他,反而被他的想法打動了。比爾·蓋茨向斯托姆滔滔不絕地做了一番演講,詳細說明了他現在所做的事情和今後的打算。斯托姆本人也是從事電子技術起家,由身無分文發展到擁有千萬資產的。他發現比爾·蓋茨將走的道路酷似自己當年已經經歷過的道路。他明白了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要做的事情具有的開拓意義,所以不僅沒有勸他打消退學的念頭,反而鼓勵他好好做下去。於是,當二年級念完後,比爾·蓋茨就毅然離開哈佛,去了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解密中國自製飛機幕後故事
兩代悲歌:陳布雷和他的女兒陳璉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