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赫魯曉夫痴迷於種植玉米?玉米運動到底有多麼荒唐?

為什麼赫魯曉夫痴迷於種植玉米?玉米運動到底有多麼荒唐?

我們學過歷史的都知道,赫魯曉夫是前蘇聯的總統,在他的時期他曾力主改革,希望把蘇聯變得更加強大,在各方面都去超越美國,在提振農業方面,他大力引進玉米,在全國搞起了轟轟烈烈的玉米運動,那麼為什麼赫魯曉夫痴迷於種植玉米?為什麼玉米運動遭到了現代很多人的嘲笑,它到底有多麼荒唐呢?

在斯大林時期,蘇聯就注重發展重工業。忽視了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所以在赫魯曉夫上台之後,他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急切的想改變蘇聯的農業不發達的現狀。他自己在家裡面,試驗過玉米的種植,並且取得了成功,他很高興。而且就在這個時候,他受到了美國總統的邀請,去訪問美國。

在這次的美國之旅途中,他去參觀了美國的農場。在農場中,他看到了大片大片的玉米田,這些玉米種的整整齊齊,在風中搖曳著沉甸甸的玉米棒,一望無際的玉米田,都是豐收的場景。赫魯曉夫在這個時候就下了自己也要在蘇聯推廣玉米的想法。

回國之後,赫魯曉夫大力的推廣玉米的種植,在短短的兩年之內,玉米的種植面積達到了1800萬公頃。但是赫魯曉夫沒有停下他的腳步,仍然大力的推廣玉米的種植技術。

由於政府不斷的想要增加玉米的種植面積,赫魯曉夫的玉米運動也發展到了一些不適合玉米種植的地區,那些地區要麼過於寒冷玉米不能生長,要麼過於乾旱,要麼土壤不適合。但是地方的官員們為了達成目標,不惜用作假的手段來實現。

雖然赫魯曉夫後面發現了他們的造假,但是仍然只是批評那些造假的人,沒有去想到這後面隱藏的根本原因是玉米不適合在蘇聯大面積的推廣的事實。所以,赫魯曉夫一錯再錯,最後蘇聯的農業還是沒有提振上來。

最後,農民得不到收成,養不活自己,玉米被農民們淘汰,玉米運動也就推廣不下去了,最後玉米運動以失敗而告終,而這也成了赫魯曉夫執政的一個最大的笑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密特考古 的精彩文章:

這位畫家作品無人能及,背後原因是潔癖,愛乾淨程度想像不到
張若虛只留兩首詩,在詩壇的地位為何還是至高無上?

TAG:阿密特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