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硬體資訊:人類的本質就是真香。藍廠宣布多投5億美元繼續加大14nm產能

硬體資訊:人類的本質就是真香。藍廠宣布多投5億美元繼續加大14nm產能

新聞1:Intel再增5億美元額外資本支出,用於提升14nm產能

雖然14nm行將收尾,但是卻有大量的客戶在趕「末班車」,導致CPU供貨告急。Intel年初宣布增加10億美元的額外資本支出用於轉向更新的、更先進的生產工具,以便增加產能,在本周的第39屆納斯達克投資者會議上,首席工程官、技術、系統架構和客戶集團總裁Murthy Renduchintala透露,Intel今年額外增補的投資實際達到了15億美元。

也就是說,Intel在2018年實際的資本支出(即生產設備、新設施建設和類似開支)達到了155億美元。

由於9月時,Intel的說法還是額外10億,所以意味著,Intel在幾個月內又開支5億刀,這表明Intel面臨的「供不應求」是多麼嚴重,即客戶的訂單遠超預期。

由於Intel很少披露有關其生產能力的信息,因此不能準備描摹今年其14nm製造能力得到了多大規模的增長,以及它為2019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設定了哪些目標。

同時,應該指出的是,15億美元主要用於轉向更新的、更先進的生產工具,使其能夠增加現有工廠的產量。這些工具中有許多將被重新用於使用更先進的工藝技術生產晶元,因此Intel將在未來幾年充分利用。

不知道這個加產到底有多厲害,但確實可以看到散片盒裝價格下降。價格下降了,自然而言那些餓死也不上Intel的人就要開始重複由王敬澤博士提出的真香定理了。AMD那邊攻勢那麼猛,intel也不是傻子,當然這個環境能持續多久,就看intel多久覺悟了。

新聞2:虛驚一場還是背水一戰?Intel 7nm EUV進展順利

Intel早在2016年底計劃量產10nm製程,但一直跳票至2019年底,目前來說已經有了10nm製程的「小試樣」,讓移動型的i3 8121U作為其中的小成果,將其悄然推出。只可惜僅只有雙核心設計,甚至連核顯都沒有,但這可能就是Intel想告訴我們,他們已經早有10nm製程支持了,只不過在某些方面或是設定上,出現了一些小插曲,才一直跳票。

其實Intel一直跳票的原因就是「基礎設定階段工藝目標追求太過激進」,因為Intel的10nm製程仍然是藉助了193nm波長的DUV(深紫外)光刻機,導致要到達設定的晶體管密度遇到極大的挑戰,可他們還是硬著頭皮不肯放水,使得進度一拖再拖。

不過這種經歷會讓Intel獲得居多經驗寶貴財富,就在參迦納斯達克第39屆投資會議時,Intel首席工程官兼技術、系統架構和客戶端產品部分總裁Murthy Renduchintala透露,7nm是獨立的體系和團隊,目前的進展他非常滿意,在充分吸收10nm的教訓後,完全按照內部計劃演進。

而且Intel的7nm基於EUV光刻技術,將重新在微觀規模水平上兌現摩爾定律。但是他們對7nm的消息一直都保持口風嚴謹,AT猜測應該原計劃10nm後第四年推出,所以就是2020年底,假如真能做到,那麼10nm製程將會是最短命的一代製程。

AT估計Intel可能還要配置多20~40台ASML的7nm EUV光刻機來達到月產10萬片的能力。(7nm EUV光刻機單台售價1.2億美元。)

Intel的10nm雖然一直跳票,但是他們獲得在研發上面的巨大經驗。以筆者個人觀點來說,Intel就是硬著頭皮不向台積電低頭,自己挑戰研發的所有過程,慢是慢,但能夠擁有更多在技術上的經驗,只要再配置多幾個新的光刻機,就能提升量產的能力。這就是為啥跳票這麼久的原因,所以擠一擠牙膏也蠻正常,或許Intel之後掌握了更多經驗,就能夠把握市場的風向,穩坐老大位置。

牙膏廠的問題不是在10nm跳票,而且普通的基礎DIY玩家也不關心它7nm戰績如何,更多的是牙膏廠的消極對待,特別是八九代的表現,堆核對頻,基本就是拿以前的東西搬出來照舊用。而在此之前牙膏廠已經肥了快3-4代了。但當然了,都知道intel的10nm含金量確實高,也不能否認。但這個事實,能不能得到普通人認可,就不是我能說的了,完全就是節奏決定的了。

廣告位

新聞3:四十年技術老將明年退休,領導英特爾5nm工藝研發

2018年英特爾遭遇的所有挑戰中最大的還是製程工藝方面的,10nm延期使得英特爾喪失了在半導體晶元上的領頭羊形象,唱衰聲四起。也因為此,英特爾今年炒掉了前任CEO,半導體製造工藝相關的部門也有很多改組,很多老員工離職或者退休,10月份的時候英特爾晶圓製造部門拆分為三部分,主管晶圓製造、工藝研發的高管Sohail Ahmed退休,現在英特爾又有一元老將退休了,那就是Mark Bohr。

加入英特爾已經四十年了,主導了英特爾的HKMG、FinFET工藝研發,目前還在領導5nm工藝研發,不過明年3月份就退休了。

Mark Bohr的名字對普通人甚至DIY玩家來說都非常陌生,有人可能還記得他在英特爾2011年宣布革命性的22nm Tri-Gate工藝宣傳視頻中見過他,這個技術就跟他密切相關。

Mark Bohr出生於1953年,現年65歲,加入英特爾公司已經四十多年了,是IEEE高級會士,也是英特爾高級院士(Intel Senior Fellow),這是英特爾公司技術人員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此外他還是英特爾技術與製造業務總監,主要負責英特爾的工藝架構及集成,可以說英特爾的先進工藝都是在他領導下完成的,可以說是英特爾甚至半導體業界的技術權威。

在技術方面,Mark Bohr個人擁有19項專利,而在1978年加入英特爾的四十年中他先後參與、領導了絕大多數英特爾的現代CMOS工藝,前面到工藝進步就不說了,最近系帶工藝中的HKMG及FinFET工藝(之前叫做Tri-Gate、3D晶體管)就是在他帶領下研發的。

目前他正在帶領團隊攻關5nm工藝,不過他任內可能看不到英特爾5nm工藝量產了,因為明年3月份就要退休了,英特爾官方證實了他的退休計劃,但沒有給出細節,只強調了Mark Bohr對公司的貢獻,稱他一直在幫助英特爾實現摩爾定律,是英特爾技術的代言人。

課外知識,多了解一下。至於intel會不會受什麼影響呢?這誰能知道。好比沒了一大堆人的AMD還能不能繼續創新一樣,這種問題沒人能說個準確結果。我們就默默看牙膏廠能不能拿出10nm,甚至7nm成品吧。

新聞4:小老弟來一口

小問題後台問

大問題

也可以關注B站@翼王,@我家智天用win8或微博@漸縝JZ,@DDAA117!

引用鏈接: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796061.htm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796085.htm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796083.ht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吧評測室 的精彩文章:

老電腦升級攻略(2)
RTX ON-《Battlefield V》光線追蹤測試報告

TAG:腦吧評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