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國使團訪華,口口聲稱沒有領土野心,乾隆得知後卻大怒

英國使團訪華,口口聲稱沒有領土野心,乾隆得知後卻大怒

十八世紀末,當時正處在「工業革命」中的英國國力飛速發展。在實現了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後,英國製造的許多產品都出現了大量剩餘。因此,英國急於想開拓國際市場,將本國生產的物資銷售到世界各地。在當時的歐洲人眼裡,遠在東方的大清國不僅人口眾多,而且非常富裕,因此自然是開展貿易的最理想對象。

1792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派英國貴族馬戛爾尼率領使團訪華,希望雙方能就貿易問題進行磋商,以實現互利。這就是清朝外交史上著名的「馬戛爾尼使團訪華」事件。

英國政府非常重視這次外交行動,因此在使團出發前,曾再三叮囑馬戛爾尼,一定要跟清朝的人講明,英國訪華的目的旨在實現通商,並沒有領土野心。由於此前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各國更習慣於用槍炮打開一個國家的大門。因此,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算得上是當時中西交往中最友善的一次行動了。

1793年,馬戛爾尼使團抵達中國。由於清朝方面聽說這個英國使團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的目的是為了給乾隆皇帝祝壽,因此最初表現出了歡迎態度。乾隆皇帝破例允許使團從天津上岸(依慣例,海上達到的外國貢使一律由廣州上岸),並命令沿海各省地方官員做好接待工作,為使團免費提供豐盛的食物和其他補給品。

馬戛爾尼等人初來乍到,看到中國人竟是如此熱情,心中大受感動。為了投桃報李,他向前來接待的清朝官員表明了姿態,一再強調自己這次率使團訪華並沒有領土野心,而只是想在通商貿易和雙方外交上達成共識。馬戛爾尼認為自己的話可以打消中國人的顧慮,可他卻萬萬沒想到這番話不僅引起了接待的清朝官員反感,後來被乾隆皇帝得知後更是勃然大怒,。原來,清朝一直以天朝上邦自居,認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如今一個西方蠻夷小國竟敢聲稱對清朝沒有領土野心,難道它有能力對清朝的領土產生野心嗎?這就好比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個子對一個彪形大漢說讓他放心,自己不會打他一樣令人可笑。因此,馬戛爾尼這個表決心的聲明在清朝皇帝和官員眼裡反而成了一種侮辱。不過,當時的清朝人普遍認為這些西洋蠻夷不懂禮數,所以對他的這番非常冒犯的言論最終還是給予了原諒。

很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英國政府用平等的口吻給中國朝廷寫了一封國書。英國統治集團認為這是給予一個非西方國家特殊的尊嚴,但清朝官員卻將其視為桀驁不馴、傲慢無禮的舉動。一個蠻夷小國,怎麼敢用平等的語氣向天朝上邦致函呢?因此,清朝方面對於英國使團前來「朝貢」一事的熱情迅速降溫。

使團抵達天津後,中英雙方在禮儀問題上又爆發了更嚴重的衝突。按照清朝的朝貢禮儀,各國貢使覲見皇帝必須行三跪九叩之禮,而馬戛爾尼表示英國並非清朝的朝貢國,他最多只能接受對皇帝行他對英國國王的禮,即單膝下跪。

最終經過數周的討論,清朝方面終於同意馬戛爾尼在覲見皇帝的時候行單膝下跪之禮。在又等待了一個多月時間後,乾隆皇帝終於同意召見馬戛爾尼一行人。當馬戛爾尼看到皇帝被人前呼後擁迎進一個「華麗的大帳篷」時,立刻被中國人的禮儀之宏大給驚呆了。乾隆皇帝在召見馬戛爾尼等人時,親手給每個人斟了一杯酒,馬戛爾尼和他的隨行人員在皇帝面前一飲而盡。但他卻不知道的是,皇帝親自斟酒屬當年漢朝對待蠻夷的五餌計策之一。

在各種禮節性的會面結束後,馬戛爾尼原本以為接下來應該正式討論通商貿易問題了。可沒想到的是,清朝官員卻告訴馬戛爾尼寒冬臨近,他們該起身回國了。馬戛爾尼提出抗議,不過他得到的答覆卻是「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中國地大物博,什麼東西都有,根本沒必要與外夷(英國)通商。更讓馬戛爾尼感到灰心喪氣的是,他這次訪華帶來了英國最先進的產品,如天體運行儀、蒸汽機、棉紡機、織布機,以及榴彈炮、迫擊炮、連發手槍等。可是清朝官員認為這些東西不過是無用的奇技淫巧罷了。

最終,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的任務以失敗告終。對清朝來說,喪失了一次與近代工業文明接觸並做出改變的歷史性機遇。而對英國來說,通過此次訪華看清了當時清朝繁榮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清朝也並不像原來歐洲人傳說中的那麼強大。

四十多年後,英國人發動了「鴉片戰爭」,用戰艦和火炮敲開了大清王朝封閉的大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此人挽救了西漢江山,論功行賞時朝廷發話:你可以回去了
晚清為什麼不以舉國之力學習西方?因為這些理由讓人很難辯駁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