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古人為何能看到月球上的「桂花樹」,而我們則要用儀器?

古人為何能看到月球上的「桂花樹」,而我們則要用儀器?

地球唯一的衛星月球,自古以來就流傳著很多故事和神話,我國流傳的對月球的故事中,一直都有吳剛伐桂的說法,很多古籍上記載,月球上游廣寒宮和嫦娥以及玉兔,也有吳剛和桂花樹,神話的來源和說法都是有依據在裡面,在古代的月亮出來的時候,古人甚至可以用肉眼看見月球上的事物,纖毫畢現,就像是一棵樹,而樹下有人在的形狀,才會安排上吳剛伐桂的故事,因為肉眼看起來比較神似,而現今先要看清楚月球,只能藉助儀器!

那麼為什麼古代能夠肉眼看見月球表面呢?這其中主要是三個原因!第一,古人的視力要比如今的人類視力好,古代讀書的人少,而且沒有現代科學發展下的電子產品,也有眼鏡可以佩戴,自然能見到現代人類所看不見的東西,月球上由於光反射所形成的陰影,才會顯得如同桂花樹般生動!

第二,能見度!沒有石油,化學,以及現代工廠的古代,人口也比現在少得多,唯一排放的就是柴火燃燒形成二氧化碳,每當雷雨過後,甚至可以看見百里開外的山峰,而現在的霧霾,PM2.5,這些來自大氣中的微小顆粒,飄散到大氣後,會形成我們所說的霾,本來是人類肉眼不可見的,不過大量微小顆粒最高能形成能見度為0的時候,能見度比起以前自然要低很多,十里遠就已經模糊了,還談何看月球表面那酷似桂花樹的陰影呢?

第三,月球位置的變化,月球圍繞地球轉動的時候,是被地球質量所牽引,月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但月球公轉的軌道不與黃道面和天赤道平行,這個軌道也是各種無規則變化,存在另一股力牽引月球,月球每年以4cm的距離,逐漸在遠離地球,幾千年前的月球,則比現在地月距離小得多,古人就看得清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談科學 的精彩文章:

霍金一語成讖,40多年才證實的萬物創造者,控制著宇宙生滅!
魚體內一普通物質,有的使人致命,有的相當700顆雞蛋的營養值

TAG:簡談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