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每日一穴】臂臑穴:通經活絡,理氣消痰,清熱明目

【每日一穴】臂臑穴:通經活絡,理氣消痰,清熱明目



上期穴位是

臂臑




都有誰答對了呢






臂臑

為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頭沖,頸沖、背臑、臂腦。屬手陽明大腸經。臂臑為手陽明絡之會。臂,通指上肢,臑指上臂,臂臑穴於上臂臑外,故名臂臑。




【腧穴釋義】




臂臑。臂,指穴所在的部位。臑,動物的前肢,為靈巧、好動之意,此指穴內氣血物質為陽氣。該穴名意指穴內的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氣。本穴位處臂部,穴內氣血由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陽氣充盛而使臂能活動自如,故名。




頭沖、頸沖穴。頭、頸,指穴內物質運行的部位和方向。沖,指穴內物質的運行狀態。頭沖、頸沖名意指本穴的陽氣上沖頭、頸各部。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本穴物質為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陽氣強盛,其運行為從天部層次直上頭頸,故名。




手陽明絡之會。本穴物質為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故為手陽明絡之會。




【取穴位置】




在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7寸。




【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三角肌。皮膚由臂外側皮神經分布。皮下筋膜稍厚,富胃脂肪組織。針由皮膚、皮下組織,穿過三角肌中點。該肌由臂叢後束腋神經支配。







【功能主治】





功能

:通經活絡,理氣消痰,清熱明目。





主治





  1. 運動系統疾病:上肢癱瘓或疼痛,肩周炎,顱頂肌肉痙攣;





  2. 其它:眼病,頸淋巴結核,頭痛。




【穴位配伍】




臂臑穴配光明穴治目疾。




臂臑穴配肩髃穴治肩臂痛。




臂臑穴配臑俞穴、肩髃穴、肩貞穴,治肩臂不可舉。




臂臑穴配曲池穴、天宗穴、肩髃穴,治上肢不遂。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5~1寸,局部酸脹;2.或向上斜刺1~2寸,透入三角肌中,局部酸脹,可向整個肩部放散。 灸法:艾柱灸或溫針灸3~7壯,艾條溫和灸10~2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肩關節周圍炎、頸淋巴結核等。






每日一猜:




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

」猜一穴位。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每日早上十點左右在留言處


或看第二天的每日一穴文章中


為您揭秘~




歡迎大家在留言處留下評論,一起討論~



推薦閱讀




  1. 「百病皆由痰作祟」,這樣做,能拔除痰根,和「痰」說再見!



  2. 冬天這樣甩甩手,通肩頸、排毒減脂、強心臟…百病自然無!



  3. 兩個感冒藥,全國停用、停產!



  4. 簡單小功法,降壓護心臟!隨時隨地都可做!



  5. 40歲後每天吃一碗這個,養心血、軟血管,現在知道還不晚~



  6. 冬天要注意!早上起來第一件事不是穿衣服、喝水......



版權聲明:

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

忍冬(微信號:w13714009507)






上下交損,當治其中


小兒推拿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小兒推拿,微中醫旗下精品號,最大的小兒推拿社區,孩子感冒咳嗽發燒不吃藥,不用抗生素,不打點滴,可以試試小兒推拿的方法,簡單實用!






如何養生?請

點擊

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穴點陣圖解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穴】陽溪穴:清熱解毒,安神定志,舒筋活絡
【每日一穴】偏歷穴: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TAG:經絡穴點陣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