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美國學生的作業也不少,但為何孩子很喜歡?

美國學生的作業也不少,但為何孩子很喜歡?

↑ 點擊上方「現代教育報」即可關注我們

美國學生的作業也不少,但為何孩子很喜歡?

美國學生的作業也不少,但為何孩子很喜歡?

大家都說,陪寫作業是中國家長最大的夢魘;寫家庭作業,何嘗不是中國孩子一直以來最大的心病。那麼,在美國情況是怎麼樣呢?

其實,在美式教育里,學習不是枯燥無味的機械式記憶,老師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學生在玩耍的不經意中就學到了很多有用又有趣的知識。老師讓學生們帶著問題主動地去尋求答案,讓他們時刻保持對未知事物無窮無盡的好奇心。

在玩耍中學會感受新知識

讓孩子在玩中學,是美式教育很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老師並不鼓勵學生一味地就某些知識點大量機械式的刷題,而更多地設計一些開放式的題目,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而答案也不是標準化的,只要學生能夠闡明自己的思路,哪怕天馬行空、標新立異,都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學生在學習「重力」這個知識點的時候,老師鼓勵學生運用手邊能夠找得到的一切資源去探索什麼叫做重力。學生們可以從學校的高處往操場扔籃球,可以去蹦床上感受重力,也可以去坐過山車感受什麼叫做失重。凡是安全的、創新的想法都是會被鼓勵的。

除此之外,老師也非常強調把所學的知識和實際的生活更緊密地關聯起來。比如說,科學課上,講到季節。老師會帶領學生們走進大自然,去採集不同季節的樹葉、觀察季節的變化給大自然帶來的不同。

有時,就算是小學生,老師也會布置一些看上去非常龐大的研究課題。老師並不要求學生們能夠真正像研究生那樣系統、全面地去解答,更多的是引導他們能夠獨立的思考,從龐大的知識海洋里去檢索、歸納、總結相關的信息。

在動手製作中鍛煉了綜合技能

在美國,學生們從幼兒園開始,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手工課,而材料都非常的簡單,都是我們身邊唾手可得的材料。有用一次性紙盤子和紙杯做成的風鈴,有用樹葉和雞毛做成的火雞等等。

而大一點的學生,他們的課後作業則是在「做」中學,通過研究項目和動手做的作品,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點。比如上完科學課,老師會安排學生製作一個立體手工,表現熱帶雨林的風貌。同學們會來到圖書館查看資料,自己動手塗塗畫畫,找各種材料剪貼拼接……有時,同學們還會上網搜集相關內容,自己製作成PPT演示文件,並講給同學們聽。

學生們在動手的過程中,會更加了解熱帶雨林分哪幾個層次,一些典型動物都有什麼習性。這樣既鍛煉了同學們的綜合技能,又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充分發揮了大家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美式教育中非常強調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一次,我去一個朋友家做客,無意中發現牆角有一個他兒子做的手工作品,是用黏土和細沙做成的美國加州立體地形圖,我覺得老師的這個教學方法特別好!孩子看似在玩黏土和沙子的同時,不知不覺地記住了加州的整個地形地貌。

用科學方法論檢驗假說結果

何為科學方法論?讓我們先看一下我兒子曾經的一場關於「細菌」的科學彙報。

首先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教室里哪裡的細菌最多?於是,同學們分別提出了他們的假說:有的說地板最臟,所以地板上的細菌最多;有的說教室里的試驗台上細菌最多,更有個別孩子甚至說門把手上細菌最多。但是提出了假說之後,同學們需要證明他們的假說。

接著,同學們在老師的幫助下,做出了一個計劃:將地板上、試驗台上以及門把手上的細菌數量進行比較。

怎麼比較呢?顯然肉眼是看不到細菌的,但是老師並不提供顯微鏡給他們使用。老師告訴他們,有些東西無法直接測量的時候,可以用間接的方法。

最後,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得到了下面的實驗計劃:先用三塊乾淨的試紙分別擦地板、試驗台和門把手,然後把試紙上擦到的東西移到培養皿裡面密封起來。

緊接著,同學們把培養皿放在一個檯燈下面照射3天,保持溫度。3天後,大家便可以用肉眼直接觀察細菌的數量了。另外,為了防止實驗的誤差,老師叫同學們每個實驗做三次,這樣可以防止一些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這就是美國課堂上,老師教會學生們的實驗方法:一是闡述問題,也就是你想發現些什麼;二是形成一個假說,也可以是一個猜想,即你設想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三是計劃,即你需要哪些材料來完成實驗;四是過程,一步步地列出過程,去測試之前的假設;五是結果,也就是最後發生了什麼樣的情況;六是結論,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問題的答案是什麼、你之前的假設正確嗎。

美國學生的作業也不少,但為何孩子很喜歡?

作者:特約通訊員 唐蘭蘭 發自美國加利福尼亞(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雙碩士)

圖片:學校提供

編輯:現教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