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宋將領呂文煥,死守襄陽城六年之久,為何最後向蒙古軍投降?

南宋將領呂文煥,死守襄陽城六年之久,為何最後向蒙古軍投降?

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相信三歲孩子都明白,宋朝皇帝卻貌似不懂,一次又一次的吃虧。北宋末年,金國為了滅掉遼國,向宋徽宗拋出橄欖枝,提出聯金滅遼之策,宋徽宗高興壞了,認為終於有機會收復燕雲十六州,立馬答應金國要求。

宋徽宗屬於被賣了還幫人數錢的皇帝,壓根沒有意識到金國的陰謀,悠哉游哉地做著白日夢,不知道什麼是「唇亡齒寒」。等到滅掉遼國之後,金國轉過頭就收拾北宋,此時宋徽宗大夢初醒,腸子都悔青了,痛斥金國背信棄義,沒有一點誠信。

南宋將領呂文煥,死守襄陽城六年之久,為何最後向蒙古軍投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說好聽點,宋徽宗是太單純,其實就是目光短淺,若能懂得「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不至於成為金人的俘虜。按照正常規律,南宋朝廷應該吸取北宋滅亡的教訓,然而並沒有,再次做出聯盟抗金的愚蠢決策。

或許南宋皇帝覺得,滅掉金國就能雪靖康之恥,進而揚眉吐氣一把,卻沒考慮到唇亡齒寒的現實。果不其然,搞定金國之後,蒙古鐵騎開始揮師南下,宋蒙之間的對決拉開帷幕,一直持續四十多年年,直到崖山之戰,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跳海自殺。

南宋將領呂文煥,死守襄陽城六年之久,為何最後向蒙古軍投降?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向披靡的蒙古軍,跟宋軍交手時也屢次受挫,尤其進攻襄陽城過程中吃盡苦頭。由於襄陽城優越的地理位置,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其防禦工事非同尋常,被譽為「鐵打的襄陽」,南宋末年,呂文德和呂文煥兩兄弟鎮守此處。

呂文德死後,弟弟呂文煥成為襄陽城的守將,他的能力值得稱讚,起初對朝廷的忠心也沒問題。從咸淳三年,蒙古軍就圍攻襄陽,在呂文煥的指揮下,宋軍抵擋住敵軍一次又一次的猛攻,死守襄陽城六年之久,為何最後還是向蒙古軍投降呢?投降之後,呂文煥的結局如何?

南宋將領呂文煥,死守襄陽城六年之久,為何最後向蒙古軍投降?

南宋朝廷也不傻,非常清楚襄陽城的重要性,一旦落入敵手,就失去最後一道防線,蒙古軍就會長驅直入,後果可想而知。於是,皇帝決定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要保住襄陽城,因為它關乎大宋存亡,襄陽在大宋在,襄陽破大宋亡。

作為蒙古軍的最高統帥忽必烈,知道襄陽易守難攻,一開始打算繞過去,等拿下其他城池,回過頭再攻打襄陽。曾經南宋將領劉整,對新主公忽必烈說:「襄樊之地,跨連荊豫,控扼南北,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下也。」

南宋將領呂文煥,死守襄陽城六年之久,為何最後向蒙古軍投降?

忽必烈採納其建議,調集重兵把襄陽重重包圍,南宋朝廷也沒閑著,派軍數次支援,力圖打破蒙古軍封鎖,緩解襄陽城危機。只可惜,前來救援的宋軍都失敗了,呂文煥雖然很無助,卻沒有放棄的念頭,默默地堅守著,即使看不到希望。

咸淳九年初,互為犄角的樊城失守,城中將士和百姓被屠,呂文煥聞之大驚,這次真的淪為孤軍奮戰,史書記載道:「糧食雖可支吾,而衣裝薪芻斷絕不至。文煥撤屋為薪,緝麻為衣,每一巡城,南望慟哭。」整整六年的堅守,讓呂文煥疲憊不堪,且城內物資短缺。

南宋將領呂文煥,死守襄陽城六年之久,為何最後向蒙古軍投降?

忽必烈採取「攻心為上」之計,親自寫信勸降呂文煥:「勢究援絕,如數萬生靈何?若能納款,悉赦勿治,且加遷擢。」意思是說,只要呂文煥投降,忽必烈絕不為難城中之人。呂文煥動搖了,不久後投降於蒙古軍。隨後,呂文煥的做法讓人不齒,主動要求擔任前鋒,為蒙古軍攻城略地,或者招降宋軍將領,率先攻破都城臨安。

客觀來說,呂文煥的投降是無奈之舉,替襄陽城內的士卒和百姓著想,但之後的舉動則屬於不忠,文天祥痛罵道:「力窮援絕,死以報國可也。今合族為逆,萬世之賊臣也。」乾隆曾如此評價呂文煥:「自古因有才而無忠誠之行,敗人之事者多矣。當宋之亡也,有才如呂文煥背國以降元。」

參考資料:《指南錄》《宋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異樣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將軍被圍困在山谷,對屬下說:把我的琵琶拿來!隨後大敗敵軍

TAG:異樣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