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書的N次方|傾覆一座城池,成就他們的愛情

書的N次方|傾覆一座城池,成就他們的愛情

書的N次方|傾覆一座城池,成就他們的愛情

圖:《傾城之戀》劇照

與有著綠水青山、纏綿悱惻的鄉村不同,城市有的是高樓林立、燈紅酒綠。但是城市從來不是鋼筋混凝土堆砌的存在,城市因為人的感情而存在,因為故事而豐富,不一樣的人所經歷的事情不一樣,所看到的城市也不一樣。

我有書單,每期相約

本期主題:城市故事

我們按著自己幻想的模樣建造了記憶中的城市,然後遇見一個心意相通的人,一起懷念那座熟悉的城。於是,城市,潤澤在記憶的潮水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帶著追憶,帶著幻想,我們走進了一座座有著呼吸、有著沉思的城市。

1《傾城之戀》

書的N次方|傾覆一座城池,成就他們的愛情

作 者:張愛玲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2012-6

生與死與離別,都是大事,

不由我們支配的。

比起外界的力量,

我們人是多麼小,多麼小!

可是我們偏要說:

「我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別離開。」

好像我們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 張愛玲

故事的女主角白流蘇是一個在白公館長大的大家閨秀,卻因為一次失敗的婚姻成為別人冷嘲熱諷的對象,自卑又高傲的她在現實的束縛中掙扎。男主角范柳原是一個留學歸來的浪蕩公子,表面風流的他內心卻渴望一份真誠。

這樣兩個心思細膩又多疑的人開始相互吸引,展開了一段糾葛的情感。最後,范柳原對白流蘇許諾:「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彷彿是任誰都無法拒絕的愛情誓言。然而,作者張愛玲的筆鋒那麼荒涼,言詞那麼冷清:白流蘇不是為了經濟安全才接近范柳原嗎?范柳原喜歡白流蘇又不過是為了找一個精神慰藉吧?

在這些懷疑還沒有得出答案時,戰爭已經悄然到來。在歷經生死之後,錢財、地產、天長地久的誓言,一切的一切,全都不重要了——他從被窩裡伸出手來握住她的手。彷彿傾覆一座城池,是為了成就他們的愛情。

2《霓虹燈外》

書的N次方|傾覆一座城池,成就他們的愛情

作 者:[美]盧漢超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8-9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對住在石庫門亭子間里的

年輕夫婦習慣於在家裡共度夜晚的時光:

丈夫在燈下閱讀,妻子在一旁織著絨線。

當餛飩的叫賣聲在弄堂里響起時,

妻子將兩隻長筒襪系在一起從窗口吊下竹籃,

裡面放著鍋子和錢款。

—— 盧漢超

本書不是寫居住在五光十色的高樓大廈里的城市精英人群,而是聚焦上海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民眾。作者利用的材料範圍宏大,從文學作品、民間傳說到對7個街區的老市民調查。通過這些材料,作者為我們呈現了20世紀初的上海城中商販和收糞工的吆喝、購物和學堂的節律、家長里短和窮困苦難、房間和閣樓的布局……

大上海,小市民。近代上海各類群體的交互活動,實現了城市生產、交流和交換的正常運轉,社會分工日益明確以至於形成了不同專業領域和商業買賣,構成了上海這個快速走向現代化的大都市的基本面貌。

3《伊斯坦布爾》

書的N次方|傾覆一座城池,成就他們的愛情

作 者:[土耳其] 奧爾罕·帕慕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8-4

外人看一座城市的時候,

感興趣的是異國情調或美景。

而對當地人來說,

其聯繫始終摻雜著回憶。

—— 奧爾罕·帕慕克

這是一本一半由回憶、一半由圖片構成的關於伊斯坦布爾的書籍。作者帕慕克不僅以優雅的文字敘述了他對伊斯坦布爾的回憶,還配了400多張攝影於1950年—1975年關於他本人也關於伊斯坦布爾的老照片。

全書的題眼是「呼愁」,帕慕克反覆強調和解釋了這個土爾其字眼,它不是憂傷,也不是憂鬱,而是一種所有伊斯坦布爾人的共同情緒,在帕慕克還是少年的時候就已經深深滲透進他的身體和靈魂之中。

走在伊斯坦布爾,城市輝煌的歷史和文明遺迹處處可見,然而在這些遺迹里繼續生活的人們卻無法再造與過去相同的財富、權力和文化高峰。凋零與輝煌的落差,正是伊斯坦布爾人產生「呼愁」的根源。

4《雙城記》

書的N次方|傾覆一座城池,成就他們的愛情

作 者:[英] 查爾斯·狄更斯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15-8

對於世界而言,你是一個人;

但是對於某個人,你是他的整個世界。

—— 查爾斯·狄更斯

這是狄更斯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所寫成的長篇歷史小說,故事將巴黎、倫敦兩個大城市連結起來,講述了大時代中大城市裡不同人物的思想行為軌跡。

小說的開頭是一段名言:「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個睿智的年月,那是個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時期,那是疑慮重重的時期……」最好與最壞、智慧與無知、信仰與懷疑、光明與黑暗、希望與失望、應有盡有與一無所有……存在於那個時代,也存在於歷史的每個時刻,告誡人們世界充滿矛盾。

與開篇相比,小說的結尾更加具體化、個人化:「我現在已做得遠比我所做過的一切都美好;我將獲得的休息遠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面對大時代、大城市,渺小的個人如何安放自身?在法國大革命這個綿延著暴力的壞時代,愛無處不在,「愛總是要比恨有力得多」,敢於為愛犧牲的人,即使走到生命盡頭也能嘗到充滿善意的甜蜜。

5看不見的城市

書的N次方|傾覆一座城池,成就他們的愛情

作 者: [義大利] 伊塔洛·卡爾維諾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2-4

有的時候我只想像悲慘的城市,

有的時候則只想像幸福的城市。

曾經有一個時期我把這些城市

比作繁星密布的天空,

而在另一時期總免不了要談到

每天從城市中泛濫出來的廢物。

—— 伊塔洛·卡爾維諾

馬可·波羅給忽必烈的彙報中描繪了55個想像中的城市。忽必烈企圖在頭腦建造一座理想城市,以精確完美和整飭有序為特徵,具有歷經千載而不變的完美分子結構,只要掌握了這種分子結構,經過不同排列組合,就能演變出所有的具體城市。

而馬可·波羅的講述,給忽必烈的理想造成了很大的障礙。馬可·波羅讓忽必烈明白城市不是由一些恆定的基本元素構成,而是由許多例外、不確定、不合邏輯和自相矛盾組成。這樣,即使忽必烈征服了寬廣遼闊的疆域,卻無法真正認識和了解它們。他那珍奇無比的帝國,只不過是廢墟,其腐敗的壞疽已經擴散到遠非權杖所能救治的程度。

馬可·波羅講述的「看不見的城市」由於沒有空間的限制,可以無止境地擴張綿延。忽必烈渴望這樣的城市,但他知道這座完美之城根本不會以具體城市的形式被建造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不瘦、不高、不年輕,但她們很美!
御貓帶路,600年故宮回到了學霸康熙8歲上學那一年

TAG: 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