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進村要搶文物,村民拿假的給他們,真的如今在國家博物館內

日軍進村要搶文物,村民拿假的給他們,真的如今在國家博物館內

原標題:日軍進村要搶文物,村民拿假的給他們,真的如今在國家博物館內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考古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科技讓生活每天都在改變,舊的事物如果沒有跟上時間的發展,註定了只能被淘汰,而對於有人類來說,最可怕的莫過於時間了,從出生到來到這個世界,每過一天就失去一天,最終時間帶給生命的只有衰老和滅亡。但是,在這時間的長河中卻衍生出一種東西,它們的價值是隨著時間的累積而累積,這就是文物古董。我國現存的後母戊鼎是國寶級的文物,堪稱鼎中之最,它不僅大,而且做工精緻。


說起這一鼎的被發現過程還有一段故事,它的伯樂不是考古學家也不是專家學者,而是一個普通的農村農民——吳希增。他一開始只是因為看到其他某村民的家族祖墳非常古老,心裡就想著這其中也許藏著寶貝待挖掘,想到這裡,他就帶上各種鋤頭各種「作案」工具,表面說是下地幹活,實際上卻到這一祖墳。



經過一番觀察和推測,他大概找了下手的地方就直接動手了,沒想到,還沒掄幾下鏟子就碰到了如石頭般硬的障礙物。吳希增心裡大喜,憑他的直覺和觸覺,他堅決相信這下面有寶貝。當然,這麼厲害的傢伙只靠他一人明顯是拿不下的,所以他就找來了祖墳的主人吳培文,三言兩語兩人就達成了一致,齊心協力就開挖,很快,這寶貝就再次「面世」了。


他們所挖到的不是別的,正是後母戊鼎,由於那個時候,日本人正在我國境內橫行報道,專門干強盜的勾當,為了讓這口鼎逃過一劫,兩人想盡了各種辦法藏著。畢竟樹大招風,最後還是被村裡和隔壁村的人都知道了,這也引來了一些有生意頭腦的商人,其中有個人一口價出了二十萬大洋要拿下這鼎,這對於兩個從沒見過這麼多大洋的農民來說實在誘惑太大了,他們毫不猶豫就一致點頭從了。



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當商人要把這口鼎大卸八塊分批運輸走的時候卻遇到了世紀難題,這東西比鐵硬多了,眾人使出了各種法子和招數,折騰一番,最終還是只能割下一塊小小的耳。東西雖好,但是帶不走也沒辦法,就像列強在搶奪圓明園寶貝,有些東西帶不走也是沒轍,最終這單生意還是因為物流運輸問題黃了。


雖然生意沒做成,但是這一折騰,就讓這口鼎的名聲大振,連日本人都知道這了不起的曠世奇物,很快,後母戊鼎就被日軍盯上了,他們掀翻了整個村子,一副找不到這口鼎誓不罷休的架勢。而為了保護這寶貝不入虎口,全村的百姓一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用另外一個青銅甗準備給日本人,然後把後母戊鼎悄悄藏到了糞坑中。


日軍對鼎沒有什麼概念,他們也不懂眼前的到是不是自己要找的寶貝,只是見這東西夠大,看起來夠「舊」,就信以為真了。最終,在村民們的集體保護之下,後母戊鼎得以留存了下來,隨著時間的流逝,後母戊鼎後來又流轉到了蔣介石手裡,國民黨戰敗後,也是因為物流運輸問題,這寶貝還是被留在了大陸。而現在,後母戊鼎就在國家博物館中被保護和收藏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無邊 的精彩文章:

這兩人原本一同爭奪天下,死後陵墓截然不同,一個輝煌一個荒涼

TAG:史海無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