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衍生」紀錄片,不僅是電影人的「劇組日記」

「衍生」紀錄片,不僅是電影人的「劇組日記」

「衍生」紀錄片,不僅是電影人的「劇組日記」

導讀:今年,走進院線的紀錄片有了新的類型。《影》上映半個月之後,《張藝謀的他的「影」》也隨之登上銀幕,這部紀錄片的意義,不僅是將幕後故事呈現於台前,同時還開啟了紀錄片作為衍生作品走向主流視野的一扇門。

文 | 多米

《張藝謀和他的「影」》是國內首部進入院線的「電影幕後」紀錄片作品。它講述的不是歷史文化,不是時代故事,也不是某位平凡人物的生活。這部紀錄片向我們展示,當鏡頭開始關注那些有關電影拍攝的故事時,我們可以從中擷取哪些意義,而紀錄片人又能以怎樣的新方式來看待自己手中的鏡頭。

「衍生」紀錄片,不僅是電影人的「劇組日記」

觀眾,看到劇情內外的世界

118分鐘的《影》,觀眾能夠記住的可能是衝擊視覺的場景和畫面,可能是激烈反轉的劇情,也可能是主角的演技。但是它們的實現過程,也就是電影幕後的故事,對觀眾來說依舊是不可知的領域。《張藝謀和他的「影」》,把觀眾可能想到的疑問逐一解答。在這裡,人們可以離電影拍攝更進一步,看到電影劇情之外的故事。

「衍生」紀錄片,不僅是電影人的「劇組日記」

很多人都對《影》鮮明的畫面風格印象深刻。影片剛剛開始,國畫一般的黑白色調和鏡頭造型,就迅速讓觀眾沉浸在電影的場景之中。紀錄片中,張藝謀說,鏡頭造型的味道決定了整個電影,如果選錯了,最後拍出來的東西就「不地道」。於是,創作團隊多次討論、從國畫中尋找韻味,再與道具組溝通協調、準備布景道具,直到確定鏡頭的拍攝方案,經過種種細節調試,才實現了觀眾順利入戲的沉浸體驗。

「衍生」紀錄片,不僅是電影人的「劇組日記」

畫面風格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除此之外,劇組為實現完整作品而付出的很多努力都在紀錄片中進行了展現。例如劇本的修改過程,主演的拍攝狀態,境州和子虞「同框」的製作過程…… 《張藝謀和他的「影」》的出現,讓影片中的很多細節得到強調。得益於此,觀眾對與這部電影的關注點,從原本118分鐘的劇情和畫面延伸出去,開啟了更多的討論話題。

劇組人員,看到影像中的自我

紀錄片中有這樣一句話,境州是子虞的影子,而劇組的工作人員是《影》的影子。這樣一部關注幕後的紀錄片,對劇組的工作人員來說,有著更深的意義。

「衍生」紀錄片,不僅是電影人的「劇組日記」

為了實現境州和子虞的同框,演員封柏需要和鄧超搭戲來保證畫面的實現,最終在正片中他的鏡頭會被替換。這樣的付出,人們只能通過新聞資訊中導演張藝謀的一句話來得知。扮演死士的演員們拍攝了許多特寫,在正片中也被全部刪減。還有現場特效師、道具師、廚師,這些純粹的「幕後」人員。其實對他們來說,在片尾字幕中出現就是一份令人滿意的交代。而紀錄片的上映,讓他們收穫了額外的回報,看到了影像記錄下自己的汗水。

「衍生」紀錄片,不僅是電影人的「劇組日記」

這份記錄承載怎樣的力量呢?《英雄》殺青之前,導演甘露連夜剪輯了紀錄片《十天》送給劇組的幾百位工作人員。甘露說,「他們特別專註的看,看完以後,現場就連平時吵了架的人都開始彼此擁抱。」共同致力於一部作品的完成過程,是一個劇組獨有的記憶。而紀錄片的存在,留住了這段歷史,讓人們記住這部電影凝聚著誰的心血,曾經在怎樣的時空下得以實現。

更多意義的新空間

很多時候,當電影導演完成一部作品再把它呈現給觀眾時,內心是期待又不安的。創作者們明白,影片一旦上映,解讀的權利將全部移交給觀眾。而難免存在偏差的表達方式,總會留下神秘卻無解的意義空間。這些空間有魅力,更有存在的必要。

「衍生」紀錄片,不僅是電影人的「劇組日記」

但丁說,「藝術雖熟練,手卻不免發抖。」電影素材的拍攝和剪輯,可以看作整個劇組圍繞創作者的表達願望進行數次嘗試的過程。最終的成品,也就只是眾多表述路徑中的一種。那麼,如果有一種辦法讓那些犧牲掉的、「手抖」的細節被觀眾看到呢?

它不僅可以是張藝謀劇組裡無數「影子們」的故事。1999年,《春光乍泄》劇組裡的幾位工作人員,將2年前電影拍攝時的紀實影像和很多未被採用的片段,結合99年故地重訪拍攝到的影像,融合成了《攝氏零度春光再現》。

「衍生」紀錄片,不僅是電影人的「劇組日記」

除了劇組的拍攝現場、幕後工作之外,《攝氏零度春光再現》還包含了電影的另一種結局、甚至電影中沒有出現的角色,它們都記錄著王家衛頭腦中閃過的靈光。在劇情的世界裡,它讓意猶未盡的觀眾,能夠獲得新的素材去解讀創作者的意圖;在電影之外的現實世界裡,人們也看到導演的取捨權衡,看到這部作品誕生的軌跡,這對於感興趣王家衛、感興趣電影拍攝、感興趣那個年代的人而言,都是值得品讀的資料。此外,張國榮的很多影迷在發現這部紀錄片時,也是意外的驚喜。

因此我們看到,當紀錄片成為一部電影的衍生作品時,這個新的表達空間其實可以蘊含無數的可能性,其中有些已經被發現,更多的還等待實踐者去挖掘和體驗。只要創作者還行走在「表達」和「接受解讀」的路上,衍生紀錄片就有不可替代的存在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