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國際范的女主人再出發|《菁kids》北京

國際范的女主人再出發|《菁kids》北京

原標題:國際范的女主人再出發|《菁kids》北京


「教育不止擇校」是「2019菁北京國際學校博覽會」(JISE2019)提出的大會主題,因為我們不願看到越來越多的父母被媒體炒作的焦慮所綁架,片面地認為擇校是可以決定孩子教育好壞的主要標準,而忘記教育的長遠目標,忘記「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改變從我開始」是本屆「JISE2019校博會」對所有家長發出的號召。我們號召所有家長從我做起,改變和提升自己,以身作則成為終身學習者。過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工作,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和動力,而不是壓力。


專註引領高端家庭家居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唯愛德」創始人Vida,發動她的團隊和北京順義國際家庭社區的媽媽們,一手打造了「國際女主人文化節」,帶領大家探索藝術、研究文化、享受生活……這正是「生活即教育」最好體現。我們期待更多的菁kids父母能像文化節里的女主人們一樣,把自己置身於文化和藝術的實踐中,關注自身的學習和成長,做最好的自己,成為孩子成長之路上的夥伴和榜樣。

文|Sherry拍攝|Uni You


「智慧、時尚、責任」,當Vida去年冒出要發起一個「國際女主人文化節」這個想法時,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這六個字,這是她心中對這個文化節的定位。


Vida在北京順義國際家庭社區有著「家政女王」的稱號,一直致力於打造國際范兒的女主人,她希望讓身邊的每一個女主人成為家風與家文化的締造者和傳承者。在發起「國際女主人文化節」時,Vida首先想到的,是這個文化節一定得是獨特的,所以「智慧、時尚、責任」便成了文化節的六字箴言。


Vida


這份獨特性將於12月8日,在福尼亞劇院舉行的「第二屆國際女主人文化節」上得到淋漓盡致地展現。一部由女主人們自編自導自演的舞台劇《疑惑的暖流》、一場嘉賓論壇、一場由國際社區「藝術家」媽媽獻上的畫展,以及「Art For Her 」女性公益組織的正式亮相,都在向外界傳達本次文化節的個性與魅力。同時,在自我成長、家庭文化和子女教育等熱門話題的聚焦下,新一代女主人的形象將得到全新展現。



「我們帶來的是具有智慧的內容」,這是讓Vida引以為豪的一點。在Vida看來,在紛繁眾多的女性文化節中,「國際女主人文化節」因其群體、社區的原因,有著獨特的文化基因,凸顯著智慧性,比如,由女主人們自編自導自演一部舞台劇,就不是每個以女性為主題的活動都能做到的。在今年的文化節上,Vida和幾位媽媽將帶來一部有關家庭、情感和成長為主題的舞台劇《疑惑的暖流》。



劇情圍繞秦家和朱家這兩家世交展開。兩代人,六個人物全部由北京順義國際家庭社區的女主人們出演。


這部劇一開始便將劇情引到了秦家父母與女兒的小衝突上。22年來秦朱兩家一直保持著一年一度家庭聚會的傳統。今年的國慶節兩家照例聚會,地點則輪換至秦皓家。秦皓是個畫家,妻子臨江則是中學美術教師,國慶節這天,臨江一大早開始準備兩家的聚會,在準備過程中,臨近中考的女兒小琴提出要出去看網球比賽,繼而引發了家庭衝突。

此後隨著朱家的到訪,秦家女兒和朱家兒子之間的早戀事件更是讓兩個世交家庭爆發了一場「戰爭」。如何處理孩子的情感,如何處理家庭和朋友之間的關係……《疑惑的暖流》將關注點投向了子女教育中常見的問題。



《疑惑的暖流》是北京順義國際家庭社區女主人之一依香的首度嘗試。在王府井附近長大的她從小就喜歡去人藝看戲,家裡也有從事與戲劇相關職業的親戚。這次編劇可謂是圓了夢,不過最初創作時還曾被愛人的一句「太平鋪直敘,不吸引人」潑過冷水。


依香不停地修改劇本,反覆地比對自己以往的觀劇體驗,不斷地提醒自己要製造懸念、要有戲劇的衝突性。劇本一改再改,以致於出演的其他五位女主人們都有點擔心排練時間不夠了。「當然我也不是一味地為了懸念而製造懸念,還是希望這部劇能立足於北京順義國際家庭社區的關注點來展開。」依香希望在聚焦家庭與教育的話題之下,也能道出人性與情感的複雜。



依香


事實上,在第二屆「國際女主人文化節」上演的《疑惑的暖流》,其主題也是首屆文化節上《空空的爸爸的餐椅》那部劇的延續。去年,她們在 「果醬屋」戲劇創始人Jerry 的指導下,自編自演了戲劇「Family Dinner」,對「爸爸缺席晚餐」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層探究。



如今到了第二屆,家庭話題依然是一大關注點,只不過這次指向的是家庭成員之間彼此智慧相處的問題。面對問題時,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想法,在家庭成員的相處過程中常常也會遭遇解不開的疑惑。但彼此的吵鬧、衝突是為了這個家,有愛在裡面,這又是非常暖心的。大家在探討劇情時,Vida下意識表達的一句「疑惑的暖流」,讓大家立刻覺得這句話與劇情是再貼切不過的,於是一拍即合,劇目的名字變有了。


在劇中扮演朱家女主人雪揚的Jilly自己養育了兩個孩子。與劇中的人物雪揚總是以女強人姿態去解決家庭和子女教育問題不同的是,現實中的Jilly秉性家庭和諧關係的培養。Jilly說:「《疑惑的暖流》帶出了一個極好的話題,每個家庭都不一樣,每個孩子也是獨特的,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與孩子建立起和諧的關係,以及培養孩子愛的能力。」

「家庭成員之間相處的基本點是相愛和相互支持,我們最終的目標不就讓孩子和愛人感到幸福嗎?」 Vida和依香等女主人都希望《疑惑的暖流》能引發大家的討論,給人以啟發,並提供一種智慧的相處之道。



「國際女主人文化節」是女主人們「再出發」的大舞台,一位位女主人鮮活而真實的「再出發」之路在這個平台上展示,進而給人以啟迪。「石頭」媽媽陳潁便是其中一位。


陳潁,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本科專業是高分子物理,畢業後赴美留學攻讀計算機專業,之後在Motorola從事軟體開發和項目管理工作。2011年回國定居北京。理工科背景的陳潁自言內心裡一直住著一個藝術生。她從小喜歡畫畫,初中時經常作為學生代表參加學生畫展和文化交流,為此在高考時還心生報考美院的念頭。無奈當時已臨近高考,無法系統補習素描、色彩等專業課程,只能棄藝從理。



陳穎


2011年從美國回來後,面對著阿里、百度等Offer,陳潁卻對此再無興趣。那時的她深深地意識到「自己的生命不需要、也不能再放在那裡」。她想重拾那個自小就在內心萌生、卻一次次放下的藝術夢。


為了圓夢,陳潁報考了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的研究生班,進修了兩年。畫畫創作外,還與朋友一起翻譯了費恩伯格的名著《藝術史:1940至今天》,走出了一條藝術「再出發」之路。


自言創作靈感來源於生活的陳潁創作了系列畫「石頭和爸爸」,將孩子成長中的點滴永久地繪入畫紙。該系列作品於去年在首屆「國際女主人文化節」上亮相時便受到一片好評。今年,陳潁希望展示一些畫在銀杏葉上的主題創作,有關於希臘神話的、也有關於剪影的……天生對新材料好奇的陳潁將自己的生活繪入了銀杏葉,這樣的創作狀態一度讓她回歸到猶如昔日在職場中打拚的勤奮狀態。


陳穎的作品


陳潁說,她這幾年的「再出發」及成長故事與Vida發起的「國際女主人文化節」特別契合。「我就是女主人,創作的靈感都來自家庭,在創作過程中又實現了自我價值。」


同樣在實現更多自我價值的還有Yolanda Tung,她一直堅信自我成長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Yolanda昔日曾是商界女強人,成為全職媽媽後依然活得很勵志。生倆娃的過程中拿下了兩個碩士學位,Yolanda說,她接下來的學習目標就是去哈佛、耶魯等世界頂級學校進修。「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得更好、更圓滿,達到一種新的狀態,因為某種意義上說,孩子就是我們的老師!」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Yolanda也學到了許多新技能,從未下過廚的她成為了米其林三星廚師,也開始了自己的藝術之路。



Yolanda(前排右一)、Jilly(後排左二)


Yolanda毫不諱言地說最初自己總是拿著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的作品。當三歲兒子很興奮地拿著畫作給她看時,她卻覺得「怎麼三歲了,還在亂塗」。可是,兒子的塗鴉之作在美術老師那卻是件兒童畫「傑作」,這讓Yolanda開始反思,自己不僅不理解孩子的創作,更沒有好好地鼓勵他。慚愧之餘,那一刻,她決定要跟孩子一起學藝術。「孩子的成長中,我要跟著他們一起去了解新事物,進入新的世界。」Yolanda說。



「媽媽們真的有很大的能量,」唯愛德女主人創始人Vida自身就是媽媽「再成長」的案例之一,如今通過唯愛德女主人這個平台更是幫助和見證了許多媽媽的「再成長」。


Vida創立的唯愛德女主人平台注重家事打理、自身成長以及孩子教育、家風建設。創立這樣一個平台,與Vida的興趣有關。

Vida一直喜歡「家事打理」這個主題,在美國生活時,她也曾受到婆婆的影響,較早地接受了生活美學的理念。從美國回來後,兩個國家家庭文化的不同讓她開始反思對孩子的影響。她說:「如何打造生活場景,對孩子有很大影響。」


在養育三個孩子的同時,Vida將自己的興趣與事業結合創立了唯愛德女主人平台,開發了有關家事打理的一系列課程與產品,希望能帶動更多媽媽的再出發。「我覺得這件事非常有意義,可以做到事業與孩子兼顧。」



除了展示「再出發」的強大生命力外,這群女主人們心中還有一個更大的願景,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再出發」能為他人、為社會賦能。


Nicole曾在美國當牙醫,回國後也是因為一直喜歡藝術史進而去了中央美院人文學院學習。藝術鑒賞之餘,Nicole開始與Vida她們一起畫畫。雖然沒有畫畫基礎,但畫畫卻帶給她無比的滿足。她自言畫畫讓她的人生開了另一扇窗。Nicole的女兒也超愛畫畫,為此生活中也會上演母女一起創作的美好場景。



Nicole


「在成為全職媽媽之前我們都是職場精英,都很有能量,現在我們畫得非常開心,但光自己happy還不夠,還是希望能將自我能量散發出去。」Nicole的心愿也是Vida等女主人們的共識。為此,大家決定發起一個「Art For Her」的公益項目。


「從生命角度來說,當我們有助於他人時才能實現自我的滿足。」 在這一屆女主人文化節上,隨著畫展的亮相也將正式啟動「Art For Her」這一公益組織項目,既幫助女主人們銷售展出的作品,也將一部分收入捐給慈善基金,回饋社會。Vida說:「我們是一群熱愛生活與藝術的女性,致力於協助為了家庭和孩子退出職場的女性,以藝術為載體、慈善為胸懷,再次自我成長與為社會賦能。」


正如Vida一再強調的,「國際女主人文化節」是智慧的、時尚的、責任的,在Vida和Yolanda等女主人的設想中,她們希望「Art For Her」起步後能茁壯成長,成為一個國際范兒的公益組織。「我們的最終目標想得還挺大,希望它能在國際上有影響力,而且是中國文化背景下的中國女性慈善組織。」Vida說這句話時,語氣依然是堅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賽一家子 的精彩文章:

希臘好友喬治:把中國介紹給希臘,把希臘介紹給中國
12月9日,林賽一家子的線下活動,帶著孩子來吧!

TAG:林賽一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