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盛衰之機貴諸人謀 性命之理求其實用

盛衰之機貴諸人謀 性命之理求其實用

《圍爐夜話》:盛衰之機,雖關氣運,而有心者必貴諸人謀;性命之理,固極精微,而講學者必求其實用。

興盛或是衰敗,雖然和氣數命運有關,但是有心人一定要求在人事上做得完善。天命天理的道理,固然十分微妙,但是講求這方面的學問,一定要它能夠實用。

在「天、地、人」三才之中,儒家主要講人道,更多地是強調「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雖然儒家也承認有時候要「聽天命」,例如「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但是更多時候宣揚的是「盡人事」,所以合在一起是「盡人事然後聽天命」。

天時、地利、人和之中,雖然有難以改變的因素,但是人和的因素,是可以努力的。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可以將這個變數儘可能地提高或者降低。如果只有定數而沒有一點兒變數的話,人也就沒有了奮鬥的必要。

正因為天下事難以預料,有「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的事,也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事,所以人需要努力,你不努力的話,你是不能確定最終的結果的。

所以總要「盡人事」才能「聽天命」,如果連人事都不盡的話,很多事是根本不可能做成的。

性命之學,是極其精深微妙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完全走到玄虛的境地。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只求「形而上」,不顧「形而下」,也是不行的。道與器,不可偏廢一端,「必求其實用」就是要道不離器,兩者結合。

由此也可見中華國學之高妙,因為它不是只給你講理論,也給你講實踐;不是只給你講抽象的思辨,也給你講現實的實用。

有一位下屬官員,長期聽王陽明先生的講學,他說道:「先生講說的的確精彩,只是文件、案件極其繁重,沒有時間去做學問。」

先生聽後,對他說:「我何嘗教你放棄文件案件而懸空去講學?你既然需要斷案,就從斷案的事上學習,如此才是真正的格物。

例如,當你判案時,不能因為對方的無禮而惱怒;不能因為對方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為對方的請託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為對方的哀求而屈意寬容他;不能因為自己的事務煩冗而隨意草率結案;不能因為別人的詆毀和陷害而隨別人的意願去處理。

這裡所講的一切情況都是私,唯你個人清楚。你必須仔細省察克治,唯恐心中有絲毫偏離而枉人是非,這就是格物致知。處理文件與訴訟,全是切實的學問。如果拋開事物去學,反而會不著邊際。」

所以說性命之理是不離實用的。只有「實地用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按照良知的要求去行事,才是真的格物致知功夫。

盛衰之機貴諸人謀,性命之理求其實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荀子》:語言可通向真、善、美
鵝湖書院:朱陸之會 春風化雨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