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帶上家人 11日來 「好雨時節」展拾撿記憶!

帶上家人 11日來 「好雨時節」展拾撿記憶!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曹菲

有人說,中國老百姓有「三大人生理想」,房子、車子和票子。改革開放40年,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提升,人們對房子、車子的要求也在不斷發生改變。

在 「好雨時節·見證改革開放四川四十年」展覽徵集活動中,我們也收到了一些讀者的分享,西昌老人蔣元順40年圓了安居夢,從竹笆片屋住進了嶄新樓房;成都市民陳永紅至今還留著一張養路費的票據,忘不了買上第一輛轎車時的喜悅和幸福。

12月11日,展覽將在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拉開帷幕,帶著你的故事,跟隨你的記憶,攜父母、伴侶、子女全家前來看展吧!

從竹笆片到嶄新樓房 西昌老人40年安居夢

蔣元順今年55歲,他對家的最初印象是那間有些發黑的竹笆片屋。回憶過往,他翻出這張老屋照片,一段關於住房的獨家記憶緩緩展開。

「屋子破舊,一到下雨天便要漏雨。」沒有干穀草和被子可換,一家人幾口只好躺在濕漉漉的床上合衣而睡。

1970年,蔣元順上小學,家裡也有能力推倒偏屋,修起了青磚瓦房。「再也不怕風吹雨淋,但冬天冷風透過瓦片縫穿過屋頂的椽子,屋裡冷得像「冰窖」,手、耳朵都生凍瘡,腳板起裂口,走路痛得鑽心 。」

隨著時間侵蝕,瓦房牆體裂縫、地基下沉。一家人湊錢在家中重修了鋼筋水泥屋。板房堅固冬暖夏涼,在屋頂還有曬壩,可以曬穀子、玉米、花椒、紅海椒……

「爹媽請照相館師傅,在我家新修一樓一底的『小洋房』前照了一張黑白相片。」照片洗印了一句話:「李家過上好日子!」對於家人來說,鋼筋水泥屋的修建,圓了幾代人的夢。

2009年,蔣元順所在單位在西昌修建了「經濟適用房」,他又一次住進了新屋。「從會理益門中村搬新居到西昌,濕地公園就在附近,環境特別好。」蔣元順還把85歲的老父親接來同住,老人起初還不相信兒子能買得起這樣的房子。

「我家的住房記憶雖然有些苦澀,但也飽含溫馨。」這就是蔣元順的40年安居夢,亦是改革開放40年來,社會發展變遷的縮影。

一張養路費票據的故事

難忘擁有人生第一輛汽車時的幸福

隨著社會的發展,購買一輛汽車,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似乎不是什麼難事,但擁有人生第一輛汽車時的感覺,對陳永紅來說十分難忘。今年44歲的他,在2008年買了人生第一輛汽車。「那時的喜悅和幸福至今還記憶猶新。」

陳永紅說,因為老家在農村,經濟條件比較差,從沒想過會買汽車。自從2001年學會開車以後,他就一直夢想能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但這對於當時月薪一千多元的他來說,著實困難。到了2008年春節,陳永紅花了3萬多元的年終獎金買下了人生的第一輛汽車。

儘管花了近兩年的工資,但當時的幸福感讓他覺得很值得。「開著車的時候,我真的覺得很幸福!」陳永紅說,2008年的養路費是按座位收費的,自己買的是5座的長安麵包車,每月要繳養路費105元。「我平時喜歡收藏小東西,覺得那張養路費收據挺有紀念意義的,圖案也很漂亮就收藏起來了。」他說,從2009年起就不再繳養路費了,自己也換了新車,而且如今每年有20多天高速公路免過路費,這些都讓普通老百姓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福利。

看展攻略:

時間:2018年12月11日-2019年1月3日

地點: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

門票:全程免費開放

路線:跟隨你的記憶,這裡都有

提示:攜父母、伴侶、子女全家前來最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志願者連續6年堅持在阿拉善地區種樹 目前樹苗存活率在90%以上
眉山市舉行群體事件應對處置演練:400餘名聚眾鬧事的「傳銷涉案」人員被成功疏散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