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想理解成癮,你該注意的不是成癮的壞處,你該注意的是成癮的好處

想理解成癮,你該注意的不是成癮的壞處,你該注意的是成癮的好處





彭縈  

       改變自己主創


創業者 | 品牌人 | 性格分析師



以前我們了解的都是成癮的壞處,這篇文章內容新穎。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成癮的好處與壞處。




「癮」到底該保留還是該戒掉?如何準確的定位自己的人生準則?

怎麼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呢?讓更多的人提起你、記住你呢?本周的語音主題為「如何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點擊閱讀原文快來加入我們吧。


                                                                     

                   


想理解成癮,你該注意的不是成癮的壞處,你該注意的是成癮的好處


演講者

Gabor Mate


翻譯:Andora Wen


來源:整合心理諮詢中心

(ID:sjzxlzx)




|

 

 

成癮的力量與對力量的成癮



我今天要談的是成癮,與成癮的力量,還有對力量的成癮。我是一位醫生,在加拿大溫哥華工作,我曾治療一些嚴重成癮的患者,他們在使用海洛因、注射古柯鹼、喝酒、吸冰毒,所使用你聽過的毒品,這些患者活的很痛苦。



如果一位醫生的成功與否是用病人的生命來衡量的話,我是徹底失敗的。因為,相對於其他醫生,我的病人都很年輕就死了。他們死於艾滋病,死於C型肝炎;他們死於心瓣膜感染,腦部感染、脊椎感染、心臟感染、血液循環感染;他們死於自殺、用藥過量、暴力傷害或者意外。




你看著他們,就會聯想到著名埃及小說家納吉布·馬哈福茲寫的句子「只有人類的肉體才能用最生動的方式展現悲慘生活的影響力」。




因為這些患者一無所有,他們失去健康、失去光鮮的外表,失去牙齒、失去財富,他們失去與他人的聯繫,到最後他們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但是,這些都沒有辦法阻止他們成癮,沒什麼能夠強迫他們解除毒癮。成癮的力量非常強大,但原因是什麼?



我的一位病人跟我說:「我不害怕死亡。」他說:「我更害怕活著。」我們該問的問題是:為什麼他們害怕活著?




如果你想理解成癮,你該注意的不是成癮的壞處,你該注意的是成癮的好處。



也就是說,這些人從成癮中得到什麼好處?他們無法以其他方式獲得嗎?成癮能讓他們減輕痛苦,他們從中得到平靜與支配感,還有冷靜,但這些都是非常短暫的。所以問題在於,為什麼他們的生命缺少這些情緒,他們經歷過什麼事?




其實這些毒品,像海洛因、嗎啡、可卡因、還有古柯鹼和酒精,這些通通都是止痛劑,這些東西能夠減輕疼痛,這才是成癮的問題所在。重點不是「為什麼會成癮?」重點是「為什麼會痛?」




最近我剛讀完基思·理查茲的自傳,他是搖滾樂隊的吉他手,你們還可能聽說過很多人很驚訝他現在還活著,因為他有很長一段時間對海洛因嚴重成癮。他在自傳里描述,成癮是為了要讓自己失去感覺,為了要遺忘。




他寫到:「我們透過這種扭曲,讓自己能夠短暫地變成另一個人。」我完全理解,因為我懂那種對自己的不適感,我懂處在這身皮囊中的不適感,那種渴望逃離自己思想的感覺。




著名的精神醫學家R.D.連恩曾說,人類最恐怖的事情有三件,分別是死亡、他人與自己的思想。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試著不要去注意我自己的思想,因為我很害怕與我的思想相處。我是怎樣分散注意力的呢?








我沒有用過毒品,但我利用工作讓自己分心,參與各種活動讓自己分心。另一個方法是通過購物。以我來說,我會去買各種古典樂的光碟,而且是上癮的那種購買方式。我曾一周內花8000美元在買古典樂上,不是因為我想買,而是我會無法控制地跑回店裡。




身為醫生,我常要接生嬰兒。有一次,我把一位待產女性丟在醫院跑去買古典樂。我本來應該來得及回醫院接生,但我一進去店裡,就沒辦法離開了,因為店裡有一堆邪惡的店員會來問你:「嘿,你聽過最新的莫扎特交響曲集了嗎?還沒?那麼……」所以,我沒有回去接生那個嬰兒。




那天回家後,我也沒有告訴我太太事情,跟其他成癮的人一樣,我會說謊,我會忽視我的小孩,對我的工作和音樂過度沉迷。所以,我很清楚什麼是逃避自我。




我對成癮的定義是一個能讓你短暫鬆一口氣,獲得一時滿足的行為,但長期下來,會導致傷害或負面影響,讓你明知有害卻不願放棄的行為,就是成癮。




以這個觀點來解釋,你就能夠明白其實成癮有非常多種。沒錯,有些人是對藥物上癮,但也有人對消費主義上癮,也有人對性行為上癮,對網路上癮,對消費和食物上癮。佛教中有種鬼叫餓鬼,這種鬼的肚子很大,卻很空,他們的脖子又細又瘦,嘴巴很小,所以他們永遠沒辦法滿足,他們永遠沒有辦法填飽肚子里的空虛感,而我們就是這個社會中的餓鬼。




我們的體內都有這種空虛,很多人試圖用外界的物質填充這種空虛。

成癮就是藉由外界的物質填充空虛。




那麼,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我們會覺得痛苦,不要從遺傳的角度探討。要著眼於他們的生活。舉例來說,那些嚴重成癮的患者,他們覺得痛苦的原因很明顯,因為他們這輩子都飽受欺凌,他們小時候是受虐兒。




我在12年的期間,治療了上百個女患者,她們都曾在小時候受到性虐待,男性也有相同的心理創傷。他們受到性虐待、被忽視、被過度體罰、被拋棄,受到心理傷害,一次又一次的重複,這就是痛苦的來源。




還有另一個因素:人類的大腦。大腦的特性大家應該都知道,大腦的發育不只與遺傳有關,還會受到環境影響。所以,兒童生活在這種環境里會影響到他們的大腦發育。




舉兩個老鼠的實驗當例子。你抓一隻老鼠,把食物放到它嘴巴里,它會把食物吃掉,開心地吞下去。但是把食物放在那隻老鼠的鼻子的前面,老鼠卻不會向前移動去吃食物,它會這樣活活餓死,不去吃東西。




為什麼?因為這個實驗剔除基因,讓老鼠腦中缺少一種受器,這種受器會接收多巴胺,多巴胺是帶來鼓舞和刺激的化學物質。

多巴胺的出現表示我們感到積極、興奮、活力、好奇,讓我們想去覓食或尋找伴侶。一旦失去多巴胺的刺激,我們便失去動力。




所以,成癮能帶來什麼?當患者注射古柯鹼,當患者注射病毒或任何其他毒品時,他們的大腦會湧現多巴胺。問題在於,為何他們的大腦一開始會缺乏多巴胺?「毒品讓人上癮」其實是一種迷思,毒品本身不會讓人上癮,很多人用過藥物過後根本沒有上癮。




所以,問題在於,為什麼有些人對上癮毫無招架能力?就像食物不會導致上癮,但有些人卻對食物上癮。購物不會導致上癮,但有些人卻對購物上癮。看電視不會導致上癮,但有些人卻對看電視上癮。所以,問題在於為什麼人會這麼容易受影響?




有另一個用老鼠做的實驗,他們把剛出生的幼鼠和母鼠分開,這麼一來幼鼠不會呼喚母鼠,這些幼鼠通通無法在野外存活,因為只有母鼠能夠保護並養育這些幼鼠。




為什麼?因為實驗剔除的基因讓老鼠缺乏一種受器,導致大腦沒辦法接收腦內啡,腦內啡是一種類似嗎啡的化學物質,腦內啡是我們自體產生的止痛劑,這兩種化學物質的另一項功能是讓生物感受到愛,讓生物感受到自己對父母的感情,還有父母對小孩的感情。因為這些幼鼠的大腦不能接收腦內啡,所以他們不會呼喚母鼠。




也就是說,

患者對藥物上癮,對海洛因和嗎啡上癮,是因為藥物會讓腦內啡出現,這就是上癮的機制。

所以,問題在於為什麼這些人需要藥物刺激才能產生這些化學物質?原因就是他們曾在小時候被虐待,導致迴路的發展受到影響,只要在小時候缺乏愛、缺乏親情連結,就會導致大腦的迴路發育不良。虐待就是導致發育不良的環境之一,因此他們的大腦非常容易受到藥物影響。吸毒讓他們覺得自己像正常人,不再那麼痛苦,讓他們感受到愛。




一位病患告訴我:「第一接觸海洛因的時候,感覺像是投入一個溫暖的懷抱,就像被母親擁抱的嬰兒」。




我也曾有過那種空虛,雖然沒有我的病患那麼嚴重,我的故事是什麼?我在1944年出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我的父母是猶太人.我出生後不久,德國就佔領了匈牙利。大家都知道東歐的猶太人受到的待遇。




在我兩個月大時,德軍進入了布達佩斯,隔天我母親就打給小兒科醫生,她對醫生說:「可以麻煩你來看一下加博爾嗎?他哭個不停」醫生回答:「當然可以,但別太擔心,現在所有猶太小孩都在哭」為什麼?嬰兒會懂希特勒、種族屠殺或者戰爭嗎?不懂。




我們感受到的是母親散發出來的無形的壓力、恐懼與沮喪,這些都會影響小孩的大腦發育。接下來,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個世界不想要我。因為我的母親看到我時並不快樂,她一定是不想要我。

為什麼我長大後變成了工作狂?因為就算他們不想要我,至少會需要我,我成為重要的醫生後,他們就會需要我,卧藉此補償自己。




補償一開始感受到的「沒有想要我」這代表什麼?這代表我一天到晚都在工作,不是工作,就是沉迷於花錢買音樂,這讓我的小孩作何感想?他們和我一樣,覺得沒有人想要他們,我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重複這個過程,就這樣把傷口和痛苦傳給下一代,一代傳給一代。

我們用各種方法可以填補這種空虛,每個人的方法都不同,但空虛還是會回到源頭,源頭就是我們幼年時期的缺失。




然後我們轉過頭看看毒品上癮的人,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待自己?你怎麼可以注射這種恐怖的東西?你明知這會害死你。」但看清楚我們對待地球的方式,我們釋放各種物質到空氣里,到海洋里和自然環境里,這些東西正在殺死我們、殺死地球。哪種上癮比較嚴重?對石油上癮嗎?還是對消費主義上癮?哪個造成的傷害比較大?我們批評那些有毒癮的人,是因為我們透過他們,看到自己的樣子,但我們厭惡看到自己。所以我們會說:「我們不一樣。你們病的比較嚴重。」







我在飛機上看到紐約時報,讀到一篇巴西的報道。那篇報道在講尼西奧·戈麥斯他是亞馬遜瓜拉尼人的領袖,他被殺害了。他被槍殺是因為他保護他的族人,他不向有錢的農場和大公司讓步,他不讓他們接管雨林、破壞雨林,因為他們會毀掉印第安原住民的居住地。我很確定,在加拿大發生的事情同樣也在那裡發生。




我所治療的病患中不少人都是加拿大的第一民族,或印第安原住民。他們的毒癮都很重,這些人在居住人口中占的比例很低,但卻在犯罪人口中佔了很高的比例,在有毒癮、精神疾病和自殺人口中也佔了很高比例。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土地被剝奪了,因為他們民族的一代接著一代都被殺害、被虐待。但我想問的是,如果你能理解那些原住民的痛苦,理解他們因此想要用毒品減輕疼痛。




那麼,製造這些痛苦的人呢?他們對什麼上癮?他們對力量上癮,他們對錢財上癮,他們對獲得上癮,他們想讓自己變得重要。我想了解那些對權利上癮的人,所以我開始研究歷史上最有權利的人。我研究亞歷山大、研拿破崙、研究希特勒、研究成吉思汗、研究斯大林,研究這些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首先,他們為什麼這樣渴望權利?他們有一些有趣的共同點:他們的身材都很矮,他們都是邊緣人,他們都不屬於多數人口的種族。斯大林來自喬治亞,而非俄國,拿破崙來自科西嘉島,而非法國,亞歷山大來著馬其頓,而非希臘,希特勒來自奧地利,而非德國。他們感覺到的是深深的不安與自卑,他們需要權利,才能讓自己放鬆,讓自己變得重要。




為了能得到權利,他們可以挑起戰爭,為了能維持權利,他們可以屠殺其他人。這不代表只有矮小的人才渴望力量,這些有趣的例子讓我們知道,權利跟對權利的上癮到頭來都跟空虛有關,都試圖用外在物質填補空虛。像拿破崙在失勢後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他還說:「我愛權利,我愛權利。」他無法想像他會失去權利,他從來沒想過失去權利後會如何。




如果你把這些人拿來跟佛祖和耶穌比較,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因為耶穌跟佛祖的故事裡面,都有試圖誘惑他們的惡魔,其中一項誘惑是權利,掌控世界的權利,但他們都拒絕了。為什麼他們會拒絕?




他們拒絕,是因為他們具有內在的力量,所以不需要外在的權利;他們拒絕,是因為他們不想控制人群,他們想教育人群。透過案例、柔和的字句和智慧教導群眾,他們不願強迫他人,所以他們拒絕權利。他們對力量的評價也十分有趣。耶穌說,

力量與真實,不是在外界,而是在你心中。




他說,主的國在你之中。在佛陀快死的時候,僧侶都圍著讓悲傷地哀悼,他說:「別為我哀悼,也別膜拜我,你應該找到心中的明燈,引導自己,在內在發現光亮」。




現在,看看這個可怕的世界,這些生態環境的耗損、全球暖化、海洋的過度捕撈,我們不要再指望有權勢的人會改變世界。




因為,恐怕

那些最有權勢的人,常常就是世界上最空虛的人,他們不會為了我們而改變,我們必須在自己心中找到光亮,我們必須在群眾中找到光亮

,在自己的智慧與創造中找到光亮,不能再等待那些有權勢的人了。他們永遠不會把世界變好,除非我們推他們一把。




大家都說人的天性是競爭,是侵略,人的天性是自私,事實正好相反,人的天性其實是合作,人的天性其實是慷慨,是共同生活,我們互相分享資訊,我們接受新知,一起創造更好的世界,這才是人類真正的天性。




我想要告訴你的是,

一旦你找到自身的光亮,找到你的本質,我們就會對自己更寬容,也會對大自然更好。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整合心理諮詢中心

(ID:sjzxlzx),

專註於心理諮詢,心理沙龍,心理健康教育。封面圖by Mark rothko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我管理系統」。曾經我們都以為只要不做苦力,在高樓里當白領就不會那麼辛苦。後來事實證明,白領在一天工作的結束之後,只想回家躺著做一條沒有夢想的鹹魚,不僅沒有熱情去健身、也沒有精力去為自己充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算是你什麼都不做,馬馬虎虎地聽了四個小時會議也會消耗掉你的精力。



上期的會員語音,和大家分享了精力是什麼?什麼人才會進行精力管理?怎麼樣有效的管理好我們的精力等。上期的語音主題為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精力——如何有效管理你的精力

20181125

。下面是精選的會員反饋:







@會員 樂狗兒


之前定過很多目標、時間計劃,最後都不了了之。聽完今天彭縈的語音,感覺找到答案了(PS.聲音好蘇23333)!精力管理重於時間管理!我打算試試彭縈的三步走:1、確立目標,自己之前把大量時間耗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沒有分清楚主次。2、澄清事實,對自己狀態的評估還是挺難的,但是確實有時候做完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反而不覺得累。3、採取行動,個人感覺最難得是理清前兩步。希望這一周能有個小改變!




@會員 

皓軒


精力可以存儲,可以消耗,亦可以集中,就像太陽一樣,有起有落。人活一世,精力有限,如何讓自己在重要的事情上保持充足的精力,是我們精力管理的重點。明確自己重要的事情,將大部分精力放在這些事情上,而不是其他瑣碎,就像飛行教練麥克-弗林特求教巴菲特成功的經驗,巴菲特建議他列出人生中重要的25件事,然後找出其中最重要的5件事,將人生絕大部分精力放在這5件事上,這就是沃倫-巴菲特的25-5法則!再一個就是,我們要學會及時補充精力、儲備精力,也就是該玩的時候痛痛快快的嗨皮,該工作學習的時候,認認真真的做事,找到自己精力的補給站也很重要!




 現在就加入會員 




「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

近期彭縈會和改變自己的會員分享「更新你的自我管理系統」共五期專題語音來迎接新的一年,用新的思維來講述自我管理在職場、情感、生活中的運用,使得我們如何才能成為情商更高、工作效率更高、更熱愛生活的人。

語音專題有「不要試圖改變他人——如何管理你的情緒20181111」、「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精力——如何有效管理你的精力20181125」、「如何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如何管理你的時間」、「如何做好人生的斷舍離」,快來加入我們吧。




點擊

「閱讀原文」

加入,即可完整收聽「更新你的自我管理系統」系列前兩場語音。


想知道會員能得到什麼?↓↓↓點擊

閱讀原文

,10 秒鐘加入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改變自己 的精彩文章:

像富人那樣思考和行動
定位焦慮,解決焦慮

TAG:改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