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成熟的人,工作從不靠喜好驅動

成熟的人,工作從不靠喜好驅動

時間不會等你


每天多一點驅動




張輝 改變自己主創



  輝哥奇譚主創 | 佈道師






在年輕的時候,我總以為工作是被自己的喜好驅動的,所以我在找工作,換崗位時,總喜歡挑選自己所喜歡的。但是後來卻發現,這樣的人生,越走越窄,越走越艱難。沒有辦法,只有改變自己的工作觀,擇業觀,另尋出路。




順便說一句,本周末,我會深入談談有關人生重大抉擇的話題,包括擇業和擇偶等。如何做決定才不後悔?如何做決定才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來聽聽我過去20年的經驗分享吧!






成熟的人,工作從不靠喜好驅動

作者:焱公子


來源: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依依最近有點膨脹,她連續二年升職並獲得優秀員工,非要張羅請吃飯。



飯局上,大家很感慨,畢竟兩年前,她動不動就把辭職追夢掛在嘴邊。




最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根本不喜歡現在的工作,無聊透了,怎麼可能有啥幹勁呢?




她是學工程造價出身,但一個女孩子家,又不愛去工地,最終進了一家科技公司做行政助理。




她本以為能做點更具創意的文案策劃類工作,殊不知最常規的任務,就是整天幫領導和同事貼發票。




我好奇地問她,你是如何逆襲的?




依依笑著說,人都是會成長的嘛,回頭看,我那時更多是迷茫。




不喜歡,是因為實際工作跟自己最初的預期不符;但真正喜歡什麼,我也並不確切;



喜歡文案策劃?我對文字根本不敏感,也不願真正用心練習、打磨……這真的僅是喜歡,我沒有本事把它作為謀生手段;




貼發票過程中,我發現了好玩的事:計程車票結合酒店信息,能在地圖上判斷出報銷者的活動半徑。據此給領導們安排行程,他們都非常滿意,認為我無師自通,工作細緻周到;




我大受鼓舞,開始發現其他工作也不再那麼討厭了。




蔡康永說:

「你不一定要做你最喜歡的一件事,可是你要做一個你能夠學到東西的事,因為學習是快樂的。」




依依轉變的核心原因,其實是她在曾經不喜歡的工作中找到樂趣並獲得肯定,這點燃了她的熱情。




  01  


與單純的喜歡相比


成就感才是真正的永動機




美國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教授Dan Ariely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在校園裡刊出「玩樂高賺現金」的廣告,吸引來了不少樂高迷愛好者。




教授將參與者分成AB兩組,制定如下規則:




用手上積木組成一個標準機器人,第一個成品可獲得2美金,之後每完成一個,獲得的獎金比上一個遞減11美分,即第二個獲得1.89美元。




當參與者覺得不值得繼續時,即可停止組裝,遊戲結束。




兩組唯一區別是,A組完成的每一個機器人都會被保留,而B組開始組裝第二個機器人時,實驗人員會宣稱積木不夠用,進而拆掉他們剛剛組裝好的第一個機器人。




結果,A組平均每人組裝11個機器人,並在實驗結束後興緻盎然地表示,這是個有趣的活動,有機會還想參加。




B組平均每人僅組裝7個機器人,且多數人在問卷中表示,這個活動真不怎麼樣,以後不會再參加了。




過程幾乎一致,為何兩組人員從結果到反饋都大相徑庭?




關鍵區別,自然是組好的積木被留存還是立刻拆掉了。




兩組人員都是樂高迷,搭樂高積木對他們都是喜歡乾的事,但對B組來說,若工作帶來的成就感被剝奪(機器人作品被拆),積極性遭到挫傷,在獎金還逐個減少的前提下,勢必難以持久投入。




而A組則因成果得以保留,在同樣少錢的情況下,依舊堅持了很久。




實驗結論很明顯,與單純的喜歡相比,一份具體工作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滿足和成就,或許更是持續保持激情與動力的原因。




我哥們阿羊大學期間是個學渣,不學無術,整天無所事事。大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同學拉他去學校廣播站玩,他看著好玩,就試著也錄了幾句。




當時導播沒有關閉廣播,他的聲音就這樣傳了出去。事後很多同學打進電話,說這個新主播的聲音真好聽,紛紛打聽他的來歷。




阿羊莫名其妙地火了,廣播站站長親自給他打電話,邀請他來當主播。




雖然校園主播沒有任何報酬,還需要額外付出時間精力,但他毫不猶豫就去了。




我們一開始都覺得他愛慕虛榮,也就勁頭來了新鮮幾天,沒想到他認真了。




上網買設備、玩調音台、一次次錄音到深夜、學習各種音頻處理軟體,阿羊樂此不疲,很快就成了廣播站的後起之秀,迅速收割了一批忠實聽眾。




我去過他們廣播站,他端坐在播音台前,彷彿渾身帶光,和我一貫認知中懶散頹廢的模樣截然不同。




畢業後,他去了電視台工作,現在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主持人。




阿羊說:「我喜歡播音么?至少一開始並不——我那時都不知道什麼是播音。可我從沒想過像我這種loser,也會有人替我鼓掌叫好。在播音這件事情上,我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很幸運。」




亞伯拉罕·馬斯洛說:

榮譽感和成就感是人高層次的需求

。即便學渣如阿羊,也同樣有這需求,他在播音中找到了它,並最終形成持久驅動力,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02  


掌握工作的底層邏輯


為自己的喜歡埋伏筆




老魏是我前同事,工程師出身,干過開發、產品和服務,在每個崗位上,一直都十分出彩。




「有問題,找老魏」已經成了公司廣為流傳的口頭禪,不管是研發、產品還是服務問題,只要找到他,都能快速定位並給出解決方案。




我聽過一次老魏的公開分享,他感慨說:




「其實我一點兒不牛,勉強說,也只是個踏實幹活的人。




「開發做需求分析,產品做功能定位,服務做客戶滿意度,聚焦點不同,但做事的思路有區別么?




「在我看來,多數工作的底層邏輯都差不多啊。」




老魏的話,我深以為然。




出來創業前,我曾在通信圈工作十年,從技術員做起,後來陸續做過主管和項目經理。




因為從小對文字的夢想,我辭職後第一件計劃做的事,是寫一部長篇小說。




就我的理工科思維看,寫長篇小說,最重要的是寫作前的架構工作。這就好比唱戲要先搭好一個檯子,檯子越穩越紮實,後期創作就越輕鬆明確。




在嘗試架構背景世界觀、故事體系、人物關係、組織架構時,我不自覺聯繫既往經驗,快速找到了當初熟悉的感覺。




項目管理與小說架構




這些事情,跟我做項目經理時,做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客戶梳理和執行方案,似乎沒什麼本質區別啊。




最終,我用兩個月時間完成了20萬字,並憑此簽約了某創作平台,積累起了我的第一波人氣。




在工作中尋找並掌握其底層邏輯,是一件相比單純的愛憎更有用的事

,它能為咱們後續真正想做的事情,打下牢固的基礎和伏筆。




  03  


喜歡沒那麼廉價


肯死磕才是真愛




正如開篇依依所說,她最初認為她喜歡文案策劃,並心心念念想要從事相關工作,後來才發現,原來自己對文字根本沒有敏感性。




我想,這叫有自知之明,是值得肯定的。




這並非否定後天努力的重要性。身高不足1米7,並非不能挑戰職業籃球,缺乏審美,也不是不能做攝影師,但若把其當做職業,就是自己選擇了人生的Hard模式,或許,可以先嘗試問自己三個問題:




1.你願意犧牲更多個人時間,將「喜歡」轉化為職業么?




2.你能夠承受與專業人士對壘的壓力么?




3.你能夠忍受多久的孤獨與挫敗?




其實,即便那些看起來天賦異稟的人,他們背後所付諸的努力也遠超我們想像。




1997年,15歲的郎朗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位於美國費城的世界著名音樂學院——柯蒂斯音樂學院,一位天才鋼琴少年橫空出世。




但看過郎朗回憶錄,我們會知道他今時今日的成績,不僅源自天賦,更多還是童年的死磕。




從七歲開始,郎朗的作息時間表就是這樣的:




早晨5:45起床,練琴1小時;




中午放學回家吃飯15分鐘,練琴45分鐘;




下午放學,練琴2小時;




晚飯後,練琴2小時。




每天練琴時間,超過6小時。




一到節假日甚至寒暑假就加倍練習,每天的時間幾乎全部被鋼琴佔據。




當我們談及喜歡鋼琴時,或許感興趣的,只是鋼琴家在台上彈奏悠揚樂曲那光鮮的時刻,可那隻佔1%;台下那99%的反覆練習、孤獨失意、全情投入,才是它的常態和真相。




喜歡從沒有那麼廉價,若不真正了解一個行業的日常狀況,所謂的喜歡,或許談不上真的喜歡。




正如蔡康永所說:「如果你把喜歡的事當成工作來做,那對自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你要剖開它有趣的表象,去挖掘和研究深處的底層邏輯,但凡上升到了專業的角度,工作都不太讓人喜歡。」




在充分了解後仍願死磕的,才可稱之為真愛。




  04  


真正成熟的人


工作從不靠喜好驅動




職場上,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言論:現在做不出成績,是因為我不喜歡這份工作,要是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定能有所成就!




對不起,請停止自我欺騙。




真相是,你做不好這件事,大概率也做不好你喜歡的事。




真正成熟的人,會以是否能獲得成長來評判工作好壞,懂得從中獲取成就感,並真正掌握將來可遷移的底層邏輯。




真正成熟的人,工作從不靠喜好來驅動。



作者:焱公子,髮型光芒萬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強,專註寫職場。解薄情人世,書深情故事。微信公眾號:焱公子(Yangongzi2015)


封面圖 by Guillaume Gennet




本周末的會員語音




人生的藝術就是選擇的藝術,很多人說「選擇比努力重要」,但對我而言,選擇就是最重要的努力。我們要把足夠多的精力投在選擇上,這樣我們其他努力才不會白費。如何在影響個人命運的重大抉擇面前做出明智的判斷?如何在「賭上」身家之前理智的思考?我用本周末的會員語音來和大家分享我的經驗與思考,主題有關「如何做人生重大抉擇(才不後悔)?」 —— 關於擇偶、關於擇業、關於其他人生要事。相信我,一定要學會明智的做人生選擇!




今天你做了什麼改變




相信力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相信力幫我獲得投資上的長期收益,相信力推動我在過去5年看不到任何明顯收益的情況下堅持寫作...上期的會員語音中,我深入剖析了「相信」和「看見」的關係,理解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建立自己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重要一步。很多人學習能力欠佳,就是卡在「相信力」不足上。此外,很多人的財商止步不前,也是卡在「相信力」不足上。下面是精選的會員反饋:




@會員  sally


從2018年開始,我一直在主導公司第一次管理培訓生的項目工作,走到2018年的尾端,我感到非常的迷茫和困惑,甚至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今天聽了相信力的語音,我似乎有了新的想法和看到了光明。


1、你相信這群年輕人做到什麼地步=你相信自己能把這件事情做到什麼程度。


坦白講,從項目立項到啟動到落地,基本從上到下就沒有人願意相信這個項目是能夠成功的。最頂端的領導者一開始是不相信的,傳遞到我的領導也是半信半疑的,而作為管理培訓生出身的我,也曾經認為這些孩子大概3個月不到就全走光了。然而,從接近、到相處、到相知、到用心,我不斷地意識到,其實他們真的就是一張白紙,可能他們也不曾相信或者想過自己能走到什麼程度,但我能夠給予他們些信念,而當我抱著先相信他們再去看實際情況去調整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收穫反而是最大的。可能這個項目最終確實無法達到100%成效,然而這個過程我相信自己能像人生導師一樣充當好指明燈的角色,至少在他們的職業初期做到正確指引,我也就達到相信力帶給我的效果了。


2、我選擇相信什麼,我終究往哪個方向去和收穫些什麼。


我始終相信,人性本善,人性趨利,人性難測。善良的人兒,會收穫正能量。趨利的人兒,能嘗試去自我成長去驅動。難以猜測的人兒,那為什麼還要去猜測呢,或者順其自然,也是一種新的出路。

當我不再執迷於去想為什麼他們會這樣這樣這樣的時候,我發現世界更豁然開朗了。你我本不同,沒必要追求100%相同的理念和價值觀,不是說來了就一定是適合我們的人才,也不是說培養了就一定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人與人相處就好像化學反應一樣,會遵循一定的公式,可誰能保證每一次的比例都完美精準呢?

當我選擇相信每一次的突發事件中,我能做些什麼去解決、跟本次項目的價值目標相關,我又能做什麼能讓我自己的價值體現的時候,我更理解每一個人的行為了。


所謂知行合一,就是當我選擇相信我自己會不斷變好的時候,我也會儘可能做些什麼行動來讓自己變好。大概這個過程會很長,然而至少我做了。

最後我想說,既然相信是一種能力,我希望自己還是能踏實實踐培養這種能力,讓每一天都更有價值,讓自己的每一頁人生故事都更符合序言吧。


感謝輝哥給我們如此詳盡的梳理相信力,我更堅定自己該往哪個方向去前行了!




@會員  均波


謝謝輝哥,像一個老朋友一樣,傾囊而出自己的新的和個人收穫。我覺得我在最近一年,體會到了輝哥這一期語音裡面提到的,相信的力量。正是這種力量,讓我從一個大學1000米跑步不及格的人,完成了半程馬拉松,明年挑戰全程馬拉松。讓我從一個不善言談的人,開組會都緊張的人,現在可以在陌生人面前侃侃而談。今天最大的收穫是要找到自己的人生要事, 並且堅定的實踐所相信的事情。




現在就加入會員




從現在起,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改變自己會員,就可以在本周日聽到張輝的會員專屬語音《相信力》作為額外福利。







想知道

會員

能得到什麼?↓↓↓點擊閱讀原文,10 秒鐘加入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改變自己 的精彩文章:

殘酷:測一測你離老後破產有多遠?

TAG:改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