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子苦熬14年當上國王,但加冕3天便離奇駕崩,孫子是千古一帝

太子苦熬14年當上國王,但加冕3天便離奇駕崩,孫子是千古一帝

文/格瓦拉同志

此人是秦國史上命運極其坎坷的國王,在太子之位上苦熬隱忍14年後,終於在步入老年之際登基為王。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在加冕僅僅3天後便離奇駕崩,留給世間一連串的問號。這位「悲情」秦王,便是秦始皇的祖父-孝文王嬴柱。

嬴柱是昭襄王的次子,出生時正值祖母宣太后(羋月)執政初期。宣太后是個權力欲極強的女人,在昭襄王即位之初便臨朝聽政,並在此後的41年時間裡,再也不肯放棄權力。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宣太后封胞弟羋戎為華陽君,異父弟魏冉為丞相、穰侯,愛子嬴悝為高陵君,嬴巿為涇陽君,意圖藉助家族的勢力來維護和鞏固地位。

宣太后權力欲極強,執政41年

魏冉、羋戎、嬴悝、嬴巿依仗著太后的信任操縱朝政、飛揚跋扈,被時人稱為「四貴」,他們的權勢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天下人皆知道有「四貴」,而不知道有秦王(「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等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為此四貴者下,乃所謂無王也。」見《史記·卷七十九》)。

此時,權力被架空的昭襄王只能甘為傀儡,絲毫不敢表現出任何的不滿。在年復一年的隱忍中,昭襄王逐漸養成一種極度壓抑、猜忌心極強的性格,而受其影響,包括嬴柱在內的王子們也難免會形成相似的性格。更何況,此時身居太子之位的是嬴柱的異母兄悼太子,而嬴柱長期居於其下,不免又多了一份鬱郁不得志。

在范睢的謀划下,昭襄王奪取權力

好在昭襄王有貴人相助,憑藉著客卿范睢的出謀劃策,最終在即位後的41年(前266年)成功地發動政變,將「四貴」驅逐出朝廷,並解除母親的權力,正式成為秦國真正的主人。而在此前一年,在魏國做人質的悼太子薨逝,這便給了嬴柱以爭奪儲位的機會。由於嬴柱次序較長,所以昭襄王便按照長幼相承的原則,最終在前265年立他為太子。

昭襄王親政後,拚命地呵護著手中來之不易的最高權力,拒絕與任何人分享,並把將來要接替他的太子視為潛在的敵人,為此時不時地便會敲打嬴柱,防止他滋生異心。在這種情況下,嬴柱便只能變得更加低調、隱忍,以防止被父王抓住把柄,不僅會丟掉太子之位,甚至連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會不保。

孝文王加冕三天後便駕崩

如此極度壓抑的生活,嬴柱又熬了14年時間,終於在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迎來解脫的時刻。當年秋天,年已75歲的昭襄王駕崩,太子嬴柱即位,是為孝文王。由於新王在正式加冕前要為先王守喪,所以孝文王的登基大典定在當年的十月(秦國採用顓頊歷,以十月為歲首)。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孝文王在加冕後的第三天便駕崩,轉眼間讓喜事變成喪事。

新王加冕僅僅三天便駕崩,讓時人無比震驚,在後世也引發爭議。對於孝文王暴崩的原因,史家的解釋莫衷一是,歸結起來大致有老病而死說、興奮致死、被人毒害說三種。考慮到嬴柱在做王子、太子時經常縱情酒色之中,可以猜想身體素質不會太好,加上性格壓抑,一旦榮登王位,難免會因情緒波動過大而猝死,由此說來,「興奮致死」說頗有道理。

孝文王死後,太子嬴子楚即位,是為庄襄王

孝文王在位時間雖然極短,但在任內大赦罪人、善待前朝的功臣、厚賜宗室親戚,並開放苑囿以供百姓遊樂,還是表現出有為之君的作風,頗受時人稱讚(「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襃厚親戚,弛苑囿。」《史記·卷五·秦本紀》)。

孝文王駕崩後,太子嬴子楚繼位為王,是為庄襄王。嬴子楚在位期間,秉承先父的遺志,宣布大赦天下,施德布惠於百姓,並屢屢向韓趙魏三國用兵,為秦國最終兼并六國夯實基礎。但庄襄王也是個「短命鬼」,在位僅三年時間便駕崩,王位遂由兒子嬴政繼承,而嬴政正是將來的「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是孝文王的孫子

嬴政即位後「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語出《過秦論》),經過26年的辛苦經營,終於吞滅山東六國,實現中國史上首次大一統局面,並建立大秦帝國,完成秦國歷任君主期盼數百年的夢想。若「短命」的孝文王地下有知,看到孫兒締造如此豐功偉績,自當含笑九泉了。

史料來源:《史記》、《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秦檜切齒痛恨的親信,奉命審訊岳飛卻冒死為其申冤,行為令人欽佩
一品夫人到宮中做客,並對皇后說:你家房子真氣派,結果很快被殺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