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靠父母遺產過活、家裡垃圾有1噸」:不想被孩子啃老就要這樣做

「靠父母遺產過活、家裡垃圾有1噸」:不想被孩子啃老就要這樣做

文:vipJr

願每個孩子,都在愛中長大,也願每個孩子,在長大後,都能自己獨立於世間,自力更生,靠自己仗劍走天涯。

1

最近,一位叫前田良久的69歲日本老大爺出名了。

原因是,前田大爺說這輩子就工作過2年,長期以來都是靠父母的遺產生活,他自嘲自己是骨灰級啃老族。

如果說家裡有礦,不工作,有人伺候,也本無可厚非。然而,前田大爺的家境並不好,他深知錢越用越少,一個月的生活費控制在5到6萬日元。

節目中,當工作人員提議去他家看看的時候,前田大爺說,「我家可是個不得了的家,不怕被嚇一跳的話就來吧。」

儘管做了心理準備,節目組還是被眼前的一幕給驚呆了,這哪裡是房子,分明就是一垃圾屋。

滿地的納豆盒子,冰箱里也塞滿了納豆,這是前田大爺的日常食物,主要原因是納豆比較便宜。

前田大爺說,自從父親去世後,自己就再也沒有打掃過屋子。節目組想著快到年末了,想做個好事,幫他清理一下房間,做次大掃除,讓大爺住的舒服點。

結果,前田大爺竟然說,距離上次大掃除已經20年了。於是,節目組請了專門的清潔公司。他們從早上,干到晚上8點,歷時2天,裝了滿滿2大卡車的垃圾,重量達一噸。

「人間啊,在人之間才叫人間。」

這話有道理,卻讓人聽著一陣心酸。

生活,不光是活著,還需要去「謀生」,一個人沒有了謀生手段,而僅僅指望在家啃老,這是一件多麼可悲且可怕的事情呢?

做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傾其所有,費盡一生心血,卻培養出了一個生活不能自理,啃老的孩子。

如果說學渣孩子是來報恩的,那啃老的孩子就是來索命的。

2

電視劇《老有所依》中,余淼田咪這對啃老族夫妻,曾經在網上引起熱議。

劇中,這對夫婦年紀輕輕,卻好吃懶做,總想著把母親亞芝壓榨一空,逼她拿養老錢為自己買房子。

余淼自己什麼本事都沒有,在家門口賣個報紙雜誌都能惹禍,卻還死要面子,不但日常的生活費要找母親要,就連帶老婆出門旅遊,都要找母親拿錢。

在他知道自己只是亞芝收養的孩子,和親生父親相認後,這對夫妻又對父親各種盤剝。

有觀眾說,《老有所依》是當年社會的一個縮影,像亞芝這樣的母親大有人在。一生的心血,都耗在了孩子身上,為了孩子「俯首甘為孺子牛」,直到被他榨乾最後一滴血。

而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卻因為自己的過於寵溺,而失去了獨立做事的能力,變得膽小懦弱,自私自利,沒有擔當。

啃老的孩子,大都是不獨立的孩子。他們從小依靠父母,已然形成了一種習慣。

朋友的乾媽,是個特別厲害的女強人,自己從年輕時候,就雷厲風行,在單位是骨幹力量。

然而,不幸的是,她卻養了一個幹什麼都不行,就知道在家玩遊戲的兒子。

原本以為,等他成家立業後,這種狀況有所改觀。沒成想,結婚後,兒媳婦和兒子一樣不靠譜。兩個人吃飯靠外賣,家務活一點不幹,每天除了躺著玩遊戲,就是坐著看電視。

有了孩子後,往往孩子餓得哇哇大哭,或者因為撒尿、拉屎而鬧的時候,兩個人也跟沒聽見一樣,頭碰頭的,對著手機哈哈大笑。

如今,朋友的乾媽說,自己非常擔憂,如此下去,將來等自己老了,孩子可怎麼辦?

都說養兒防老,這一不小心,卻成了「養兒啃老」。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養孩子,不能慣著,更不能攥在手裡不鬆手。

養孩子,你得捨得用。

3

啃老,已經成了一種社會普遍存在現象,不得不重視。

網上關於啃老族的新聞也比比皆是。

每當提到孩子的未來,這些父母都是一把辛酸淚。

做父母,究竟要如何對孩子,才不至於將來有一天,我們的孩子賴在家裡,不肯出門工作呢?

要想孩子將來不啃老,父母可以這樣做。

教孩子做家務

此前,網上有個叫蘇眉的網友,在網上曬過自己家暖男兒子的故事。

她13歲的兒子,在家是個小能手,洗碗、做飯、拖地、照顧妹妹,樣樣都行。甚至就連出遊,他都提前做攻略、查交通路線、做好備忘錄。

媽媽做手術期間,他也沒有讓大人操心,做作業,上課,自己畫導圖,寫小說。媽媽出院後,每次出門,他都全程小心攙扶。因為媽媽手上有留置針,不能動,他還貼心幫媽媽穿襪子,帶妹妹。

提到對兒子的教育,媽媽蘇眉說,「我堅持『三化三多三少』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統一化,原則問題明朗化,態度問題堅持化,這是三化;多鼓勵多認可多放手,這是三多;少否定少打擊少包辦,這是三少。

不得不說,這是個智慧的媽媽。

孩子越用越活,在孩子能力範圍內,讓他們參與到家務中來,你會發現,你的放手,是對孩子的一次成全。

讓孩子擁有抗挫力

在一檔家庭調解類節目中,一位六七十歲的老者,在節目現場,淚流滿面。

他說,自己的兒子大學畢業,剛畢業那會也出去工作,但工作卻屢屢碰壁。經歷幾次失敗後,兒子漸漸變了,躲在房間里不肯出門,每天除了睡,就是吃,心情稍有不好,還動手打父母。

看著日漸沉淪的兒子,老兩口非常擔心。現在,他們尚能養活他,那以後的日子,卻不敢往下想。

貝多芬曾說:「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通過苦難,走向歡樂。」

這漫長一生中,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成功,也有失敗。

在《你好,爸爸》中,拳王鄒市明曾經說,父母應該向孩子傳遞這樣一種價值觀,跌到了自己爬起來,做人,不能玻璃心,一定要有一顆堅毅果敢,直面挫折的強大內心。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為人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只有經得起虐中虐,才能成為人上人。

感恩教育不可少

近日,甘肅蘭州一幼兒園內,發生了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

幼兒園老師別出心裁,給孩子做了一次感恩教育。老師利用氣球讓孩子體驗媽媽懷孕的不容易。

他們把氣球裝在了孩子的衣服里,讓孩子「帶球」活動。無論是吃飯喝水,還是上廁所,或者睡覺,都要帶著。

經過這次體驗後,很多小朋友都說,原來自己在媽媽肚子里是這樣子的,媽媽一天,好累好辛苦呀。

這個新聞一出,在網上也引起了熱議,有網友說這個方式可取,值得學習。也有網友表示不同意,說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覺得,這兩個觀點都沒有錯。

正的感恩教育,絕對不是浮於表面的,靠一場大規模的洗腳、捶背等具有儀式感的活動而完成的。

有效的感恩教育,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也需要學校教育的循循善導。

《感恩:成功花朵的快樂種子》的作者羅伯特·埃蒙斯,對感恩這樣定義:「內心對現有生活的驚喜、知足和欣賞,對現在生活的滿足,知道今天來之不易。」

為人父母和師者,應該從小,給孩子灌輸一種理念,讓一顆感恩的種子在心裡生根發芽。

願每個孩子,都在愛中長大,也願每個孩子,在長大後,都能自己獨立於世間,自力更生,靠自己仗劍走天涯。

然後,回頭,告訴你年邁的雙親,前半生,你是我的臂彎,後半生,我是你的依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還在誇孩子「你真棒」嗎?不恰當地讚揚,可能會讓孩子喪失自信
做父母,請成熟,否則你可能就是孩子比較大的「坎坷」呢!

TAG:名校家長 |